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都頗具權威的《藝術品市場信息網》中公布了,2016年度全球500強的畫家。在榜單中,張大千以24.11億人民幣力壓全球從古到今的畫家,成為當之無愧的史上第一。立體派創(chuàng)始人畢加索,以21.99億人民幣的價格緊隨其后,齊白石以15.63億人民幣位居第三。 張大千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個奇跡,一個不可思議的傳奇,以造假畫出身,最終躋身世界,功成名就。 1957年被國際藝術學會推選為“全世界當代第一大畫家”,被譽為“東方神筆”,徐悲鴻說他是“天縱英才”,“五百年來第一人”。 張大千的造假水平也是前無古人的,令人嘆為觀止,就連自稱“石濤畫鑒賞第一人”的黃賓虹也曾被張大千騙過。臺灣書畫鑒賞家、史論家傅申這樣評價張大千:“他是身上拔一根毫毛,要變石濤就變石濤,要變八大就變八大,要變唐伯虎就變唐伯虎?!?/p> 張大千對自己造偽畫的歷史并不隱瞞,自嘲地說自己是個用紙用筆的騙子,他對自己的鑒賞能力卻毫不謙虛的自夸:“五百年來精鑒第一人”,還稱:“一觸紙墨,辨別宋明,間撫簽賻,即知真?zhèn)??!?/p> 現(xiàn)在,世界上許多博物館都藏有他的偽作,如華盛頓佛利爾美術館收藏有他的《來人吳中三隱》,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有他的《石濤山水》和《梅清山水》,倫敦大英博物館收藏有他的《巨然茂林疊嶂圖》等等。 齊白石向來不喜歡造假畫的人,特治印“吾奴視一人”。張大千曾去拜訪齊白石,齊白石拒絕相見。李可染說,“此人是臨摹大滌子的名手,老師何不請來談?”齊白石把造假畫之人拒之門外。齊白石曾說過:普通人可以為了謀生去造假畫,但一旦進了畫壇,就必須對這個行業(yè)保持尊重,決不能破壞規(guī)矩。 著名翻譯家美術評論家傅雷,對張大千毫不客氣,“鄙見于大千素不欽佩,觀其所臨敦煌古跡多以外形為重,至唐人精神全未夢見,而竟標價至五百萬元(一幅之價),仿佛巨額定價即可抬高藝術品本身價值者,江湖習氣可慨可憎。” “大千是另一路投機分子,一生最大本領是造假石濤,那卻是頂尖兒的第一流高手。他自己創(chuàng)作時充其量只能竊取道濟的一鱗半爪,或者從陳白陽、徐青藤、八大(尤其八大)那兒搬一些花卉來迷人唬人。往往俗不可耐,趣味低級。” 傅雷斷言:“最可笑的,此輩不論國內國外,卻有市場,欺世盜名紅極一時,但亦只能欺文化水平不高之群眾而已,數(shù)十年后,至多半世紀,必有定論。” 對張大千的假畫,很多人是欣賞,黃苗子說:“從中國文人雅士的角度來說,偽造古畫得錢,似乎是不值得稱道的品德行為。但是,一位不世出的天才,在復雜的近代社會中,為了藝術的追求,拐著彎走這樣崎嶇的世路,我想這是可悲憫而不可以隨意譴責的”。 同時,黃苗子又認為:“一件藝術品,首先看它的藝術造詣和藝術效果,偽造一幅石濤而直逼石濤,我看這種偽造就可以不朽?!?/p> 現(xiàn)在張大千蜚聲國內外市場,力壓群雄,稱為世界最貴畫家,可見市場對他的認可程度炒作熱情非常高昂。也有很多人不以為然。 畫家陳子莊認為:“張大千的個人風格不是從生活中來的,而是臨摹前人之作多了才形成的,這生前,他的處世精明機巧,攀附在高官、富商之間為世人所知,是其人格特質的反映,致使其作品格調不高,媚俗迎人,一定程度印證了傅雷所言并非空穴來風;在傳承民族文化上,他是全能型畫家,于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魚蟲、走獸、工筆、無所不能,無一不精,繪畫、書法、篆刻、詩詞亦無所不通。但全通全能并不意味著達到了形神渾然天成的至高之境。其碑派的用筆特點,給人一種直率、剛猛的感覺,外觀漂亮,細品則缺乏傳統(tǒng)文化蘊藉、含蓄的基本涵養(yǎng),也常為人所詬病。個人風格上,他所模仿的王蒙、八大、石濤以至敦煌壁畫等,是傳統(tǒng)寶庫中早已有的成就。他幾乎一生都是描摹古人,用前人的筆法進行創(chuàng)作,在個人的人格、思想并由此誕生的表現(xiàn)風格上,卻多有欠缺。這或許是由于其成名過早的緣故。在市場對他的認可和自我對市場的認同的雙重作用下,張大千在風格突破上并沒有多少建樹。與觀摩世界創(chuàng)造而得者不同,因此,他在思想上無創(chuàng)見,哲學上無體系,繪畫上無理論?!?/p> 臺灣著名畫家何懷碩先生的著作《大師的心靈》,選了近百年八大畫家,唯獨不選張大千。 何懷碩說:“張大千是傳統(tǒng)的畫師,今之古人;他筆下匯集了古人最甜美的筆墨, 以制作視覺上最圓熟優(yōu)雅的圖畫,他是裝飾畫的巨匠,但只是古書畫‘集錦’式的匠家;他 摹仿古人即使幾可亂真,但沒有開創(chuàng)新路的抱負;而他個人長期自外于民族的苦難,做一個 享受錦衣玉食的高蹈逸士,他的藝術便不能為時代與人生做見證;他的趣味、美感、巧藝都 承襲自前人,他的藝術中沒有他自己鮮活獨特的人格。至于晚年的潑彩,一方面是西方新潮 抽象畫粗淺的移用,另一方面他還脫不了傳統(tǒng)山水的格局。從他潑墨潑彩的畫面上免不了以 樓閣亭臺、水草、崖石等來收拾殘局,可知他并沒有經營新形式的企圖與能耐。他還只是復 古派的大匠。他在中國社會贏得這樣崇高的聲譽,正反映了中國社會對藝術真正的價值認識 不充分的積弊?!?/p> 張大千是大師還是畫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在火熱的收藏市場中需要一份清醒,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是大眾的流行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