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艾灸重拾人們的視線,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艾灸養(yǎng)生,特別是老人,身體機能下降,陽氣較弱,很多病痛上身。所以我們經(jīng)常看到老人艾灸養(yǎng)生,老人保健養(yǎng)生,這兩個“長壽穴”一定要灸。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長壽穴”:一個是“涌泉穴”,另一個是“足三里穴”。若常灸這兩個穴位,便可以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灸脈通艾灸涌泉穴 涌泉穴是腎經(jīng)的一個重要穴位,經(jīng)常艾灸此穴,有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筋壯骨之功。我國中醫(yī)認為:腎是主管生長發(fā)育和生殖的重要臟器,腎精充足就能發(fā)育正常,耳聰目明,頭腦清醒,思維敏捷,頭發(fā)烏亮,性功能強盛。反之,若腎虛精少,則記憶減退,腰膝酸軟,行走艱難,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 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屈趾時凹陷處便是。 每晚睡前,點燃艾柱,放入灸器,直接綁在涌泉穴,可雙腿一起灸,一般15-20分鐘即可,灸至肌膚紅暈,艾灸過程中,你能感覺到腳底一股熱氣涌上腿部,會覺得特別舒服,睡前艾灸此穴還能助眠,幫助緩解老人多夢失眠。 按揉涌泉穴 如果沒辦法艾灸,按摩此穴也有不錯的功效,盤腿而坐,用雙手按摩或屈指點壓雙側(cè)涌泉穴,力量以該穴位達到酸脹感覺為宜,每次50至100下。若能長年堅持,自然會增強腎臟功能。 灸脈通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自古灸被稱為“長壽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蓋住自己的膝蓋骨,五指朝下,中指盡處便是此穴。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講的就是艾灸足三里,能使人身體康健。唐代藥王孫思邈常用艾葉溫灸足三里,活到101歲。 足三里穴是胃經(jīng)的要穴。我們知道,胃是人體的一個“給養(yǎng)倉庫”,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時地消化、分解、吸收,人體的其他器臟才可以得到充足的養(yǎng)分,人才能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況的好壞,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而足三里穴則能擔(dān)此重任。 常艾灸足三里穴,不但能補脾健胃,促使飲食盡快消化吸收,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還能消除疲勞,恢復(fù)體力,使人精神煥發(fā),青春常駐。如果能每月用艾灸此穴10次,每天1次,每次15-20分鐘,您便可以長壽。若家中無艾,以指關(guān)節(jié)按壓足三里穴,亦可達到同等效果。 |
|
來自: 還想學(xué)習(xí)的老頭 > 《艾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