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對于孝道,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在有些地方也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一母能養(yǎng)七兒,七兒難養(yǎng)一母”,這句話聽起來確實讓人非常不舒服,古代忠孝這兩點是最為重要的,很多人只是百姓,無法盡忠只能盡孝,可是為什么還會有這樣的俗語流傳下來呢? 自古以來母愛都是非常偉大的,無論發(fā)生什么,母親都是真心愛著自己的兒子,甚至一個母親就可以拼命養(yǎng)活7個兒子,可是等母親老了之后,這些兒子卻不一定能養(yǎng)活一個老人,真的是非常心酸。 尤其是在古代,一戶人家生很多孩子,母親的經歷是有限的,在含辛茹苦的把孩子養(yǎng)大之后,身子骨已經沒有多么硬朗了,也已經變老了,年輕的時候拼命干活導致很多疾病開始顯得明顯。 可是在老母親病了之后,眾多孩子卻不一定會認真照顧自己的母親,不僅是古代,在現在其實也是如此,很多人還為無法照顧母親找了很多理由,實際上這些都是借口。 很多人都在說自己在掙錢,沒有時間照顧母親,但是這些人卻有更多的時間享受生活,經常出去打牌,或者是玩手機什么的,很多時候都是非常閑的,他們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娛樂上面,反而忘記了自己的母親。 其實生的孩子太多也有不好的方面,因為孩子太多,導致他們都會產生一種母親還有兄弟姐妹們照顧的想法,而且這種心態(tài)幾乎會產生在每一個人心中,既然還有其他人照顧,不如自己去放松放松,推來推去,母親就只剩下了一個人沒人照顧,在家里孤獨的生活,卻還要思念自己的孩子。 有些人更直接,在母親病了之后,直言自己沒有錢,沒錢怎么照顧母親,或者是有些人嫌棄自己的母親,覺得照顧母親太耗費精力,自己家里還有孩子,沒有那么多時間,可是卻沒有人想過母親是怎么把他們養(yǎng)大的。 所以說老祖宗說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孩子太多了,大家都不光不愿意照顧自己的母親,就連分擔一部分照顧母親的責任都不愿意,大家只想著自己的生活該如何繼續(xù)。 不過這種問題在將來會好很多,經過計劃生育之后,很多人家里只有一個孩子,也就不會有其他人照顧父母的想法了,不過也有一個問題就是,一個孩子照顧家里的老人可能確實會有一些精力不足,所以還年輕的我們一定要努力奮斗,用自己最大的能力盡孝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