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2日,年度“中國黃河旅游大會”在青海貴德舉行,會上正式推出黃河旅游典型代表“中國黃河50景”,涵蓋黃河沿岸自然風光、歷史遺存及民俗文化。 青海有6處,分別是: 1、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河流的發(fā)源地。 2、貴德高原生態(tài)旅游區(qū),黃河橫貫貴德縣中北部,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稱,錢其琛副總理題詞“天下黃河貴德清”。 3、坎布拉景區(qū),地處青海尖扎縣西北部,為拉脊山支脈,由山地、風蝕殘丘、山間小盆地相間組成,地層構成以紅色砂礫巖為主。 4、龍羊峽景區(qū),地處青海共和縣,分布于黃河上游羊曲電站至拉西瓦水電站之間黃河主河道的兩岸上,核心景區(qū)位于龍羊峽鎮(zhèn)。 5、循化撒拉族綠色家園,地處青海東部,山清水秀,樹木蔽日,有“高原西雙版納”之美稱。 6、喇家國家遺址公園地處青海民和縣官亭鎮(zhèn),是我國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唯一大型災難遺址,被稱為“東方龐貝”。 四川有1個,為九曲黃河第一灣,地處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唐克鎮(zhèn),此處是四川、青海、甘肅三省交界處。 甘肅有5處,分別為: 1、永靖黃河三峽風景區(qū)地處甘肅永靖縣,由炳靈峽、劉家峽、鹽鍋峽組成。 2、景泰黃河石林,地處甘肅白銀市景泰縣,群山環(huán)抱,石林景觀與黃河曲流山水相依,頗具天然大園林神韻。 3、蘭州百里黃河風情線,東起城關區(qū)雁灘,西至西固區(qū)西,以中山橋為中軸,由南、北濱河路組成,依山就勢,被譽為“蘭州外灘”。 4、蘭州夜游黃河大景區(qū),因城市的繁華而造就了黃河兩岸美麗的夜景,因為蘭州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 5、渭河源風景區(qū),地處甘肅定西渭源縣境內,包括蓮峰山、首陽山、天井峽、太白山、雙石門等,自然景觀綺麗,文化積淀豐厚,是隴上生態(tài)旅游勝地。 寧夏有8處,分別為: 1、中衛(wèi)沙坡頭,地處寧夏中衛(wèi)市、騰格里沙漠東南緣,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為一處,具西北風光之雄奇,兼江南景色之秀美。 2、騰格里沙漠濕地金沙島,是一處集沙漠、濕地、湖泊、長城等景觀于一體,融入邊塞文化、大漠文化、軍屯文化的旅游度假景區(qū) 。 3、沙湖風景區(qū),地處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以沙、水、葦、鳥、山為主體,是一處融江南秀色與塞外壯景于一體的“塞上明珠”。 4、青銅峽黃河大峽谷,地處寧夏吳忠市,是黃河上游最后一道峽谷,素有“黃河小三峽”之稱。 5、水洞溝景區(qū),是中國最早發(fā)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fā)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被國家列為“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 6、西夏陵,地處寧夏銀川市。 7、鎮(zhèn)北堡西部影視城,地處寧夏銀川市,是一處以其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間化為特色的影視拍攝景觀基地。 8、賀蘭山巖畫,是古代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黨項等北方少數(shù)民族將其生產(chǎn)、生活場景,鑿刻于賀蘭山的巖石上而形成,體現(xiàn)了當時的審美觀、社會習俗和生活情趣。 內蒙篇有4處,分別為: 1、包頭黃河國家濕地公園,是中國最大的嚴寒高緯度國家濕地公園。 2、達拉特旗響沙灣,地處庫布其沙漠的最東端,是一處集觀光與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特大綜合型的沙漠休閑景區(qū)。 3、黃河河套文化旅游區(qū)濕地公園,地處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一處開放性濕地旅游區(qū)、國家級龍舟賽賽點、國家級水利風景區(qū)。 4、內蒙古黃河灘島,地處內蒙古烏海市,由十多個大小不一的島嶼和夾心灘組成,綠草如茵,樹木參天,猶如黃河錦帶上點綴著的粒粒翡翠。 陜西省有11處分別為: 1、陜西沿黃觀光公路,是一條沿著黃河西岸串聯(lián)陜西4市12縣的、全長800余公里的高顏值公路,可謂是是中國的“1號公路”,它50多景點, 2、黃河壺口瀑布,黃河奔流至此,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 3、黃河乾坤灣,地處山西延川,境內由北而南依次形成漩渦灣、延水灣、伏寺灣、乾坤灣、清水灣五個S形大轉彎,其中以乾坤灣。最為著名。 4、西岳華山 5、佳縣白云山,地處陜西省榆林市佳縣,風光如詩如畫,人文內涵豐富,是全國著名風景名勝區(qū)和道教名山。 6、龍洲丹霞地貌景區(qū),地處陜西榆林市靖邊縣,又稱為波浪谷,由紅砂巖丹霞地貌構成,被譽為“時光的年輪”。 7、神木天臺山,地處陜西榆林市神木縣,據(jù)道光《神木縣志》記載“前有天然獅子石,甘霖地,復有仙橋,絕似天臺,故名?!?/span> 8、司馬遷祠墓-國家文史公園-韓城夜色 司馬遷祠墓建筑群依崖就勢,層遞而上。登其巔,可東望滔滔黃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長城,北觀芝水長流,可謂山環(huán)水抱,氣象萬千。 9、鄭國渠風景區(qū),以鄭國渠悠久的歷史為引領,以巍巍仲山為依托,以悠悠涇水為紐帶,展現(xiàn)古代水利文化、大秦文化、涇河文化等。 10、合陽洽川風景名勝區(qū),地處陜西渭南市合陽縣,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河濱濕地,以溫泉湖泊而著稱。 11、大荔豐圖義倉/同洲湖,地處陜西渭南大荔城區(qū)段,慈禧太后曾御封此倉為“天下第一倉”,與蘇州的“豐備義倉”并重一時,馳名全國。 山西有5處,分別為: 1、黃河大禹渡風景名勝區(qū)地處山西運城芮城縣,依山傍水,環(huán)境優(yōu)美,是一處規(guī)模宏大,結構新穎的集灌溉、旅游為一體的旅游勝地。 2、喬家大院,地處山西晉中市祁縣,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體現(xiàn)了中國清代民居建筑的獨特風格,具有相當高的觀賞、科研和歷史價值。 3、皇城相府,地處山西晉城市陽城縣,是一處建于明清時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原名“中道莊”,后因康熙皇帝兩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 4、永濟鸛雀樓,地處山西永濟市,氣勢宏偉,高大眼闊,登樓有騰空欲飛之感,本是北周時兵家修建的軍事建筑。 5、娘娘灘地處山西河曲縣城,是黃河中的一個“凸”形小島,為塞上有名的小綠洲。雞鳴晉、陜、內蒙古三省。 河南篇有7處,分別為: 1、濟源黃河小三峽景區(qū),群峰競秀、山水交融,是國家水利風景區(qū)、世界地質公園。 2、龍門石窟,地處河南洛陽市,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與莫高窟、云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并稱中國四大石窟。 3、豫西大峽谷,西接陜西,東靠中原,北依太行,南鄰黃河,象一條由西向東延展的飄帶,由大大小小99級瀑布及300多個潭池組成。 4、黃河小浪底,地處河南洛陽市,是黃河最重要的水利樞紐之一。 5、函谷關歷史文化旅游區(qū),地處豫、秦、晉三省交界處的河南三門峽市靈寶境內縣,因老子與《道德經(jīng)》、函谷關而聞名,是一處融軍事文化和老子文化為一體的人文游覽區(qū)。 6、龍?zhí)洞髰{谷,是河南省洛陽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qū),是一條以典型的紅巖嶂谷群地質地貌景觀為主的峽谷景區(qū)。 7、清明上河園,地處河南開封,是一座大型宋代文化實景主題公園。 山東有3處,分別為: 1、黃河口生態(tài)旅游區(qū),地處山東東營黃河入??诘赜?,區(qū)內擁有河海交匯、濕地生態(tài)、石油工業(yè)和濱海灘涂景觀等黃河三角洲獨具特色的生態(tài)旅游資源。 2、濟南百里黃河風景區(qū),以景觀旅游、生態(tài)旅游、文化旅游、運動健身旅游為主體,集工程景觀、水域景觀、生態(tài)景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于一身,為生態(tài)型文化主題園林。 3、黃河三角洲生態(tài)文化旅游島,地處山東濱州無棣縣,四面環(huán)水,風景秀麗,生態(tài)系統(tǒng)獨特,自然資源豐富,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qū)和國家級濕地公園。 |
|
來自: 老劉tdrhg > 《2、江/河/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