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施工技術】圖解起重機械安全生產(chǎn)標準化施工(圖文并茂)

 wangwei508 2019-03-28

1 塔式起重機

1. 1 塔式起重機安全管理流程

1.塔式起重機使用和管理必須符合《塔式起重機安全規(guī)程) (GB5144)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guī)定> (住房與城鄉(xiāng)建設部37號令)等要求。

2. 本流程僅供參考,各地區(qū)、各企業(yè)可結合自身管理實際,補充塔式起重機全過程安全管理流程。

1.2 塔式起重機一般規(guī)定

1.采用非常規(guī)起重設備、方法,且單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裝工程;采用起重機械進行安裝的工程;起重機械安裝和拆卸工程;需要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采用非常規(guī)起重設備、方法,且單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裝工程;起重量300kN及以上,或搭設總高度200m及以上,或搭設基礎標高在200m及以上的起重機械安裝和拆卸工程;應對專項方案進行專家論證。

2. 必須建立設備單機檔案,各類起重設備生產(chǎn)廠家必須提供生產(chǎn)(制造)許可證、起重機械設備產(chǎn)品合格證和使用說明書。

3. 塔吊安拆、頂升加節(jié)、附著等關鍵工序作業(yè)須編制《大型設備關鍵工序作業(yè)規(guī)劃計劃) ,安拆人員(持證上崗)必須嚴格按照安拆規(guī)劃、方案和使用說明書相關規(guī)定程序進行關鍵工序作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設備管理工程師、安全工程師必須在場監(jiān)督。

4. 設備關鍵工序作業(yè)前必須根據(jù)國家和地方規(guī)定辦理安拆告知手續(xù),安裝完畢后須經(jīng)第蘭方檢測合格、四方驗收,使用前必須取得準用證書。

1.3 塔式起重機基礎

1.基礎應按國家現(xiàn)行標準和使用說明書所規(guī)定的要求進行設計和施工。施工單位應根據(jù)地質勘察報告確認施工現(xiàn)場的地基承載能力。

2. 當施工現(xiàn)場無法滿足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對基礎的要求時,可自行設計基礎,可采用下列常用的基礎形式:

(1) 板式基礎;

( 2) 樁基承臺式混凝土基礎;

( 3) 組合式基礎。

3. 基礎應有排水設施,不得積水。

4. 基礎中的地腳螺栓等預埋件應符合使用說明書的要求。

5. 樁基或鋼格構柱頂部應錨入混凝土承臺一定長度;鋼格構柱下端應錨入混凝土樁基, 且錨固長度能滿足鋼格構柱抗拔要求。

1.4 塔式起重機附著裝置

1.嚴格按照廠家使用說明書安裝附墻裝置,附著拉桿支承處建筑主體結構的強度應滿足附著荷載要求,每次安裝完畢并驗收合格后方可繼續(xù)使用。

2. 穿墻螺桿必須兩頭雙螺帽上緊,墊片尺寸、螺栓強度符合說明書要求。

3. 附著拉桿與耳板、框梁之間連接的銷軸的開口銷必須打開。

4. 附著拉桿與加固位置之間的角度不宜太太或太小,以45-60°為宜。

5. 安裝附著框架和附著支座時,各道附著裝置所在平面與水平面的夾角不得超過100°。

1.5 安全裝置

1.塔吊安全保護裝置檢查周期須滿足《起重機械檢查與維護規(guī)程第3部分:塔式起重機》

( GB/T 31052.3 )相關標準要求。

2. 其它安全裝置主要包括:鋼絲繩防脫槽裝置、小車斷繩保護裝置、小車防斷軸裝置、起重臂終端緩神裝置、吊鉤防鋼絲繩脫鉤裝置、障礙指示燈、風速儀、司機緊急斷電開關。

3. 起升高度限位器檢查要求:

(1) 起升高度限位器靈敏可靠,當?shù)蹉^裝置頂升至起重臂下端的最小距離為800mm時,應

能立即停止起升運動。

( 2) 鋼絲繩排列整齊,潤滑良好,無斷股現(xiàn)象,防脫糟裝置完好。

4. 變幅限位器檢查要求:

(1)變幅限位器靈敏可靠,變幅限位器開關動作后應保證小車停車時其端部距緩神裝置最小距離為200mm。

( 2) 鋼絲繩排列整齊,無斷股現(xiàn)象,斷繩保護裝置完好。

5. 回轉限位器檢查要求:

(1)回轉限位器靈敏可靠,回轉限位開關動作時塔吊臂架旋轉角度應不大于1080° 。

( 2) 回轉黃油充足,運行時無顫抖現(xiàn)象和異常聲響。

6. 起重量限制器檢查要求:

( 1) 起重量限制器靈敏可靠,綜合誤差不大于額定值的±5%。

7. 起重力矩眼制器檢查要求:

(1 )起重力矩限制器靈敏可靠,綜合誤差不大于額定值的±5%。

(2) 微動開關無銹蝕,手動按下反彈靈活。

(3) 防護罩完好。

8. 塔機變幅小幸應安裝斷繩保護及斷軸保護裝置。塔機安裝高度大于30m應安裝紅色障礙燈,大于50m應安裝風速儀。

9. 塔機吊鉤應安裝鋼絲繩防脫鉤裝置,滑輪、卷筒應安裝鋼絲繩防脫裝置。吊鉤、卷筒及鋼絲繩的磨損、變形等應在規(guī)定允許范圍內;卷筒上鋼絲繩排列整齊。

1.6 群塔防撞系統(tǒng)

塔機安全距離的基本要求如下:

1.兩臺塔機之間的最小架設距離應保證處于低位塔機的起重臂端部與另一臺塔機的塔身之間至少有2m的距離;處于高位塔機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鉤升至最高點或平衡重的最低部位)與低位塔機中處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間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2m。

2. 群塔作業(yè)應編制專項安全施工方案,安裝防碰撞系統(tǒng),并對司機指揮人員進行專項安全技術交底。

3. 防碰撞系統(tǒng)的基本要求:

(1)實時顯示塔機當前工作參數(shù),使司機能直現(xiàn)了解培機的工作狀態(tài)。

(2) 精確實時采集小幸幅度、起升高度、回轉角度,將當前數(shù)據(jù)與設定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超出范圍時切斷不安全方向動作,并聲光報警。

(3) 控制群塔的協(xié)調作業(yè),相互間不發(fā)生碰撞事故。

1.7 空中走道

1.空中走道,根據(jù)塔吊到建筑物的距離,編制專項施工方案,采用地面定型化制作,塔吊自行空中吊裝的安裝方式。

2. 走道采用兩道16tt工字鋼作為主梁, 12#槽鋼為次梁,次梁間距不大于1m,掛鉤采用12#槽鋼。

3. 走道的最大跨度不宜大于7m,最大寬度不宜大于900mm,鋪設3.0mm.厚花紋銅板,塔吊端采用掛鉤連接,樓層端擱置長度不得小于1皿。

4. 走道安裝時,塔吊端應略高,樓層端應略低,上翹度不得大于10°。

5. 走道應接近或在附著位置處,且兩側設置格柵防護網(wǎng),固定牢固。

1.8 防攀爬措施

1.塔吊應根據(jù)當?shù)毓芾聿块T的要求設置防攀爬措施,防止閑雜人員攀爬塔吊。

2. 框架采用40x40mm方鋼,中間采用銅板網(wǎng),鋼絲直徑或截面不小于2mm, 網(wǎng)孔邊長不大于20mm,中間通道門可翻轉,下方上鎖上方設置插銷。

3. 防攀爬裝置安裝在地面以上2節(jié)標準節(jié)中間為宜。

1.9 連接螺栓、銷軸

1.塔機使用的連接螺栓及銷軸材料應符合GB廳13752中5.4 .2. 2 的規(guī)定。

2. 起重臂連接銷軸的定位結構應能滿足頻繁拆裝條件下安全可靠的要求。

3. 自升式塔機的小幸變幅起重臂,其下弦抨連接銷軸不宜采用螺栓圃定軸端擋板的形式。當連接銷軸軸端采用焊接擋板時,擋板的厚度和焊縫應有足夠的強度,擋板和銷軸應有足夠的重合面積,以防止銷軸在安裝和工作中由于錘擊力及轉動可能產(chǎn)生的不利影響。

4. 采用高強度螺栓連接時,其連接表面應清除灰塵、油漆、油跡和銹蝕,應使用力矩扳手或專用扳手,按使用說明書要求擰緊。塔機出廠時應根據(jù)用戶需要提供力矩扳手或專用扳手。

1. 10 起重機械安全技術交底

1.起重吊裝方案實施前,編制人員或項目技術負責人應當向現(xiàn)場管理人員進行方案交底。

2. 現(xiàn)場管理人員應當向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并由雙方和項目安全管理人員共同簽字確認。

3. 項目安全管理人員簽字確認前至少做到:

(1 ) 核實交底真實性;

(2 ) 確認被交底人全面覆蓋;

(3 ) 確保交底內容具有針對性。

2.3 . 1. 11 塔式起重機專項檢查和維保塔式起重機專項檢查和維保應符合《起重機械

檢查與維護規(guī)程第3部分:塔式起重機》( GB/T 31052.3 )相關要求。

2 施工升降機

2.1 施工升降機一般規(guī)定

1.施工升降機應按使用說明書要求設置附著裝置,附著架與水平面夾角不得超過士8° 。

2. 附著點應設置在結構框架主梁或剪力墻上,并宜采用預留孔洞穿墻螺栓固定,錨國點的受力強度滿足設計要求,嚴禁設置在磚墻、空心板塘、陽臺或建筑物的其他附屬物上。

3. 電梯附墻穿墻螺栓必須加設100 x 100x 8mm的銅板。

4. 最后一道附墻上自由高度應不大于7.5m ,上限位與極限限位之間的距離應滿足使用說明書要求。

5. 施工升降機額定載重量、額定乘員數(shù)標牌應置于吊籠醒目位置。嚴禁在超過額定載重量或額定乘員數(shù)的情況下使用施工升降機。

6. 施工升降機應單獨安裝接地保護和避雷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超過4Ω 。

7. 防護圍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施工升降機應設置高度不低于1.8m的地面防護圍欄,不得缺損,并應符合使用說明書的要求;

(2) 圍欄門的開啟高度不應小于1.8m,并應符合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圃欄門應裝有機械鎖緊和電氣安全開關。

2.2 施工升降機安全裝置

1.防墜落安全器:安裝完畢使用前進行墜落試驗,每三個月進行一次墜落試驗,使用滿一

年,必須進行檢測,滿五年換新。

2. 施工升降機在每班首次載重運行時,當梯籠升離地面1-2m時,應停機試驗制動器的可靠性;當發(fā)現(xiàn)制動效果不良時,應調整或修復后方可運行。

3. 檢查頻次:各類安全裝置每半個月檢查一次:防墜器每三個月檢查一次。

2.3 施工升降機齒輪晴合保證措施

1.傳動齒輪、防墜安全器的齒輪與齒條啃合時,接觸長度沿齒高不得小于40% ,沿齒長不得小于50%。

2. 相鄰兩齒條的對接處沿齒高方向的階差不得太于0. 3mm,沿長度的齒差不得太于0.6mm。

3. 齒條應有90%以上的計算寬度參與齒合,且與齒輪的啃合側隙應為0.2~0.5mm。

2.4 施工電梯人臉識別系統(tǒng)

1.施工電梯司機身份識別系統(tǒng)可通過指紋、人臉、ID卡等多種方式識別。

2. 司機必須身份識別成功后方可啟動施工電梯,避免非專屬司機隨意啟動電梯,實現(xiàn)對操作員履職和設備安全的有效管理。

2.5 施工電梯樓層出入平臺

1.本方法適用于需搭設施工電梯出入口架體的項目(普通房建項目、外墻需抹灰〉。外架、懸挑外架和施工電梯出入口架體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 JGJ130) 的規(guī)范要求。

2. 外架方案編制時, 應對施工電梯的選型和定位、外架架體位置進行精準定位,并應明確每道電梯附墻架的高度與位置。對于整體式附墻框,若后期不便于安裝,應在搭設架體時按說明書規(guī)定的間距(約為9m) 套入架體里。

3. 施工電梯出入口架體與外架同步搭設,電梯直接運行至施工層。搭設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架體的垂直度與施工電梯門部位架體尺寸。施工電梯出入口架體與兩側腳手架內外排, 需處于同一立面。

4. 架體拉結點應獨立設置,此架體兩端須設置'之'字型橫向斜撐。

5. 平臺鋪設木彷作為背裙,間距不得大于300mm,鋪釘模板形成平臺,離電梯籠外邊緣距離50mm。

6. 施工電梯出入口架體內側宜設置度不低于1.8m硬質防護。

2.6 定型化施工電梯出入口平臺

1.采用附著升降式腳手架施工的項目使用定型化平臺, 平臺由:平臺板、平臺主框架、斜坡道、電梯防護門、電梯門附屬設施、兩側防護設施等拼裝組成。平臺主框架采用不小于14#工字鋼,次梁采用不小于10x lOmm的方鋼或12#工字鋼;下部支撐的高度應根據(jù)附墻安裝空間確定,不宜高于300mm; 鋼板采用不小于3mm厚;兩防護門之間的空檔應采用硬質防護。

2. 無附墻桿的樓層,可在混凝土結構直接安裝電梯防護門及附屬設施,電梯門貼近地面,去除底部方鋼便于作業(yè)人員通行。

3. 定型化防護門在車間制作,各種材質規(guī)格見圖注。

3.物料提升機

3.1 一般規(guī)定

1.井架物料提升機的安裝、使用、拆除應執(zhí)行《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guī)范) (JGJ88) 的規(guī)定。

2. 用于物料提升機的材料、鋼絲繩及配套零部件產(chǎn)品應有出廠合格證。起重量限制器、安全防墜器應經(jīng)型式試驗合格。鋼絲繩在卷筒上應整齊排列,端部應與卷筒壓緊裝置連接牢固。當?shù)趸\處于最低位置時,卷筒上的鋼絲繩不應少于3圈。

3. 各停層平臺處,應設置顯示樓層的標志。

4. 物料提升機的制造商應具有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資格。安裝、拆除單位應具有起重機械安拆資質及安全生產(chǎn)許可證:安裝、拆除作業(yè)人員必須經(jīng)專門培訓,取得特種作業(yè)資格證。

5. 物料提升機額走起重量不宜超過160kN; 當荷載達到額定起重量的90%時,起重量限制器應發(fā)出警示信號:當荷載達到額定起重量的110%時,起重量限制器應切斷上升主電路電驚。當?shù)趸\提升鋼絲繩斷繩時, 防墜安全器應制停帶有額定起重量的吊籠,且不應造成結構損壞。自升平臺應采用漸進式防墜安全器。

6. 安裝高度不宜超過30m。當安裝高度超過30皿時,物抖提升機除應具有起重量限制、防墜保護、停層及限位功能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吊籠應有自動停層功能(2)防墜安全器應為漸進式(3)應具有自升降安拆功能; (4)應具有語音及影象信號。當物料提升機安裝高度大于等于30m時,不得使用纜鳳繩。

7. 物料提升機應設置標牌,且應標明產(chǎn)品名稱和型號、主要性能參數(shù)、出廠編號、制造商名稱和產(chǎn)品制造日期。

8. 物料提升機必須由取得特種作業(yè)操作證的人員操作,物料提升機嚴禁載人。

9. 物料提升機地面進料口應設置防護圍欄,圍欄高度不應小于1.8m,圍欄立面可采用網(wǎng)板結構。進料口門的開啟高度不應小于1.8m; 進料口門應裝有電氣安全開關,吊籠應在進料口門關閉后才能啟動。

10停層平臺獨立搭設,應符合相關標準規(guī)定,并應能承受3kN/m2的荷載。平臺四周應設符合高度要求的防護欄桿和擋腳板。平臺門達到工具式、定型化的要求,平臺門高不小于1.8m,平臺門應向停層平臺內側開啟,并處于常閉狀態(tài)。

11進料口防護棚設在提升機地面進料口上方,長度不小于3m,寬度大于吊籠寬度,頂部強度應達到規(guī)定要求。

12物料提升機操作室(卷揚機操作棚)宜采用定型化、裝配式,應具有防雨功能,有足夠的操作空間。頂部強度符合規(guī)定要求。

3.2 附墻架

1.當導軌架的安裝高度超過設計的最大祖立高度時,必須安裝附墻架。

2. 宜采用制造商提供的標準附墻架,當標準附墻架結構尺寸不能滿足要求時,采用非標附墻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附墻架的柑質應與導軌架相一致;

(2) 附墻架與導軌架及建筑結構采用剛性連接,不得與腳手架連接;

(3) 附墻架間距、自由端高度不宜大于6m,且不應大于使用說明書的規(guī)定值。

4起重吊裝

4.1 汽車起重機

1.進場汽車起重機應對報驗手續(xù)進行審核,審核資料包括:設備合格證、行駛證本、機動車檢驗合格證、安全檢驗合格證、特種作業(yè)操作證、銘牌復印件、帶有汽車號碼的全車照片復印件等。

2. 汽車起重機現(xiàn)場重點檢查吊車吊索具、安全保險裝置是否可靠有效、支腿是否完全打開、周邊是否存在高壓線等危險因素等,同時設置警戒隔離區(qū)域,專人看護。

3. 大雨、大霧、六級以上大風等惡劣天氣條件,禁止室外吊裝作業(yè)。

4. 起重機工作場地應保持平坦堅實,地面松軟不平時,支腿應用墊木墊實。

5. 作業(yè)前應全部伸出支腿,調整機體使回轉支撐面的傾斜斜度在無荷載時不大于1/1000 (水準居中)。支腿的定位銷必須插上。

6. 工作時起重臂的最大和最小仰角不得超過其額定值,如無相應資料時,最大仰角不得超過78° . 最小仰角不得小于45° 。作業(yè)中不得扳動支腿操縱閥,調整支腿時應在無載荷時進行。

7. 作業(yè)后,應將起重臂全部縮回放在支架上,再收回支腿。吊鉤用鋼絲繩掛牢;應將取力器操縱手柄放在脫開位置,最后鎖住起重操縱室門。

4.2 履帶起重機

1.進場設備應對設備資料(合格證、保修證、使用和維修證明書、維修合格證、保險單等)、結構外觀、鋼絲繩、安全裝置等進行驗收。

2. 操作人員和起重指揮人員必須持有《特種作業(yè)操作證》并對設備的工作原理和構造及安全裝置的構造和調整方法熟悉。定期保養(yǎng),嚴禁搬動和拆卸安全裝置。

3. 起重作業(yè)場地應符合說明書要求,如地面松軟,應窮實后用枕木橫向墊于履帶下方:工作、行駛與停放時,應與掏渠、基坑保持安距離。加油時嚴禁吸煙或動用明火。

4. 在開始起吊時,應先用微動倍號指揮,待負載離開地面10-20cm并穩(wěn)定后,再用正常速度指揮。在負載最后降落就位時,也應使用微動信號指揮。如遇大風,應立即停止作業(yè),并將主臂轉至順風方向或趴至最低位置。

5. 起吊前確認回轉范圍內有無障礙物,保持與建筑物、高壓線間的安全距離。

6. 有物品懸掛在空中時,操作人員和指揮人員不得離開工作崗位。

7. 每班作業(yè)完畢后,履帶吊必須退出施工現(xiàn)場塔吊的回轉區(qū)域,將主臂降至40 ~60° 之間,并轉至順風方向,關閉發(fā)動機,操縱抨放到空擋位置,將各制動器剎死,并將駕駛室門窗鎖住。

4.3 卷揚機

1.卷楊機的安拆和使用應編制施工方案,經(jīng)過審批后實施。卷揚機及鋼絲繩的進場需經(jīng)過安全驗收。

2. 設備安裝:卷揚機使用后置埋件作為固定點的,在安裝前,固定點應進行額定負荷(含卷揚機自重)的125%抗拉撥試驗。新安裝或經(jīng)拆檢后安裝的卷揚機,首先應進行空車試運轉3次。在正常使用前以額定負荷125%.受吊物起升離地100mm , 10min的靜負荷試驗,檢查是否正常。鋼絲繩卷繞在卷筒上的安全圈數(shù)應不少于3圈。

3. 安全防護: 卷揚機周邊5ni范圍內應使用1.8m高工具化防護設施進行隔離。

4. 安全裝置:卷揚機應有制動器、限位、防跳繩裝置,皮帶或開式齒輪傳動部分均應設防護罩。卷揚機制動操縱桿在最大操縱范圍內不得觸及地面或其它障礙物。

5. 崗前培訓:卷揚機的操作應指定專人,在進行培訓和安全交底后方能上崗作業(yè)。

6. 注意事項:受吊物不在操作人員視線內, 應配備對講機。卷揚機每日;施工前需檢查一次,看是否存在斷裂等現(xiàn)象。作業(yè)完畢或休息時重物要降至地面,所有操作手柄回到零位,切斷電源鎖好閘箱,做好運轉記錄后才能離開。

7. 維修檢查:維修檢查時,必須切斷電源并且空載。卷揚機每月檢查一次。卷揚機的最高使用年限不得超過5年。

8. 檔案管理:卷揚機應有配套的出廠合格證、生產(chǎn)許可證和檢測報告;月檢、試車、維修保養(yǎng)記錄存檔備查。

4.4 電動(手動)葫蘆(電動葫蘆門式起重機除外)

1.電動葫蘆的安拆和使用應編制施工方案,經(jīng)過審批后實施。

2. 安裝:電動(手動)葫蘆使用后置埋件作為固定點的,葫蘆安裝前,固定點應進行額定負荷(含葫蘆自重)的125%抗拉拔試驗。新安裝或經(jīng)拆檢后安裝的電動葫蘆,首先應進行空車試運轉3次。在正常使用前以額定負荷125%. 起升離地100mm , 10min的靜負荷試驗,檢查是否正常。

3. 安全裝置:電動葫蘆應設有上極限限位器、下極限限位器、超載限制器等裝置。手動葫蘆應配有過載保護裝置、限位裝置。

4. 崗前培訓:電動(手動)葫蘆的操作應指定專人,在進行培訓和安全交底后方能上崗作業(yè)。

5. 注意事項:嚴禁使用電動葫蘆作為電梯的起升機構用來載人。設備不王作時,不允許把重物懸于空中。

6. 維修檢查:維修檢查時,必須切斷電源并且空載。電動〈手動)葫蘆每月檢查一次。電動(手動)葫蘆的最高使用年限不得超過5年。

7. 檔案管理:電動(手動)葫蘆應有配套的出廠合格證、生產(chǎn)許可證和檢測報告2 月檢、試車、維修保養(yǎng)記錄存檔備查。

4.5 鋼絲繩吊索

1.鋼絲繩吊索主要用于構件吊裝及材料調運。

2. 施工項目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選用相應規(guī)格的鋼絲繩作吊索, 其性能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規(guī)范要求。

3. 吊索編插長度不應小于鋼絲繩直徑的20倍, 且不應小于300mm,吊索與所吊構件的水平夾角不宜小于45° ,且不宜大于60° 。

4. 吊運重物時應根據(jù)不同的吊運類型選取安全系數(shù)。

5. 吊索應根據(jù)起吊能力不同分類存放在干燥、通風的位置。

6. 吊索應定期檢查,對達到報廢標準的吊索應及時報廢。

4.6 起重吊帶

1.吊帶應根據(jù)其顏色對應的承載能力而選用。

2. 吊帶進場必須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 吊帶的使用安全要求:禁止使用沒有防護套的吊帶承載有尖角、棱邊的貨物,禁止將吊帶放在明火或其他熱源附近。

4. 報廢標準:織帶嚴重磨損、穿孔、切口、撕斷;承載接縫綻開、縫線磨斷;吊帶纖維軟

化、老化、彈性變小、強度橫弱;纖維表面粗糙易于剝落;吊帶出現(xiàn)死結;吊帶表面有過多

的點狀疏松、腐蝕、酸堿燒損以及熱融化或燒焦。

4.7 起重作業(yè)十不吊

1.超載或被吊物體重量不清不吊。

2. 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體或與其它輸件相連的物體不吊。

3. 斜拉斜吊不吊。

4. 帶病作業(yè)不吊。結構或零部件有影響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損傷,如制動器、安全裝置失靈,吊鉤螺母防松裝置損壞,鋼絲繩損傷達到報廢標準等。

5. 捆綁、吊掛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動、散件裝載過滿而可能掉落時不吊。

6. 重物棱角處與鋼絲繩之間未加襯墊保護不吊。

7. 被吊物體上有人或浮置物不吊。

8. 工作場地昏暗,無法看清場地、被吊物等情況不吊。

9. 指揮信號不清或違章指揮不吊。

10.6級及以上大風不吊。


您的轉發(fā)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