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真有趣》第2期 世界上約有六百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有關(guān)于遠古時期,洪水泛濫的神話,《圣經(jīng)》中是上帝降下洪水,善人諾亞靠諾亞方舟幸存下來,并繁衍了人類;希臘神話中是宙斯降下洪水,善人丟卡利翁劃著小船跑到帕爾納索斯山,然后將人類繁衍下來;北印第安人是自然災害,大雨下了四十多天,導致洪水泛濫,最終幾個印第安人弄到一條獨木船,努力劃到洪水中露出頭來的一座山峰,然后幸存下來等等。 與此不同的是,古巴比倫的蘇美爾人所做的《史詩》,倒對這場洪水有確切的紀年,約前3500年左右,這倒與中國五帝時期洪水泛濫的時間相互吻合,由此可知。 也許因為地質(zhì)改造的關(guān)系,遠古時期的洪水,時間長,范圍廣,可能成為全世界人類共同的災害,為了應對這場災害,西方多采取躲,而我們中國,值得后人驕傲的是,我們與他們完全不同,當這場全世界性質(zhì)的洪水來臨之時,我們采用的辦法是治理,也就是說,從遠古時期起,我們生活在華夏熱土上的先民,就有了人定勝天的意識。 而發(fā)生華夏大地上的洪水,還是很厲害的,據(jù)后世科學考證,距今一萬至四千多年前的六千余年時間中,華夏大地上一共發(fā)生過五次大規(guī)模洪水,尤其是距今4300年到4100年之間,即人們熟知的五帝時期,洪水尤其厲害,都到了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的地步。 關(guān)于這場洪水的起源,《淮南子》中說: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當然,《列子》當中還有共工與祝融大戰(zhàn),打了敗仗之后怒觸不周山的傳說,簡單點說,不管哪種說法,華夏大地上的洪水,都是共工生氣后怒觸不周山造成的,所以神話演義中,共工也成了邪惡的水神或者上古大巫,那么,事實真是這樣嗎? 揭開神話的面紗,從典籍中尋找線索,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遠古共工“怒觸不周山”真的存在,不過故事應該是這樣的,到底是什么故事。 共工既是一個氏族的名稱,也是一個人的名字,傳說共工氏是炎帝的后裔,他們不管誰當上首領(lǐng),都可以叫共工,《左傳》有共工氏以水紀的記載,意思就是說,由于他們世代生活在水邊,所以熟悉水,喜歡水,就連氏族圖騰蛇,也跟水有關(guān)。 當大洪水來臨,并且愈演愈烈之時,五帝當中的第一帝少昊專設(shè)水官,由水官負責帶領(lǐng)治水,當時治水是壓倒一切的第一要務(wù),所以這個水官責任相當重大,必須選一個熟悉業(yè)務(wù),具有奉獻精神的人來擔當,正是出于上述考慮,所以,大家一致選擇了當時的共工。 從這一點上看,共工起初還是很善良的,他也沒辜負大家的信任,上任之后,親臨一線,東奔西跑,帶領(lǐng)大家治水,除此之外,還很懂得用人之道,提拔治水專家相柳、鯀充當自己的助手,而鯀,以后還繼承了他的事業(yè)。 共工治水,采用的方法是堵,用堤壩去堵,這個辦法雖然被后世詬病,但在當時的條件下,還是很有效的,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少昊時期基本上沒有發(fā)生過大規(guī)模水患,人們生活還比較安定,共工也因此成了第一代治水英雄。 成了英雄怎么辦? 遠古時期的帝,采用的還是禪讓制。所謂禪讓,無非選擇當時聲望最高,功勞最大的人繼承帝位,而說起功勞,又有誰能比過治水英雄共工,所以,共工也滿以為自己能繼承少昊的位子,然而臨了,大家卻選擇了顓頊。 共工這人雖然勤奮,但為人很偏激,很暴躁,顓頊繼承帝位后,他非常不滿,非常不滿怎么辦?木已成舟,明面上爭已經(jīng)爭不過,于是利令智昏,力勸顓頊遷都位于低洼處的空桑,然后利用治水之便偷偷決堤放水,幾乎將空桑全部淹掉。事情發(fā)生之后,他也因此成為與驩兜、三苗、鯀齊名的四罪,最終被顓頊處死。 共工就這么死掉,而他決堤放水的事卻流傳下來,成了共工怒撞不周山的由來,但不管怎么說,因一時不忿,斷送一世英明,給時人以及后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從這一點上看,將他歸之于四罪,還是恰如其分的,不過四罪之一的鯀,成為惡人,就有點冤枉,到底怎么個冤枉法。咱們下期接著聊。 參考資料:《淮南子》、《列子》、《史記》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