提起《周易》,大多數(shù)人緊接著聯(lián)想到的就是占卜,算卦一類的命理學(xué)?!吨芤住吩谧铋_始的時候確實是一本卜筮書,但是自孔子贊《易》之后,這本是就不只是卜筮那么單一了。如今我們了解到的《周易》可以分為義理與象數(shù)兩個流派。 象數(shù),就是我們所說的命理,占卜之類的流派,通過取象觀數(shù)推演出未來可能發(fā)生的事情。而義理,就是《周易》中所包含的哲學(xué)道理。 《周易》從象數(shù)這一派來說,周易固然是神秘的。但要因此對這本書敬而遠(yuǎn)之,那么其中的哲理也就離我們遠(yuǎn)去了。 《周易》最為作為群經(jīng)之首,設(shè)教之書,其中的道理自然是極其深奧的,古人在做《易》的時候究竟蘊含了那些奧秘呢? 在這里,就讓我來簡單地為大家介紹一下!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點《周易》與《易經(jīng)》是不同的,這個問題是這樣的:《易經(jīng)》是《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的合稱,因為《連山》、《歸藏》兩部易書在古時候早已經(jīng)失傳了,所以現(xiàn)在我們提到《周易》就會自然地把它跟《易經(jīng)》劃上等號。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后,我們再來繼續(xù)。 眾所周知,《周易》中的文字全是關(guān)于”卦“的,所以我們在研究周易中的卦之前,還要了解一下卦從何而來。 古人認(rèn)為萬物的起于一個“無極“,這“無極”是天地宇宙萬物產(chǎn)生之前的狀態(tài)。 “無極”中會孕育出“太極”,“太極”在我們看來就是天地未開,混沌未分的陰陽之前的狀態(tài)。按這個理來說,“太極”只是一個圓,我們??吹降奶珮O圖代表的是陰陽分化之后的樣子。 在“太極”的運轉(zhuǎn)過程中,會孕育出“兩儀”,也就是陰與陽兩個方面,在這里,我們卦象的雛形就算是出現(xiàn)了。陽是一條完整的橫線,陰是一條中間斷開的橫線,這兩條線我們叫做“陽爻”與”陰爻“。一連一斷就代表了陰陽兩個方面。當(dāng)然,連與斷只是陰陽的表象,陰陽這一概念可以代表許多組對立的事情,日語月,晴與陰等,都可以被陰陽所代表。 在“兩儀”之后會演化出“四象”就是在從表象上看,就是在陰陽之上再分別演化出一組陰陽,演化之后我們就得到了“四象”:老陽,少陽,少陰與老陰。有兩條陽爻的,陽比較旺盛,所以叫老陽,而陽爻在下,陰爻在上的,代表著陽爻剛剛開始生長,還沒有長全,有一半是陰的,所以叫做少陽。少陰與老陰也可以這么解釋。 而在“四象”之上再分別加上陰陽爻之后,就又演化出了“八卦”。到這里,古人把世間萬物都用“八卦”總結(jié)了出來,比如最基本的乾為天,兌為澤,離為火,震為雷,巽為風(fēng),坎為水,艮為山,坤為地。但除這些之外乾又可以代表父親,坤又可以代表母親其它的卦象自然也不只一個可以代指的事物。如此看來,將八卦看作是古人樸素唯物主義的一種理論也不是空穴來風(fēng)的。至于八卦的次序以及各個卦象的方位,對于我們了解易經(jīng)中的義理方面來說并非特別重要,所以暫且不提。 而八卦相互重疊之后就演變出了《周易》中的六十四卦。史記中說“文王拘而演周易“,也就解釋了《周易》為什么是”周“易而不是其它的什么易。同時在文王對整個卦象與每個爻都做出了解釋之后,《周易》這本書也就橫空出世了。 簡單地來說,六十四卦的形成就是從一個什么都沒有的狀態(tài)中先產(chǎn)生了一個圓,在圓之后又產(chǎn)生出了陰陽兩個方面,產(chǎn)生了陰陽爻,之后在陰陽爻上又產(chǎn)生陰陽爻,然后又產(chǎn)生陰陽爻,最后一下子演化出了三條爻,也就形成了六十四卦。 不定期地更新一下自己看《周易》中的體會的義理 關(guān)注然后一起討論一下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