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我的爸爸,這是我哥哥,單榮貴寫的懷念我的爸爸(3) 媽媽是本地人,她從小就在苦水里長大的,農(nóng)村的活她幾乎都會,針線活也是村里最好的,她安慰爸爸說,“咱們年輕有的是力氣,咋也能掙一口飯吃,不如我做針線活,你挑著貨郎擔到農(nóng)村去賣,咱從做小買賣開始吧?!?/p> 從一個傻大黑粗的礦工轉變成了一個挑貨郎擔的小商販,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要先熟悉去農(nóng)村的路,還要學會和農(nóng)村的各種婦女打交道,盡快地把他手中的貨賣出去,賣出去以后還要買一些當?shù)氐耐撂禺a(chǎn),比如雞蛋、土布等等,還要盡可能的多,以便返回縣城再賣給城里人,這樣可以兩頭賺錢。 那個年月不太平,爸爸有好幾次挑著滿滿的雞蛋和土特產(chǎn),從農(nóng)村返回縣城家中的途中,遭遇土匪打劫,不但貨物被搶劫一空,還扒光衣服,幾乎赤條條的跑回家中,當時,有人說這種買賣就像在刀尖上過日子,不定哪天就讓土匪給宰了。 爸爸從不起氣餒,他就換一條路再走,盡可能的避開土匪活動的地段,爸爸發(fā)家心切,勞動強度太大,往返都挑著很重的貨,嚴寒酷暑不停的奔波,慢慢的落下了氣管炎的病根兒。 見爸爸身體不如以前了,媽媽就勸爸爸不要挑貨郎擔下鄉(xiāng)了,改在北票街里擺一個小攤,賣針頭線腦,各種和各種大商場不經(jīng)營的小塊布料。 解放前城里的人都稱爸爸為“賣布頭的老單頭”,這期間爸爸掙了些錢,在岳家溝買了房子,媽媽還給姥爺家一些錢,老爺家買了土地,農(nóng)村人覺得有了土地踏實,老爺家在土改時,被定為本村的富裕中農(nó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