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生酮飲食大紅大紫,在Instagram上,關于生酮(keto)的帖子已經(jīng)超過了1千萬篇。這種“網(wǎng)紅”的飲食方法的歷史到底怎樣?是何時開始的?誰發(fā)明了它?又為何如此受歡迎?那么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生酮飲食的起源和歷史。 1 什么叫生酮飲食? ○ ○ 生酮飲食(The Ketogenic Diet)是一種脂肪高比例、碳水化合物低比例,蛋白質(zhì)和其它營養(yǎng)素合適的配方飲食。2016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正常的膳食熱量分布為:脂肪占總熱量的20-30%,蛋白質(zhì)占10一15%,碳水化合物40-70%;而生酮飲食要求脂肪占總熱量的70%~80%,蛋白質(zhì)占15%~20%(50-60克/天),碳水化合物占10%~15%(20-50克/天)。 簡單來說,生酮的過程是這樣的:當我們只攝入很少的碳水化合物之后,此時身體就減少了胰島素的分泌,肝臟將脂肪分解為酮體(Ketosis,即乙酰乙酸,β-羥基丁酸和丙酮的統(tǒng)稱),酮體進入血液給身體供能。身體從燃燒碳水化合物的模式切換到燃燒脂肪轉(zhuǎn)變?yōu)橥w供能這個過程,大概需要3-5天。 2 關于生酮飲食的最早記載 19世紀探險家Frederick Schwatka(弗雷德里克 施瓦特卡,1849-1892)曾經(jīng)是美國的陸軍中尉,參加過邊境戰(zhàn)爭。后來他以業(yè)余人類學家的身份和蘇族印弟安人生活過一段時間。1879年到1880年,他奉命去尋找失蹤的皇家海軍探險隊“富蘭克林探險隊”(Franklin Expedition)。搜尋的隊伍中,包括12名極地土著人。當然,那個時候的交通很不發(fā)達,他們只能乘坐雪橇。他們乘坐雪橇完成了超過5000公里的行程。 很快,他們最初攜帶的食物就吃完了。你想想,冰天雪地,5000公里,帶多少食物也不夠吃呀。那怎么辦呢?他們唯一的辦法就是狩獵,就是捕食動物。本來,施瓦特卡中尉覺得,不吃糧食啦,吃馴鹿肉,那,肯定是精神飽滿,精力充沛呀!結果,我們找到了施瓦特卡的日記。 在施瓦特卡中尉的日記中是這樣寫到:當?shù)谝淮瓮耆ㄟ^進食馴鹿肉充饑的時候,整個機體似乎沒有得到滿足,身體感到虛弱,以至于無法繼續(xù)艱苦而險峻的旅程。但是,這種感受在2-3周內(nèi)就會消失。(原文出處:The Long ArcticSearch:The Narrative of Lieutenant Frederick Schwatka USA,1878-1880. SchwatkaF,Stackpole E.A. Seeking the Records of the Lost Franklin Expedition . 1965)這就是關于生酮飲食的最早記載。 3 生酮飲食的第一位傳播者 多年以后,一位名叫Vilhajalmur Stefansson(維爾哈爾穆爾 斯蒂芬森,1879-1962,美國)的人類學家、北極探險家,1906-1907年深入到人跡罕至的北極阿拉斯加,與愛斯基摩人一起生活了11年。期間進行人種史和動物學的研究,并學習他們的語言和文化。 生活在北極地區(qū)的愛斯基摩人,又稱因紐特人,因長年生活在氣溫極低的北極,其飲食以高蛋白、高脂肪出名。他們在冰天雪地里吃的是海魚、海豹、海象、北極熊或者馴鹿、麝牛,沒有蔬菜、沒有水果。愛斯基摩人飲食中80%~85%的能量來源于脂肪,15%~20%的能量來源于蛋白質(zhì)。但是當斯蒂芬森11年后回到紐約做體檢時,他既沒有心臟病,也沒有高血壓,甚至連壞血病都沒有。這個發(fā)現(xiàn)引起了美國營養(yǎng)學界和醫(yī)學界的高度關注。(原文出處:The Fat of the Land.Stefansson V,White P,Stare F.J. . 1956) 因為斯蒂芬森太有名氣,所以他的報道廣為人知。當然,也引發(fā)了很多人的質(zhì)疑和爭議。沒辦法,斯蒂芬森為了證明純?nèi)忸愶嬍车慕】担荒茉谪悹柧S尤醫(yī)院的DuBois(迪布瓦)醫(yī)生的監(jiān)督下再次采用愛斯基摩人飲食,證實了之前的觀察,即采用脂肪/蛋白質(zhì)飲食對身體沒有任何損害,也不會導致營養(yǎng)缺乏。 4 首次用生酮飲食治病的醫(yī)生 ○ ○ 美國Mayo Clinic的醫(yī)師 Russel Wilder于1921年首次使用生酮飲食來治療癲癇。Wilder在發(fā)表的論文中提出:“酮體是當脂肪和葡萄糖的含量比例不適當?shù)那闆r下,有可能由脂肪和蛋白質(zhì)形成的。利用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可以刺激酮體的生成,從而將這種飲食的效果試用于癲癇病人。”他發(fā)現(xiàn)采用采用生酮飲食可以模仿饑餓時的代謝效果有效地抑制癲癇的發(fā)生。這是由于飲食結構的徹底改變,使腦部供能系統(tǒng)發(fā)生了變化,從而刺激神經(jīng)系統(tǒng),減少了癲癇的發(fā)作。 Mayo Clinic的另一位博士皮特曼(Peterman)醫(yī)生報道了37例經(jīng)過2年半生酮飲食治療的病人:19例(51%)無抽搐發(fā)作,13例(35%)有明顯的改善。這些最初的報道很快就被其他的醫(yī)療中心效仿。目前使用的計算方法和開始生酮飲食的方案在1927年就已經(jīng)確定下來了。對于癲癇患者來說,這種豐富的飲食成為了天賜的治療措施,生酮飲食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中廣受歡迎,成為了抗擊癲癇的最佳武器! 苯妥英鈉在1939年被發(fā)現(xiàn)后,醫(yī)生和科研工作者將注意力從生酮飲食轉(zhuǎn)向了抗驚厥藥物,于是藥物治療癲癇的新紀元開始了。由于生酮飲食準備上比吞藥麻煩得多,而逐漸被二十世紀后半出現(xiàn)的抗癲癇藥物所取代。加上飲食治療無法作雙盲試驗,被許多專家以不夠科學為由予以拋棄。 然而近二十年來,盡管各種新型抗癲癇藥的不斷問世,人們發(fā)現(xiàn)這些藥物并不能治愈所有的癲癇,難治性癲癇的比例始終在30%左右,于是生酮飲食作為一種有效的療法又得到了人們的重視。近些年來生酮飲食的興起則是因為這種飲食療法可以作為一種減肥方法而被宣傳。 第 5 點 生酮飲食在亞洲 與傳統(tǒng)的西方飲食相比,亞洲人的飲食習慣中含有較少的脂肪,較多的碳水化合物。因此,許多人可能對高脂飲食產(chǎn)生抵觸。此外,許多亞洲國家缺乏有經(jīng)驗的生酮營養(yǎng)師和醫(yī)生,也導致生酮飲食在亞洲國家的運用受阻。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當生酮飲食在美國盛起時,包括亞洲國家的一些中心已開始使用生酮飲食。日本、印度、香港、菲律賓、臺灣和泰國等國家和地區(qū)也相繼使用,盡管數(shù)量較少。 但在韓國,生酮飲食的運用更為顯著。僅在2005年,韓國就已有300多名患者嘗試使用生酮飲食。然而,那時許多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和新加坡還沒有生酮飲食。然而,隨著近幾年生酮飲食的普及和生酮配方技術的改進,生酮飲食已逐漸得到亞洲人的接受和重視,許多專家也將生酮飲食作為難治性癲癇主要治療方法,并寫進治療指南。生酮飲食在中國雖起步較晚,但隨著近10多年生酮飲食治療經(jīng)驗的積累,已經(jīng)為生酮飲食運用于癲癇治療奠定了基礎。許多國內(nèi)學者也發(fā)表了大量的相關研究報道。在今天,生酮飲食已普及到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有200多個生酮中心可提供生酮飲食療法。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 Effects of an Egg-based, Carbohydrate-restricted Diet on Body Composition, Fat Distribution, and Metabolic Health in Older Adults with Obesity: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he FASEB Journal, 2017; Apr 1 收狐,張玎減肥.挖出生酮飲食的始作俑者|生酮減肥 新浪博客.生酮飲食亞洲發(fā)展史:99%的人不知道的那段歷史 —end— |
|
來自: MITOMMY > 《低碳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