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韓愈在《毛穎傳》里用擬人法把“毛穎”與絳人陳玄、泓農(nóng)、陶泓及會稽褚先生戲稱 “文房四寶”,于是筆又稱 “毛穎”?!睹f傳》中還稱筆是“中書君”。《毛穎傳》載蒙恬造筆,秦始皇封其于管城,筆還稱“管城子”。筆用竹管和毛制成,故又稱“管”。寫在牘板上的字筆力遒勁,入木三分,故又稱“毛錐”。書法家寫字,畫家繪畫稱“揮毫潑墨”,“毫”又是筆的代稱。
墨。“文房四寶”中稱“陳玄”。還稱“龍賓”。典出《云仙雜記》:一天,玄宗見御案墨上一小道如蠅而行,叱之,小道呼“萬歲”,自稱是墨精“龍賓”。唐墨用龍香劑制成,故又稱“龍香劑”。唐李廷《藏墨訣》中稱墨是“烏玉塊”。墨以黑而光者為貴,“玄光”亦是墨名。
紙。漢末小幅薄紙稱“赫蹄”。紙由麥稈制成故又稱“麥光”,蘇軾《和人求筆跡》有“麥光鋪幾凈無瑕”詩句。后造紙技術(shù)提高了,紙面潔白平滑而稱紙“滑砥方絮”,漢學者服虔《通俗文》稱“方絮白紙”。紙還稱“十色”。
硯。因仰韶文化時期的硯很粗糙,故稱硯是“研磨盤”。韓愈擬人稱硯為“陶泓”,“陶”因古硯多為陶制,“泓”即硯中深凹。硯還稱“硯瓦”。宋代王炎《題童壽卿博堂》中稱硯是“石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