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溫度的不斷回升,自然水域中可釣的魚種越來越多,其中就包括了備受釣友青睞的黃尾鲴 相比較其他魚,大家喜歡釣黃尾鲴并非單純?yōu)榱顺?,主要還是想過一過手癮 這種魚拉力大、沖勁足,一來就是一大群,作釣體驗就一個字:爽! 釣黃尾鲴并不難,想要釣好卻不簡單 我看了不少釣友提出的問題,發(fā)現(xiàn)作釣難點主要集中在假信號多、正口少、調(diào)釣問題、餌料搭配等幾個方面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想以這幾點為主要內(nèi)容來談?wù)勛约簩︶烖S尾鲴的看法,希望能給新手一些參考 浮漂的選擇以及釣浮還是釣底問題 關(guān)于黃尾鲴的一些基礎(chǔ)信息我就不做介紹了,對作釣沒有多大幫助,而且網(wǎng)上隨便一搜就能找到,幾個比較重要的生活習(xí)性包括體型特征下面會談到的 黃尾鲴既可以底釣也可以浮釣,具體的選擇依天氣、魚情而定 個人認為釣底是一種比較保守的釣法,上魚慢但穩(wěn)定,偏向于“防守”。 如果初到一個地方或者黃尾比較少,我肯定先選擇釣底探魚情,就算黃尾不吃還可以兼釣其他底層魚 釣底時浮漂可以選擇長尾的棗核漂,這種漂型在翻身以后到位比較慢,好處是可以吸引遠處魚的注意,并且有利于接口 因為黃尾的嘴巴很小,并且是朝下的,所以為了它能夠更好的吃餌,也為了降低空桿率,咱們最好選擇釣鈍的方法 比如調(diào)0釣2(調(diào)平水釣二目),或者調(diào)1釣2釣3都可以 要是一直逮不住口,浮漂就一直往上推,讓子線逐漸彎曲,這樣既能過濾“垃圾信號”又能讓魚兒更好入口 什么時候可以釣浮了(釣離底) 1、剛開始是底釣,隨著拋竿頻率的增加餌料會水中形成一個霧化區(qū)把大群黃尾招過來 魚一多就會發(fā)生搶食、離底接口,這時我們可以釣離底10公分左右(具體離底多少沒有定論,需要多嘗試) 2、非常了解某一個釣點的魚情,以小體型魚為目的,可以下桿就直接采用釣浮,利用高頻率的抽桿霧化將魚群誘過來 需要注意的是: 雖然采用了釣浮,但浮漂也不能調(diào)的過高,我見到一些釣友在釣黃尾時經(jīng)常將浮漂調(diào)的很高比如六七目,然后餌料比重很大能壓下去四五目,也就是成了調(diào)六七釣一二 浮漂調(diào)的越高、餌料越重魚吃起來就越不方便,因為上牽力大了以后,餌料只要稍一霧化,浮漂就會快速往上浮,可能魚剛要吞餌,浮漂就把鉤拉上去了 我的建議是,浮漂盡可能還是調(diào)低,然后通過加狀態(tài)餌把餌料總體的比重給減下來 這樣一來餌料壓下浮漂的目數(shù)就少,反過來當餌料化完以后浮漂也不會很快將鉤子從魚嘴身邊帶離 打窩料和餌料配方 打窩用菜籽餅、花生枯、酒米、小雞飼料,以上四種可以單用也可以混用,效果算不上多牛X但大體上過得去 餌料配方我是覺得真不重要,隨便什么餌料都會吃的,如果你一定要我拎兩個重點出來,我認為 1、餌料狀態(tài)要好,細膩一些便于入口。 比如四號+六號就可以,喜歡用藍鯽等大片狀餌料的,除非是釣大黃尾,否則最好過一下篩子或粉碎,當然了你如果不想那么講究也完全可以 2、腥。 總體來說黃尾還是偏腥的,如果你的配方誘惑力不夠強可以試著加一點蝦粉或赤尾青。 另外黃尾多以植物碎屑、藻類青苔為食,所以餌料里加一點藻元素挺好 像四號+六號+藻元素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廣譜的配方,剛開春的時候我還寫過文章呢,只不過當時是用于釣鯽魚而已 線組搭配和鉤子 黃尾的沖擊力比較大,為了保險起見可以用稍大一些的線組,主線可以用到1、2號,子線0.8、1.0甚至1.5 如果想更有“玩味”、更刺激,也可以使用小號線組,例如0.8+0.4、0.6+0.3,但這樣的搭配必然要配合軟桿,同時上魚的速度也快不了了 至于鉤子,我認為小一點還是占優(yōu)勢 以袖鉤為例,小黃尾用2號多一些,半斤以上的就得用到3號,個頭太大或者魚鉤質(zhì)量太差,建議選擇鉤條較粗的新關(guān)東或伊豆 實際上對于黃尾來講還是比較考驗鉤子質(zhì)量的,若質(zhì)量不過關(guān)拉直拉斷的概率非常大,如果你換大鉤又會影響入口性,畢竟魚嘴就這么點大 以上是我個人對黃尾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夠給新手一些幫助吧, 如果有不足之處或錯誤,也請釣友們多多指教,在下方留言說出你對釣黃尾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