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1:1980年代,中山北路朱家灣附近街景。

402:1987年,虹口提籃橋下海廟。下海廟俗稱“夏海廟”、“義王廟”。始創(chuàng)于清代乾隆年間(l736~1795),當(dāng)時僅有房屋九間,是當(dāng)?shù)貪O民、居民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民間神廟。嘉慶中間(1796~1820)荒塌,由心意師太重修,此后作為一所臨濟宗的比丘尼道場。

403:1980年代,天鵝閣西餐社,位于淮海中路1074號近東湖路口。以前去吃過一次天鵝閣,但對其門面的印象很淡了。天鵝閣老板曹國榮的鄰居程乃珊曾撰文回憶道:“小悠悠的一間門面帶只二層閣,布置得十分典雅優(yōu)皮,店面外墻貼著黑色大理石貼面,上方是一只綴著碎玻璃的展翅飛翔的天鵝,這就是“天鵝閣”的嘜頭。.....直至80年代,天鵝閣又恢復(fù)了,但已傷了元氣,不僅門面裝飾與老“天鵝閣”完全不同,連帶那只閃爍發(fā)亮、展翅飛翔的天鵝也沒有了。如此,勉強支撐了一陣便歇業(yè)了。”另據(jù)網(wǎng)友“樸爾敏2012”說,右邊隔壁是家打字謄印刻章店,電腦還未普及。再右邊(東)是水果店,人民銀行。

404:1980年代,吳淞路海寧路口街景。解放前該樓是中央信托局虹口辦事處所在地,解放后此建筑曾為燕記飯店,1980年代變佳音電視機修理部,后因海寧路拓寬工程此樓被拆。此照片為吳淞路海寧路口(西北角)。

405:1980年代,新上海照相店,位于長壽路,近江寧路口。這條路上還有一家天真照相館,但照片尋不到。

406:1980年代,靜安體育館,位于西康路101號。

407:1980年代,北蘇州路470號,原上??偵虝z跡。

408:1981年,恒豐路橋。

409:北站運行最后一天(1987年)。

410:1983年9月18日--10月1日,第五屆全運會在上海舉行。圖為北站街景。
411:1980年代,蘇州河近四川路橋西望。

412:1980年代,北場中路265號,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

413:1980年代,東長治路新建路口西望。

414:1980年代,虹鎮(zhèn)老街與飛虹路交匯處。

415:1980年代,虬江支路機電市場。

416:1980年代,四川北路100號,近塘沽路口,上海麗麗美容品公司。

417:1980年代,東新民路近羅浮路口東望,永生金筆廠大樓(其前身新華金筆廠)。

418:1980年代,虹口新廣路機床市場。

419:1980年代,浦東南路。

420:1980年代,蒲匯塘。
421:1982年代,黃浦江蘇州河口,海鷗飯店建造中。
422:1982年代,福建路橋南望,右側(cè)遠處可見永安新樓、原先施公司塔樓。

423:1982年代,蘇州河?xùn)|望烏鎮(zhèn)路橋,背景是市百一店。

424:1982年代,長壽路西康路西望,右一鳳凰煙店,右二大昌順南貨店。網(wǎng)友“川流不息的砂”說道:“鳳凰的右手有曾經(jīng)最好吃的大餛飩,西園點心店?!?/span>

425:1982年代,福佑路近安仁街東望。網(wǎng)友“稔之舟”回憶道:'50年代中期,就在此照片右側(cè)豫園圍墻內(nèi),開有照相館,照相館后門可通豫園。啟蒙學(xué)校大隊輔導(dǎo)員石老師家就在照相館對面某號2樓(照片左側(cè)),她認(rèn)得老板,本想帶我們進去看看未開放的豫園舊貌,無奈已開始修繕工程,禁止入內(nèi)?!?/span>

426:1982年代,光啟路北望,前方是方浜中路丁字路口。


427:1982年代,這條彈格路路名不詳,可能是城隍廟附近的小路(上圖1)。網(wǎng)友'酒兄'確認(rèn)上圖1照片是丹鳳路南望,并附實景對照截圖(上圖2、3)。

428:1982年代,擺水果攤的父子倆,路名不詳,但路口的法式電線桿是重要線索,應(yīng)在原法租界內(nèi)。

429:1982年代,路名不詳。這條小路很面熟,但一時想不起來了,貌似在南市夢花街附近。網(wǎng)友“黑黑_Ars”跟帖確認(rèn):“是的,文廟的西側(cè)圍墻,拍攝者的后面是個廁所?!本W(wǎng)友'39gg'有不同看法:“不會是文廟西側(cè)圍墻。文廟70年代后期造了南市游泳池,西墻是新砌的,內(nèi)就是游泳池簡易看臺。而且圍墻對面的一排較為整齊的里弄房子,有飄出的陽臺,現(xiàn)在還在,沒有拆。這一段也不是夢花街。照片中有一段平房和夢花街蠻像的,但夢花街這排平房前就是一個很完整的石庫門里弄,82年時還完整的清水紅磚墻?!?/span>

430:1982年代,陜西南路近進賢路北望,右側(cè)近處是紅房子西菜館。

431:1982年,以中國對外友協(xié)常務(wù)理事溫朋久為團長、李海卿為秘書長的中國上海木偶劇演出團去歐洲演出交流參觀。圖1為劇團一行十六人在挪威演出期間,到希恩古城遺跡參觀;圖2為參觀芬蘭木偶劇團的提線木偶。胡志強、鄭國芳攝影報道。

432:1986年8月,延安中路外匯免稅商場門口,每天有一些“打樁模子”立了門口尋找商機。另外,在華僑商店、出國人員服務(wù)公司門口也有類似場景,這是一個商品缺乏的年代(雍和攝)。


433:1982年,陜西南路巨鹿路口(東北角)街景,架空電線是24路電車的(圖1)。附相同方位近照(圖2)加以對照。

434:1982年,蘇州河邊潘家灣煤場,昌化路橋東側(cè)的北岸,潘家灣路的轉(zhuǎn)彎處。

435:1982年,蘇州河邊有幢新建的住宅樓,像是宜昌路(陜西北路江寧路之間)東望,左前方是消防隊瞭望塔。

436:1982年,疑似光復(fù)西路光新路道口附近。

437:1982,外白渡橋南堍,22路電車北駛。

438:1982年,豫園商場新華書店,后改為旅游書店。

439:1982年,沉香閣路。

440:南京東路湖北路口南望街景。
441:黃陂南路、合肥路口街景。

442:黃浦區(qū)旅游服務(wù)站。網(wǎng)友“隨意-sy”兄認(rèn)出圖片位置:“芝罘路貴州路西望”。說到芝罘路貴州路口,右側(cè)大樓有一家正紅假日酒店,再看到片中抱小孩的男人旁側(cè)墻上有“正紅”二字,就明了了。

443:貌似南市某小路街景,左旁家禽攤。

444:街景,路名不詳。

445:1984年,街頭王若飛塑像,云南南路人民路口北望。網(wǎng)友“奇跡在上海”回憶道:“后來這里有一個加油站。塑像上都曬的衣服被子等物,塑像下有一幫抽煙下棋的老頭,再然后就沒再注意的塑像了”?!澳仙郊t楓”問道:“這個塑像現(xiàn)在移去何處了?”,“電影院之友qyfsym2012”答曰:“在三山會館”。

446:寧波路貴州路口,鐵道賓館大樓,亞光五金廠(今好德便利店)。

447:1982年,湖心亭九曲橋。


448:1983,江西中路九江路南望。圖1是16路電車,圖2為17路。1926年12月30日,英商電車公司開辟16路無軌電車,由曹家渡至民國路(人民路)。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延伸至楊家渡。1983年1月,16路延伸至東新路;1986年,北向改走四川中路;1987年,縮線由東新路至黃河路.黃河路至楊家渡路段由64路汽車替代;1997年8月27日,一電16路電車線路撤消,由36路汽車替代。

449:1983,江西中路、南京東路口北望,左側(cè)冠龍照相材料商店,右側(cè)源誠食品店。

450:1983,14路電車北駛,福建路近九江路口南望,左側(cè)遠處有陽臺的樓為福建路福州路口的吳宮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