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省教育廳印發(fā)《高校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辦法》,教師編造散布虛假信息、敷衍教學等行為都屬于師德失范行為,高校將給予相應處理,處分決定將存入處理教師人事檔案。 高校相關部門將視其情節(jié)輕重作出決定,給予處理的教師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以及取消在評獎評優(yōu)、職務晉升、職稱評定、崗位聘用、工資晉級、干部選任、申報人才計劃和科研項目等方面的資格;擔任研究生導師的,給予限制招生名額、停止招生資格直至取消導師資格等方面的其他處理。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高??梢婪ㄒ酪?guī)作出給予警告、記過、降低崗位等級或撤職處分。公辦高??蓪μ幚淼慕處熃o予開除處分,民辦高校教師或者未納入人事編制管理的教師由所在學校決定并解除其聘用合同。 對教師的處分,在期滿后根據悔改表現,按照相關規(guī)定予以延期或解除,處分決定和處分解除決定都應完整存入處理教師人事檔案。 11種教師師德失范行為 ●在教育教學活動及其他場合有損害黨中央權威、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 ●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行為; ●通過課堂、論壇、講座、信息網絡及其他渠道發(fā)表、轉發(fā)錯誤觀點,或編造散布虛假信息、不良信息的行為; ●違反教學紀律,敷衍教學,或擅自從事影響教育教學本職工作的兼職兼薪行為; ●要求學生從事與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無關事宜的行為; ●與學生發(fā)生不正當關系,有猥褻、性騷擾行為; ●抄襲剽竊、篡改侵吞他人學術成果,或濫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 ●在招生、考試、推優(yōu)、保研、就業(yè)及績效考核、崗位聘用、職稱評聘、評優(yōu)評獎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虛作假; ●參加由學生及家長付費的宴請、旅游、娛樂休閑等活動,或利用家長資源謀取私利; ●假公濟私,擅自利用學校名義或校名、?;?、專利、場所等資源謀取個人利益; ●其他違反職業(yè)道德的行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