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大家個問題:你們最常吃的主食是啥? 米飯?面條?饅頭? 要是你只吃上邊這些就太可惜了~悄悄告訴大家,有一種主食不僅也能管飽,還能調(diào)補身體,養(yǎng)生作用甩其他主食一大截! 不賣關(guān)子了,它就是——小米。 經(jīng)常吃小米,你會獲得5大好處 李時珍稱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可以補虛、健脾、和胃、安眠。 具體來說,吃小米有這些好處—— 1、補益腎精 中醫(yī)有“年過半百而陰氣自半”的說法。意思是說,老年人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腎精不足的問題,常喝小米粥,可補益腎精、益壽延年。 2、補益健體 小米具有補益作用,尤其適合體質(zhì)虛弱和傷病患者。 3、安神助眠 喝小米粥能夠提高睡眠質(zhì)量,使人心情安寧,睡眠不佳的人可以常喝小米粥。 4、滋補脾胃 小孩脾胃較弱,常腹瀉,可多喝小米粥。 5、產(chǎn)后補虛 小米粥容易消化、調(diào)補養(yǎng)血,尤其適用于產(chǎn)后失血、疲勞、脾胃虛弱的情況。 有不少人在坐月子的時候,會在小米粥里加點紅糖,也是很滋補的吃法。一般建議產(chǎn)婦在產(chǎn)后一周內(nèi),主食可以小米粥為主。 不過,除了用單純地用小米熬粥,還可以加點料,能讓營養(yǎng)、養(yǎng)生作用翻倍! 小米粥加點它,睡得香濕氣除腸胃好 1、小米+桂圓:睡得越來越香 桂圓好處特別多,要說最突出的一個那肯定非安神助眠莫屬了。 如果出現(xiàn)失眠、健忘、頭暈、心慌等情況,桂圓就能在補充氣血的同時,起到安神解憂的作用。 小米本身也有安神作用,和桂圓一起煮,可以說是“強強聯(lián)合”。 桂圓容易引起“火盛”,火盛又容易動血,所以,孕婦不適合吃。 2、小米+山藥:腸胃越來越好 山藥和小米都是養(yǎng)生界鼎鼎有名的“養(yǎng)胃明星”,所以,煮小米的時候加點山藥,養(yǎng)胃效果杠杠的! 山藥養(yǎng)陰,能助濕,一些濕盛中滿及有積滯者是不宜服用的。比如消化不良、腹脹、嗝氣的患者,服用山藥后會加重這些癥狀。 3、小米+枸杞:肝越來越好 春天正是養(yǎng)肝的季節(jié),枸杞味甘性平,入肝、腎二經(jīng),具有滋補肝的作用。 而且,枸杞很百搭,煮小米粥時加點枸杞,把肝胃都養(yǎng)好~ 感冒發(fā)熱、腹瀉、身體有炎癥時最好不吃枸杞;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枸杞不要超過20克。 20克大概就是一小把 4、小米+陳皮:開胃助消化 到了春天,好吃的還真不少,不少人毫無顧忌敞開肚皮放肆吃。 結(jié)果,一不小心就吃出了煩惱——脾胃不和,積食了。 怎么辦? 別急,一小片陳皮就能輕松解決問題。 用陳皮和小米粥一起熬,不僅能開胃助消化,還可以止吐。 具體做法是:先將粥熬煮至軟爛,再將陳皮掰開至小塊,放入粥中繼續(xù)熬煮片刻即可。 5、小米+紅棗:看起來比同齡人年輕 老話說“天天吃紅棗,一生不顯老”,常吃紅棗 此外,紅棗還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和小米一起煮,還能發(fā)揮健脾益氣的作用。 濕熱重、舌苔黃的人不適合吃紅棗;糖尿病患者也要少吃紅棗。 6、小米+南瓜:血管越來越“年輕” 小米配南瓜,不僅僅是好吃。 眾所周知,南瓜有潤肺益氣、治咳止喘、通便利尿等作用。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南瓜還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所以,如果你嫌單吃太單調(diào),不妨把它兩一起煮。 兩黃相遇,不僅味道誘人,還能預防動脈硬化,讓你的血管越來越“年輕”。 不過,小米粥雖好,但有2類人卻沒口?!?/p> 小米粥雖好,但這2類人千萬少吃 小米性稍偏涼,氣滯者和體質(zhì)偏虛寒者不適合吃太多。 那么,什么叫氣滯和體質(zhì)偏虛寒者呢? 1、氣滯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生氣以后,覺得胸悶難舒。這是因為,情志不暢會導致一時氣滯。 如果是因疾病導致的氣滯體質(zhì),可能會長期胸悶、喜嘆息,情緒波動時易腹痛腹瀉、噯氣,女性乳房脹痛,甚至咽部如有異物梗阻。 2、虛寒體質(zhì) 典型特征是怕冷,一到冬季就裹得跟粽子似的,手腳冰涼,背部發(fā)冷,大便稀薄。 如果虛寒體質(zhì)的人確實愛喝,可在粥里加上一兩片生姜以糾正涼性。 最后,告訴大家一個妙招—— 小米粥這樣煮,米油特別多! 粥油可是個好東西,在過去,碰到早產(chǎn)兒出現(xiàn)拉肚子問題時,有經(jīng)驗的醫(yī)生會給小嬰兒喂一些粥油,效果還不錯。 經(jīng)常胃不舒服,如反胃、嘔吐,也適合來點粥油。 想要把小米熬出黏稠的粥油可是技術(shù)活,給大家?guī)讉€妙招—— ①選擇新鮮的小米 新鮮的小米更容易煮出米油。 ②先把水燒開再放小米 這樣煮出來粥油更多些,粥也更黏稠 ③一開始就放足夠的水,避免中途加水 一般100克的小米大概需要700克的水。 ④粥燒開后轉(zhuǎn)小火,再加入幾滴白醋和香油 |
|
來自: 金桂滿窗 > 《中醫(yī)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