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地方特色美食,在廣東梅州,家家戶戶的日常飲食就是家常的客家菜,客家菜也作為粵菜當中的其中一類廣受食客們喜愛,客家菜的品種也很多,如果要說到在客家人的宴席里,最受歡迎的一道大菜,客家大盆菜一定是首選之一,客家大盆菜的菜式由來也有很長時間,客家人統(tǒng)稱為“大盆菜”,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這個裝菜的器皿是一個很大的盆子,大盆菜就是將所有的食材都放進一個大盆里,所有的食材與味道層層相疊、互相交融,融合出一番美味。 客家味道:客家大盆菜喜宴必備美食之一,寓意著盆滿缽滿的美味,客家大盆菜本來就十分受客家人的歡迎,特別是每逢喜慶節(jié)日,或者是有什么喜宴的時候,就會在宴席上每桌來上一份大盆菜,食材豐富,味道美味,而且也有著很好的寓意,每當喜慶節(jié)日的時候,宴請的賓客們圍坐在一張桌子上,大家拿著筷子往一個盆里夾菜,一邊品嘗,氣氛也顯得十分融洽,也有一番團圓的氣息,而且大盆菜還是寓意的盆滿缽滿的美食。 別看客家大盆菜聽起來好像很簡單,就是一個大盆,把所有食材都匯進一個盆內,但其實里面的食材大有講究,包括烹飪手法也十分考究,一般飯館里用來給客人宴請賓客的大盆菜制作工序都很多,依次要經過煎制品、炸制品、燒制品、煮制品、燜制品、鹵制品多到工序,每種食材都要根據不同的制作工序分開制作,而食材的話基本也是各種肉類海鮮類都齊全了,大多數都會有豬肉、牛肉、雞肉、鴨肉、魚肉、蝦肉、鮑魚等等,還會有各種各樣的配菜,例如腐竹、土豆、香菇、各種菌菇類以及其他的蔬菜,食材非常的豐富,將所有食材分別按照不同的工序制作完成之后,再將食材按照順序依次放進盆里,層層相疊,越容易吸收湯汁的食材就會放在越底下,以此類推,堆成滿滿的一盆大盆菜。 既然提到了客家大盆菜的“內涵”,那么今天也來說一個家常版“客家大盆菜”的做法,因為在自己家里吃的情況,一般人數都沒有那么多,所以食材也適量即可,不需要像飯店那樣子太過于多的品種混合在一起,早年間的大盆菜一般都會將食材裝在一個大木盆里,后來改良成了不銹鋼盆,也有一些飯店是用泥鍋或者是砂鍋等等,還會在盆底加熱,讓食客們一直吃到的都是熱乎乎的美味,還有一點類似于火鍋的吃法,今天說的這個大盆菜的做法,就是可以讓大家在家里也能吃到家常版的“客家大盆菜”。 因為是自己家里弄的原因,食材也比較簡單,準備一些手打肉丸、鮮蝦、叉燒、龍骨、冬筍、蛋餃、玉米、蘿卜、百葉結、活鮑魚、雞肉。接著準備高湯,將龍骨洗凈焯過水之后放進湯鍋里,加入適量的水,煮開后放進冬筍,再次燒開后,轉小火熬制兩小時左右。接著把新鮮的鮑魚處理干凈,放進已經燒開的水里,過個水,大約幾秒鐘即可,然后將雞肉也是同樣的操作,稍微燙一下就可以,防止讓肉質變得太老,將過了水的鮑魚和雞肉放置一旁備用,接著把鮮蝦處理干凈,去掉蝦線,放在一旁備用。 接下來就開始將所有食材疊起來,最底下用玉米鋪底,接著在玉米上面鋪上切好的蘿卜塊,然后在蘿卜的周圍鋪上一圈百葉結,接著在蘿卜面上鋪上蛋餃,蛋餃旁邊放上手打肉丸,旁邊再留點空位放鮮蝦,最外面一圈再圍上幾塊叉燒,接著在最上面一層放上雞肉和鮑魚整齊擺放好,然后將熬煮了兩個小時的高湯里稍微加一點鹽,如果是想要鮮味更足一些可以忽略這個步驟,將高湯緩緩的倒入碼好大盆菜里,倒大約八分滿,然后蓋上蓋子煮至表面的食材熟透即可,在吃的時候可以將鍋放在電磁爐上,邊加熱邊吃,這樣底下的食材會浸滿上面的肉類的鮮味,特別是那個玉米,吃起來絕對刷新味覺 ,這樣一道制作稍微有一點兒繁瑣的家常版客家大盆菜就制作完成了。 其實家常版的客家大盆菜制作方法說復雜也不會很復雜,里面的食材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做變更,各種食材搭配在一起都會有不一樣的味道,而且一般做了這一道大盆菜,其他的菜基本都不需要準備了,省去了做好幾個菜的時間,將精力都放在一盆菜上,做好之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享這一大盆的美味,氣氛也十分其樂融融,客家大盆菜不僅是客家人喜宴必備美食之一,客家大盆菜有著美好的寓意,寓意著盆滿缽滿的美味,沒試過的朋友非常值得一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