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一只魚 ? 主播丨齊默 1 前段時間,朋友特意請假,跑到心心念念的城市去旅游了一趟。 我問她玩兒的怎么樣? 一提起這事兒,朋友立即很不高興的說道:別提了,想想就生氣。 原來,在旅行的最后一天中午,朋友在餐館吃完飯,剛走出門,突然想起自己剛買的香水放在桌上忘了拿。 于是,她立即返回去,結(jié)果店里的服務(wù)員和老板都說沒看見。 朋友越想越生氣,這腳還沒踏出門呢,前后不到一分鐘店里也沒其他的客人,東西明明就他們拿了卻不肯承認,這也太黑心腸了,人心竟能壞到如此地步。 朋友要店老板給個說法,雙方就此爭執(zhí)起來,結(jié)果她不僅沒找回丟失的香水,還錯過了高鐵。 一場歡歡喜喜的旅行,結(jié)果以這樣的形式慘淡收場,朋友至今無法釋懷。 在經(jīng)濟學(xué)上有這樣一個詞語:沉沒成本。 指的是已經(jīng)發(fā)生的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感情等。 面對無可挽回的失去,我們要做的是,及時止損,不要繼續(xù)糾纏。 因為再想不開,再咽不下那口氣,再繼續(xù)糾纏下去,只會損失越重,最后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就像我的朋友,一開始丟失的只是一瓶香水,結(jié)果卻為此錯過了高鐵,至今還影響著她的心情。 2 不糾纏,是一種人生智慧,也是一個人的格局。 上次同事建國和老板一起出差,客戶在簽合同前,臨時就合同的細節(jié)要找老板談?wù)?,但是對方下午有事要出差,所以給他們的時間有限。 他們叫了輛出租車直奔客戶那,但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路上又特別堵,他心里正著急呢,司機突然坐地起價。 建國立即就火了,馬上就要和司機吵起來。這時,坐在一旁看合同的老板說話了。 只要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把我們送到指定地點,我們愿意給你加錢,而且還給你額外的獎勵。 司機聽完,抄了條近道把他們提前送到了客戶那里。 雖然最后合同成功的簽了,但建國心里還是很不舒服,因為司機坑了他們,他越想越生氣。但老板說道:你是寧愿失去一百塊還是一千萬? 尼采說,與惡龍糾斗過久,自身亦成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我們無法改變某類人的品性和素質(zhì),但我們可以選擇不糾纏。 因為這件事,建國一直心情不快,而老板呢,他絲毫沒有受這件事的影響,他關(guān)注的是,合同簽下來之后,要做的事情。 這不能不說,格局不同的人,看到事情的角度也大大不同。 不糾纏不是懦弱,而是智慧。 3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老人在上火車的時候,因為上車的人太多,把他的一只鞋給擠掉了。 上車后,他立即把另一只鞋也從窗外扔了出去。 坐在他旁邊的人很不解:你干嘛要把鞋子扔掉。 老人笑了笑:我留著一只鞋也沒用,還不如趁早把這只鞋也扔出去,這樣被鐵路工人撿到了,說不定還能用得上。 面對失去,我們很多人很難做到從容,更不用說像老人這樣豁達。 但是換一個角度想,失去的東西已經(jīng)找不回來了,那我們更不能再失去自己手中現(xiàn)在擁有的。就像泰戈爾說的,如果你因為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么你也失去了群星。 無論是面對金錢還是精力或者其他的失去,我們能做的,就是放開自己的雙手,讓失去的失去,讓即將到來的有位置安放,不要糾結(jié)于失去的損失,讓自己無法迎接新事物的到來。 4 在吸引力法則里,有這樣一句話:不幸將會吸引更多的不幸,快樂將會吸引更多的快樂,你將注意力放在哪里,你就會將什么吸引到你的生活里。 當(dāng)你遇到爛人,爛事時,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不要糾纏,不要陷入爛人爛事的泥淖里,越陷越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