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07年,唐朝滅亡之后,天下陷入到又一輪嚴重的分裂和動蕩之中。在中原地區(qū)先后出現了五個王朝,他們被稱為五代,而在他們的周邊地區(qū),也先后出現了十個割據政權,這十個割據政權被稱為十國。這十個割據政權和中原王朝之間,并不是什么諸侯國的關系。 五代十國之中,有人或許會問,這十幾個政權之中笑到最后的是誰呢?我要告訴你的是這十幾個政權都是短命王朝。接下來或許有人會問,他們之中誰是最后一個被消滅的呢?在五代十國之中,最后一個被消滅的政權是北漢。 關于北漢爭取政權的由來,我們先要從后漢講起。后漢是五代之一,后漢高祖劉知遠本是后晉 大將,在后晉末年的亂局之中建立了后漢王朝,建都開封。不過這個后漢政權存在的時間并不長,僅僅四年以后就被后周政權所取代。但是,當后周政權建立的時候,后漢政權并未被徹底消滅,950年后漢王朝的宗室皇叔劉崇在自己控制的地盤上登基稱帝,依然以漢為國號。由于,這個漢政權所占據的領土不過就是今天山西省的區(qū)域,地理位置相對靠北,所以這個漢政權被稱為北漢。 北漢政權所能控制的區(qū)域僅僅限于今天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區(qū)。整個五代時期,山西高原始終是戰(zhàn)略要地,后梁的時期主要敵人就是割據山西的李克用。而后唐就是依靠山西起家最終奪取中原政權的。后晉建立者石敬瑭是后唐大將, 控制山西。而劉知遠則是后晉大將也控制山西。后漢政權滅亡后,北漢政權又延續(xù)了四代。 北漢政權存在了二十九年之后,到979年被北宋所消滅。北漢建國后,由于地盤狹小,國力衰弱,不得不依靠北方的遼朝,在遼朝的支持下與后周和北宋相抗衡。北宋建立后,采取了先南后北的統一策略,優(yōu)先解決南方的南唐、吳越、南漢、南平、后蜀等地方。在消滅了南唐之后,北宋開始對北漢用兵,在擊潰了遼朝的援兵之后,北漢國被迫投降。這是五代十國中最后一個被消滅的政權。 不過,事實上,北宋從來沒有完成真正的統一。比如,交趾郡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十國之中的南漢國占據嶺南,包括今天兩廣和越南中北部地區(qū)。后來,交趾郡脫離南漢國而自立。到北宋消滅南漢國的時候,前線部隊接到宋太祖的命令,不用繼續(xù)前進,交趾郡不要了。這才有了越南的獨立。在消滅后蜀的時候,發(fā)生了同樣的事情,宋太祖用自己手里象征著權力的手斧在地圖上輕輕一劃,說道:大渡河那邊的我不要,部隊到大渡河就停止前進。于是才有了大理國繼續(xù)存在了好幾百年。至于北方的遼朝,更是占據了北方半壁江山,宋朝始終無可奈何。這里還沒有說吐蕃、西夏和西域的事情。 當然,這個話題就需要我們回頭專門展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