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伊曼斯專注于問題而勝于愉悅。看似平凡之圖像與物在他那里因被注入了個人而平凡的關(guān)懷,而致使普遍存在于其作品中的不安逐漸聚集升華為一種隱性的暴力。在他看來,歷史因注重表現(xiàn)不幸的平凡而更具有價值。盡管繪畫仍然是具象的,但通過復(fù)制照片,圖伊曼斯選擇性地重建了圖像元素,對其模仿、挪用、轉(zhuǎn)譯,隱晦地處理沖突和問題,再加上他技巧性的敘述,似乎意圖讓歷史在其繪畫中有所覺悟。他也從不把他的主觀思想直接地表達在作品里, 而是含蓄的通過非常微妙的線索或暗示創(chuàng)造出一個曖昧的且并不連貫的片段或細節(jié)的拼貼作品。或許,這就是他所要表達的另一種距離罷。 The diagnostic of view V 58 x 40 cm oil on canvas 1992 · 繪畫變得太迫近,太存在主義,太令人窒息了,而我需要一些距離。我完全不能從所畫內(nèi)容中抽離,被這種折磨反復(fù)糾纏,直到繪畫變得不可能,所以必須停止。而恰好那個時候(1980年代)有人塞給我一架Super8錄相機,我就用它來進行日常性的拍攝。很有意思的是繪畫與影像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雖然是不同且獨立的媒介,卻都是抵達圖像的途徑,即使方式完全不一樣。同時兩者又都與攝影有很大區(qū)分,因為在攝影中你必須身臨其境,否則就永遠遲了。 我曾嘗試拍電影——是電影,不是藝術(shù)影像。但終究,我回歸了繪畫。拍攝電影的經(jīng)歷讓我更加了解繪畫實踐。實際上,鏡頭給了我足夠的距離,從中我能產(chǎn)生出更好的認識或概念化的想象。在這一點上,電影和繪畫非常相似,因為它們都是關(guān)于如何切近圖像,而不是關(guān)于“即時”圖像的,后者就像你在攝影中所處理的東西。我的攝影很差勁,因為我總是太遲。 ——呂克·圖伊曼斯 Lumumba 62.2 x 45.7 cm oil on canvas 2000 The Secretary of State 45.7 x 61.9 cm oil on canvas 2005 Secrets 52 x 37 cm oil on canvas 1990 Der diagnostische blick Oil on canvas 1992 The Heritage VI 53 x 43.5 cm oil on canvas 1996 The diagnostic of view I oil on canvas 1992 Der Diagnostische Blick XI 39.37 x 26.67 cm Oil on canvas 2001 · 我總是先有觀念,并且在漫長的醞釀中,圖像和想法才逐漸成型。這種沉思可以持續(xù)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在整個過程中,沉思是最痛苦的部分。隨后,會有一大波體力活動爆發(fā),最終圖像才被呈現(xiàn)在畫布上。我絕大多數(shù)的畫作都是一天內(nèi)畫完的,這是一個相當密集的勞動過程,需要全神貫注。當我畫畫時,我便不再思考。之前冥思的沉淀直接從大腦轉(zhuǎn)移到雙手,繼而成為一種緊張的身體行為。繪畫會占據(jù)我整整一天的時間,所以畫畫那天,我通常會帶著午餐,這樣我就不必離開工作室,并且能不被打擾地工作。 繪畫的行為和過程往往是作用在肢體上,非常地具體,它并不像攝影,也不與科技戰(zhàn)斗,因為你永遠無法戰(zhàn)勝它。 ——呂克·圖伊曼斯 The Nose 29.9 x 24.1 cm oil on canvas 2002 Body 49 x 35 cm oil on canvas 1990 Bend Over 60 x 60 cm oil on canvas 2001 Hands 100 x 80 cm oil on canvas 1978 Speech 206.4 x 138.4 cm Oil on canvas 2010 · 當把所有的信息提供出來后,才能夠真正開始去看。這是我一貫的做法,因為我不相信那種自我神秘化的藝術(shù)家立場,站在墻角里時不時出來說兩句聰明話的那種。所以自始至終我會把所有的資料和盤托出,大多數(shù)藝術(shù)記者喜歡這樣,因為他們就會知道如何去寫。但這不是重點。我(后來)的作品依舊是處理圖像的表面。我之前的作品也一樣,所不同的是以前往往都有一個更大的框架。就比如我畫賴斯,你看到的是美國前國務(wù)卿,可那個形象也是畫面本身。歸根結(jié)底我所說的只是我所說的,我不是我的作品。我的作品不是我,即使它描繪的是我自己。 ——呂克·圖伊曼斯 Issei Sagawa oil on canvas 2014 hair 73.8 x 105 cm oil on canvas Neckoil on canvas A Flemish Intellectual 1995 oil on canvas Himmler 51.5 x 36 cm oil on canvas 1998 Soldier 60.3 x 50.2 cm Oil on canvas 1999 The Valley 71 × 72.5 cm Screenprint 2012 · 我曾經(jīng)說我是一個知識分子畫家是因為我的藝術(shù)被理解為一種智性而非感性。我繪畫的主旨總是涉及歷史和文化事件,這也就意味著觀眾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 ——呂克·圖伊曼斯 Villa 48 x 56,6 cm Oil on Canvas 1992 Shore 73.8 x 105 cm oil on canvas 2005 Corso II 196.2 x 152.5 mm oil on canvas 2015 · 繪畫對我來說意味著真實。不是一個維度的,而是有很多的層次。繪畫通常都是包含著多個層次的,繪畫創(chuàng)作需要經(jīng)過多個過程和找準合適的時機,這是繪畫中很基本的元素,但是這很難說清。在我連續(xù)創(chuàng)作了多個小時的時候,感覺就像身處地獄一樣,30年的繪畫生涯讓我知道我在做什么,當營造好對比感后,我會開始感到愉悅,然后覺得我畫得到位了。所以我認為繪畫意味著一些很特殊的東西,是一種真實而陌生的感覺。 ——呂克·圖伊曼斯 Wandeling 70 x 55 cm oil on canvas 1989 Wandeling 37 x 48 cm oil on canvas 1993 Superstition 46.7 x 41.7 cm oil on canvas 1994 Pigeons 128 x 156cm Oil on Canvas 2001 The Heritage IV 199.9 x 125.7 cm Oil on canvas 1996 Against the Day II oil on canvas Ballroom Dancing 158 x 103.5 cm Tempera on panel 2005 W 188 x 119.4 cm oil on canvas 2008 München 158 x 79 cm oil on canvas 2012 · 我希望在做滿10個展覽時采取一個很個人化的角度,所以決定只取材于目之所及的周圍環(huán)境,例如動物園的后墻,但這些圖像同時又都是無法被穿透,沒有商討余地的。甚至那件自畫像也基于妻子在我出神之際拍攝下的照片,形象不佳,但它就是一種事物的狀態(tài),年齡漸長,和被眼鏡遮蔽住的無法辨清的目光。同時我也在調(diào)侃這種“藝術(shù)家審視自己作品”之類的浪漫主義概念。 ——呂克·圖伊曼斯 The time 37 x 40 cm oilon cardboard 1988 The time 41 x 40 cm oilon cardboard 1988 Silent Music 83 x 70 cm oilon canvas 1993 The Servant oil on canvas 1989 The Murderer 32 × 28 cm oil on canvas 1989 Flemish village 110.5 x 144.5 cm oilon canvas 1995 The Room 177 x 126 cm oil on canvas 2000 The Perfect Table Setting 131 x 158 cm oil on canvas 2005 Suspended 60 x 40 cm oil on canvas 2007 The Louvre 100 x 148.7 cm oil on canvas 2016 · 事實上,繪畫是一種非常特殊、非常物理的東西,具有清晰的互動優(yōu)點,我想那種質(zhì)疑繪畫當代性的想法真的太過時了。拿我來說,我就不會因為自己不做新媒體藝術(shù),就發(fā)表與之對抗的言論。我還是繼續(xù)運用各種工具來畫畫,沒有問題啊。事實上現(xiàn)在仍然有好多人在畫畫,并且還使用比較昂貴的材料。事實上,時不時地,我們腦中閃出的第一想法就是畫畫!繪畫不僅僅能做一些象征性的事,它還有很好的可塑性,這樣使得繪畫具有非常特殊的物理性。 之前我做過一些墻畫,在1980年到1985年之間做過電影,所以我其實已經(jīng)在其他媒介的創(chuàng)作上有一定的經(jīng)驗。但是繪畫在這個過程中一直存在,這是一種非常本質(zhì)的東西,它如同結(jié)構(gòu)組織一樣存在于我的大腦和回憶里。事實上,我不想要別的東西,繪畫是一種愉悅,如果不是這樣,我們會失去它的強度。 ——呂克·圖伊曼斯 Angel 66 x 60,8 cm Oil on Canvas 1992 Angel 66 x 60,8 cm Watercolor on paper on paperboard 1992 Lamproom 48,5 x 55,7 cm oil on canvas 1992 Ceiling 43 x 34,5 cm oil on canvas 1992 Shadow II 60 x 50 cm oil on canvas 1992 Walentine 47 x 40.5 cm oil on canvas 1994 DIVING GOGGLES 56.5 x 54 cm oil on canvas 1996 Turtle 368 x 509 cm oil on canvas 2007 Peach 76 x 56 cm oil on canvas 2013 Orchid 73.5 x 56 cm oil on canvas 2013 Model 121 x 121.3cm oil on canvas 2015 Scramble 208 x 155 cm Oil on canvas 2016 · 在當下的社會中,你不太可能只看到一個完整的圖像,更多地是在同一時間獲得不同的畫面。我曾經(jīng)從事過影像工作,有五年時間沒有畫畫,這就像關(guān)閉了一扇窗戶,完全投身于電影的語言世界中,連看待世界的方式也發(fā)生了改變。這也應(yīng)對了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高度媒體化的時代:人們對“感覺”的關(guān)注,取代了對具體色彩的運用。往往,觀眾在欣賞完我的繪畫后,能保持對作品完好無缺的記憶是很困難的,所以我開始關(guān)注作品究竟能為觀眾帶來什么,這也是我藝術(shù)的目標。 ——呂克·圖伊曼斯 Leopard 142 x 129 cm oil on canvas 2000 Model 168.2 x 124.5cm oil on canvas 2012 Fenetre 30 x 41 cm oil on canvas 2012 4PM 67 x 49 cm oil on canvas 2011 Despise 112.4x142.6 cm Oil on canvas 2015 Diorama, 182 x 134.1 cm Oil on canvas 2014 Corporate 267.7 x 188 cm Oil on canvas 2010 The Priest 66.4 x 88.6 cm Oil on canvas 2016 · 目前從視覺出發(fā)的策展人越來越少,不少策展主題還在重復(fù)1980年代社會學(xué)的舊調(diào),并對流行的哲學(xué)體系產(chǎn)生種種消化不良的偽知識分子式理解。很多學(xué)者都在被不可思議地誤讀。德里達、德勒茲等人的理論被嚴重簡化成教科書中的概括簡介,再傳授給學(xué)生,微妙之處已然盡失。如果學(xué)生不能憑著自身的興趣和理解力去深究,最終產(chǎn)生的就只能是雷同且被稀釋過的知識和智性,其唯一的特點就是愚蠢。 這些策展人哪怕對諸如市場這類的話題提出批判,也只是毫無新意的作繭自縛——學(xué)術(shù)繭就是高校。而另一種繭就是人際網(wǎng)絡(luò),這種人際脈絡(luò)很能施加控制力。許多策展人并沒有提供足夠的多樣性和多元角度,反倒走入半生不熟的錯誤懷舊,一種知識分子式懷舊。 ——呂克·圖伊曼斯 Untitled 33.3 x 21.9 cm Watercolor on paper 1979 Gas Chamber 50 x 70 cm oil on canvas 1986 Untitled 34.9 x 25.1 cm Watercolor and pencil on cut-and-pasted paper on paperboard 1990 The Heritage 29.2 x 20.9 cm Gouache on paper 1996 The Heritage 29.2 x 20.9 cm Gouache on paper 1996 Untitled 28.8 x 21 cm Watercolor over traces of graphite on brown wove paper 2000 Frank 20.6 x 27 cm Gouache on paper 2003 Frank 20.6 x 27 cm Gouache on paper 2003 Stranger on a Train oil on canvas 2003 Egypt 2003 oil on canvas 2005 Untitled (Sculpture) 28.6 x 13.7 cm Gouache on paper 2000 Apple 25.4 x 26.7 cm Gouache on paperOil on printed paper on painted wood 1993 · 呂克·圖伊曼斯(Luc Tuymans),1958年生于比利時莫特賽爾,1976年在圣魯卡斯藝術(shù)學(xué)院學(xué)習(xí)繪畫,并曾就讀于布魯塞爾坎波視學(xué)藝術(shù)高等學(xué)院,隨后在布魯塞爾大學(xué)讀藝術(shù)史,1985年舉辦了他的第一次個人畫展,2001年其作品代表比利時參加第49屆威尼斯雙年展,2002年應(yīng)邀參加德國第11屆卡塞爾文獻展,2007年在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當代藝術(shù)館舉辦《我不懂》個人畫展。今在安特衛(wèi)普生活、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