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州,流傳著很多的俗語和老話,很多俗語和老話成了傳世給后人的經(jīng)典語錄,指引著一代又一代梅州人,這些俗語和老話很多是客家人在千百年以來總結出的生活經(jīng)驗,是智慧的結晶,在農村常說的幾句俗語,看看大家聽說過沒有。 第一、再涼不烤燈頭火,再餓不吃播種糧 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告訴我們,不管有多么的冷,都不要用燈頭的火來烤火,因為以前用燈是煤油燈,留下火種,也有的講的是因為燈是唯一的照明工具,相比烤火更加重要。第二句的意思是不管有多么的餓也不能吃了播種的種子,如果把種子都吃了,來年就沒法種糧食了,經(jīng)歷過饑荒年代的人更能體會?,F(xiàn)在,這句話也用來提醒人們,做事要分清主次,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不能撿了芝麻丟了瓜,因小失大。 第二、一代親,二代遠,三代四代認不到 在梅州,一個家族的延續(xù)和傳承,隨著一代又一代的分支,旁路的親戚親情如流水越到后面越少,一般三四代人幾乎就形同路人了。 第三、人餓不要吃蔥,燒心,人窮不要走親,寒心 人在餓的時候選擇吃大蔥,燒心的感覺會翻倍,如今在梅州,人情世故都顯得世俗了,什么都認錢,就連親情也是如此,沒有錢走親戚,總有低人一頭的感覺。 第四、分種地,伙種瓜,一屋不住兩三家 分就是把地分開種,也就是說的是自留地,以前農村野獸多,農民種瓜后晚上要經(jīng)常守著,多點人種瓜會互相有個照應。一屋不住兩三家,也有的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以前很多客家人都是圍繞著祠堂集體住在一起,容易產生矛盾。 第五、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 河邊地雖然肥沃,但洪水來時難以阻擋,活漢妻是舊時封建思想留下來的說法,講的是以前被一紙休書退回娘家的人,以前能休妻的非富即貴,娶活漢妻容易引出是非。這句俗語的后半句,已經(jīng)不在適用當下的農村,因為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和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