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直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最尊貴的人物,至高無上、不可侵犯的象征,起碼在底層萬千百姓眼里是這樣。皇帝和虛無縹緲但又很多人相信的天,聯(lián)系在了一起?;实鬯?,被稱為“龍馭賓天”,百官披麻戴孝,許多百姓還會自發(fā)的為之哭泣。中國歷史四百余位皇帝,有一位小皇帝死的極其悲壯,正史抹黑他,千年后一小說還他清白。 寫下《三國志》的西晉著名史學家陳壽評價曹髦:“高貴公才慧夙成,好問尚辭,蓋亦文帝之風流也;然輕躁忿肆,自蹈大禍?!蔽簢髮㈢姇u價:“才同陳思,武類太祖?!蔽鲿x開國功臣石苞評價:“非常人也。武帝更生也?!?/p> 《三國志》是二十四正史之一,我們該相信史學家陳壽說的話,還是一些大臣無心之語呢。《三國志》是這樣描述:曹髦恣睢暴戾,大逆不道,當皇帝后整天無所事事,不知道干嘛,荒淫無道。對誰的管教都不服,甚至對皇太后的管教都想反抗起來,想殺了她。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曹髦召見司隸校尉兼尚書的王經等人,胡作非為,要殺了皇太后。不幸的是消息走漏了,曹髦正舉兵殺向皇太后,忠心赤膽的大將軍司馬昭挺身而出,迅速派人保護皇太后。兩軍交戰(zhàn),刀劍無眼,曹髦被殺,我們忠貞愛國的司馬昭大將軍痛哭流涕,悔不當初,處決殺曹髦的真兇成濟,之后考慮到曹髦干出這等喪盡天良、有背人倫的惡事,就褫奪其皇帝封號。 歷史真相真是如此嗎?陳壽生活在司馬氏當政的西晉,《三國志》完書也是在西晉年間。這就得考慮到當時的社會情況和政治環(huán)境。直至清朝滅亡,臣下弒君都是十分嚴重的罪過。對古人而言,這事是駭人聽聞的,如同子弒父。若是陳壽寫出真正的史實真相,恐怕第二天就被抄家滅族了。 曹髦一直隱藏在野史和個人傳記中,在小范圍流傳,直到元末明初小說《三國演義》的橫空出世。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個歇后語了,而且情景再現(xiàn)般還原了當時的場景對話,這是根據許多野史和個人傳書的出的,得到許多史學家的認可。 曹髦玉碎九重,寧做奮力一搏的刀下之鬼也不當一事不做的亡國之君,被譽為三國歷史,乃至中國歷史最有血性最后血性的傀儡皇帝,一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成為千古名句。 北魏孝莊帝元子攸:寧作高貴鄉(xiāng)公死,不作漢獻帝生。南宋思想家、文學家、政論家葉適:公立時年十五,英才逸氣,與少康、晉悼畧相似。哀哉,哀哉。曹髦的事跡被無數(shù)后人惋惜,被正史抹黑,最終還是還了一個清白。 參考文獻:《三國志》《三國演義》歷代私人傳記 |
|
來自: wenxuefeng360 > 《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