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白居易,大家肯定都耳熟能詳。白居易山西太原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白居易(詩魔)與李白(詩仙)、杜甫(詩圣)并稱唐代三大詩人。 白居易自幼聰穎,苦讀文章,但在官場之中直言快語、坦言進諫,導(dǎo)致仕途并不順利,屢屢遭到貶職。同時他為官又持有兼濟天下的思想,于是每到一處必行有益于民之政策,做有益于民之事,興有益于民之風(fēng)。因為看不慣朝廷之中大臣們的爭權(quán)奪利、明爭暗斗,曾經(jīng)也主動要求過遠離京中,到杭州做刺史。
白居易縮寫詩詞語言通俗易懂,樸實無華,形式多樣,老幼皆可傳唱。白居易自己說過:“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由此可見,白居易不為寫詩而寫詩,詩中必有故事。 自唐代以來直至近代,人們對白居易的討論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有評價其生平的,有評論其詩作的,也有單純哀悼白居易的。今天這首詩就是出自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李忱之筆的《吊白居易》。 綴玉聯(lián)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綴玉聯(lián)珠”是形容白居易詩文猶如連綴在一起的珠寶玉器一般光彩艷麗、絢麗奪目?!傲辍眲t指其創(chuàng)作生涯。創(chuàng)作了六十年朗朗上口的詩文,誰曾想突然就走到了冥間陰路上。白居易其實并不是詩仙,詩中稱其為“詩仙”一是為了押韻,二是為了表達作者對白居易的敬重與仰慕,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從這句可以看出李忱作為一代皇帝,是如此的仰慕白居易,并對他的死感到惋惜,白居易是在武宗會昌六年也就是公元846年,正是李忱在位期間,面對這位兩朝老臣兼譽“詩魔”的白居易與世長辭,怎能不感到悲哀。
第二句巧妙的將白居易的名與字融入詩中?!案≡撇幌怠笔侵赴拙右滓簧嵟媪麟x如浮云一般居無定所,恰如其名“居易”,而對于從官從文從來都是有感而發(fā),白居易心系于民,做官必做好官,寫文筆必寫真文,其詩文取自現(xiàn)實反映現(xiàn)實?!白謽诽臁敝赋鏊男膽B(tài)積極向上,雖然被多次被貶但仍能保持好的心態(tài),在當(dāng)官時為民做事。 第三句主演講白居易的詩詞通俗易懂,語言樸實。小孩都可以將他的《長恨歌》解讀并吟誦。甚至連胡人之兒在閑散是都能唱出《琵琶行》用來消遣。白居易的詩詞雖然語言簡單樸實,但在敘事方面更能將人們帶入情結(jié)之中,使詩中所講之事躍然眼前,仿佛親身經(jīng)歷一般。這也是白居易詩文的厲害之處。
作者在詩的最后,表達了對白居易的思念。作者在說白居易的詩文已經(jīng)傳唱大街小巷,每當(dāng)聽到有人在吟誦他的詩時,便會去思念已故的舊臣。而當(dāng)每次思念卻不得再見時,就會更加的悲傷。
全詩語言通俗、毫無做作,是作者的真情流露,及表現(xiàn)了思念白居易時的悲痛,又包含了對白居易詩文的贊賞,肯定了其在文學(xué)中的重要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