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嘆清明在遠鄉(xiāng),桐花覆水葛溪長。 清明,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一個節(jié)氣,也是春雨迷蒙的季節(jié)。 在文人眼中,清明是“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好風(fēng)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保恰安鹜┗€熳,乍疏雨、洗清明?!?/p> 在畫家筆下,清明似乎又有了更生動的呈現(xiàn)。 田舍清明日, 家家出火遲。 朝光瑞氣滿宮樓,彩纛魚龍四面稠。廊下御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球。千官盡醉猶教坐,百戲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問來由。 唐·張籍《寒食內(nèi)宴》 中國古代風(fēng)俗百圖·唐·內(nèi)宴冷餐 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明祭掃各紛然。 寒食祭掃冢一堆, 風(fēng)吹曠野紙錢飛。 黃泉不知生人淚, 暮雨蕭蕭惆悵歸。 唐·白居易 《寒食野望》 中國古代風(fēng)俗百圖·唐·祭掃 況是清明好天氣, 不妨游衍莫忘歸。 唐代詩人杜甫《寒食》詩有“田父皆要去,鄰家鬧不違;地偏相識盡,雞犬亦忘歸”之句。正如詩中所說,這天鄉(xiāng)間父老都要參與這“鬧不違”活動,就連雞犬也樂而忘歸。 中國古代風(fēng)俗百圖·北朝·踏青 蹴鞠屢過飛鳥上, 秋千竟出垂楊里。 除了郊游踏青,古代清明節(jié)民間還有打秋千、插柳、射柳、蹴鞠(踢球)、斗雞等多種有趣的民俗活動。唐代詩人王維《寒食城東即事》便已有“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竟出垂楊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p> 中國古代風(fēng)俗百圖·五代·蕩秋千 獨醉汴梁難復(fù)醒, 只因千古擇端圖。 在張擇端眼中,清明是“青山隱隱碧水長,故國神游意彷徨?!保恰艾幊叵删痴兆?,絲竹聲起在耳旁?!保恰笆|蕓眾生千百態(tài),喜怒哀樂匯一堂?!保恰扒е郯亵锤傁喽?,恍若江南魚米鄉(xiāng)?!?/p> 北宋·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 《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dāng)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痹诋嫾夜P下,“清明”一詞顯得更加生動具體,在作品中,我們便不難還原清明這一節(jié)氣在古詩最初的模樣。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