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需要呼吸新鮮的空氣,在家的時候也一樣,并不是待在家空氣就是最好的,適當?shù)拈_窗通風是很有必要的。那么什么時候開窗最適宜呢?寒冷的冬季什么時候最好呢?告訴你幾個開窗的誤區(qū)~ 一、一天中什么時候開窗通風最好?這些不同場景下需要開窗 被子潮 螨蟲喜歡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被子就是它最愛的家。被子會沾上人體的汗液,有些微微發(fā)潮,此時的溫度、濕度最適宜螨蟲存活。在南方,空氣濕度大,被子發(fā)潮的情況則更為常見。開窗通風是保證被子干燥的好方法。起床后,不要著急疊被子,最好把被子反過來鋪平,然后打開窗戶,讓被子也透透氣,促進被子中的水汽蒸發(fā),避免螨蟲和霉菌滋生。 早起后 睡覺時室內(nèi)空間往往比較封閉,經(jīng)過一整夜的呼吸吐納,臥室中的空氣往往有些糟糕,不但積累了很多二氧化碳,氧氣變得十分稀薄,整理被褥時,塵螨、皮屑等細小的污染物還會漂浮在空中。此時,開窗通風尤為重要。但開窗的時間不宜太早,尤其在城市里,早晨6、7點空氣中的污染物濃度仍較高,最好等到沉積在地面的污濁空氣升空后再開窗換氣,可以在早上8點左右開窗,此時氣溫升高,空氣質(zhì)量也變得稍好。需要提醒的是,心血管病患者極易受到冷空氣等刺激而發(fā)病,因此,起床后一定要多穿些衣服,適應(yīng)溫度以后再開窗。 做飯時 煎炒烹炸等中式烹調(diào)方法會產(chǎn)生大量油煙,食材在高溫下?lián)]發(fā)出很多有害物質(zhì),對鼻、眼、咽喉黏膜有強烈的刺激性,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氣管炎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而且煤氣、天然氣燃燒時可能釋放出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因此,做飯時不僅要打開抽油煙機,還要開窗通風,最好讓空氣產(chǎn)生對流,做飯后也要繼續(xù)開窗通風至少10分鐘,避免油煙沉積在家中。抽油煙機要早開晚關(guān),即在炒菜前就打開,炒菜結(jié)束后再開5分鐘。 洗完澡 洗澡后衛(wèi)生間里水汽凝結(jié),濕度很大,必須及時通風干燥,否則極易產(chǎn)生大量霉菌,威脅健康。如果衛(wèi)生間有窗戶,就要在洗澡后及時開窗,并打開衛(wèi)生間門,保證空氣對流;如果沒有窗戶,一定要安裝一個功率大、性能好的排氣扇。 掃除時 打掃房間時,是室內(nèi)空氣中污染物最密集的時刻。當你清潔沙發(fā)、床墊或地毯時,其間隱藏的大量細菌、塵螨、皮屑便會漂浮在空中,使用吸塵器時污染物也會被揚起。此時最好戴上口罩,并保證開窗通風,以免吸入細小顆粒物。掃除時最好先進行濕法清潔,比如先用濕抹布擦拭桌面、柜面,以減少空氣中的漂浮物。 睡覺前 每天晚上睡前半小時可以開窗通風15分鐘,最好能保持空氣對流,不但能避開日間汽車尾氣、工廠生產(chǎn)的空氣污染,還可以增加空氣中的氧氣,利于睡眠。開窗時,老人小孩盡量少在窗邊活動。睡覺時,臥室門窗也不要緊閉,以免缺氧影響睡眠,可以將門或窗打開一個小縫,讓新鮮空氣進入臥室。如果窗戶對著頭部,最好使用窗簾等進行遮擋,避免直吹。 裝修后 甲醛是室內(nèi)污染的頭號殺手。裝修后,衣柜、櫥柜等使用板材較多的部位,會持續(xù)幾十年向室內(nèi)釋放甲醛等污染物。如果家里柜子有異味,可以在白天外出時,把衣柜、櫥柜、書柜、抽屜等都打開,同時把窗戶打開一個小縫,讓污染物充分釋放出來。如果覺得室內(nèi)污染較嚴重,可以同時敞開廚衛(wèi)門,打開換氣扇、抽油煙機或空調(diào)的換氣功能,加速污染物擴散。 冬天開窗通風什么時間最好?上午10點至下午3點開窗最佳 冬天開窗通風時間可能很多人習慣一大早上班前開窗和晚上回來開會窗,其實,城市里兩個空氣污染高峰一般在日出前后和傍晚,所以這兩個時間反而是最不宜開窗的。早上10點前,太陽還沒有進行光合作用,下午3、4點后太陽下山了,是空氣污染嚴重的時候。而兩個相對的空氣清潔時段是上午10時和下午3時前后,建議在這個時間段多開窗。 冬天一天開幾次窗一般情況下,建議早中晚分別開3次窗,每次通風20分鐘左右,這樣就能保持室內(nèi)的空氣新鮮了。以100立方米的空間為例,在無風情況下,約11分鐘就可使空氣交換一遍。 開窗次數(shù)并非越多越好一個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小時要呼出22升二氧化碳,弱通風不良,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會集聚在室內(nèi)。開窗通風可使人獲得較多的'空氣維生素',也就是負離子,能增加人的壽命。但是,開窗次數(shù)并非越多越好,一天開窗通風3次即可,每次不少于15分鐘,基本就能夠維持室內(nèi)空氣的新鮮了。 三、開窗誤區(qū),你中招了嗎? 誤區(qū)1:早晚開窗。正確做法:上午10點和下午三點為最佳開窗通風時間。很多人習慣早晨起床開窗和晚上回來開窗,據(jù)研究測試,城市里兩個空氣污染高峰一般在日出前后和傍晚,此時是最不宜開窗的時間。而兩個相對的空氣清潔時段是上午10時和下午3時前后,建議大家在此時間段多開窗。 誤區(qū)2:嫌冷不開窗。正確做法:再冷也要開窗通風換氣。一個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小時要呼出22升二氧化碳,如果通風不良,這些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會集聚在室內(nèi)。開窗通風可以使人獲得較多的'空氣維生素',也就是負離子,能增加人的壽命。開窗次數(shù)并非越多越好,一天開窗通風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鐘,基本就能夠維持室內(nèi)空氣的新鮮了。 ![]() 誤區(qū)3:廚房炒菜時才開窗。正確做法:只要用爐灶,就應(yīng)該開窗通風?,F(xiàn)在幾乎每家都用油煙機,但有些朋友只在炒菜時用油煙機和開窗,而在燒水燉湯時卻不用油煙機、也不去開窗。其實即使僅僅是燒水,燃氣的廢氣也很容易在廚房聚集并擴散到客廳和臥房。因此在使用燃氣時,無論烹飪什么都要開窗或用油煙機。 誤區(qū)4:冬季睡覺時不能開窗。正確做法:一年四季睡覺都應(yīng)該保持通風。冬季可以留一條小縫。冬天睡覺時,很多人總喜歡關(guān)門閉窗,以免受寒著涼。實際上,冬季睡覺時窗戶盡量開條縫,保證一定的有氧呼吸。但要避免對流風,不要讓風直接吹到身上。生病或遇到大風、大雨等極端天氣不宜開窗。 誤區(qū)5:霧霾天不能開窗。正確做法:霧霾天也要定時開窗通風。遇到霧霾非常嚴重的時間,需減少開窗時間。最好在有紗窗的情況下,窗戶開小一點,并使用加濕器、濕化噴霧,或在暖氣上放一盆水,以增加空氣濕度,讓灰塵和微生物都沉下去。 ![]() 誤區(qū)6:有空氣凈化器就沒事了。正確做法:自然通風才是王道。目前,市面上一般的空氣凈化器只能除塵、除油煙和異味,稍微好一點的能夠殺滅細菌和病毒。然而,長時間在封閉空間使用空氣凈化器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當空氣質(zhì)量好轉(zhuǎn),就沒必要長時間開啟空氣凈化器,應(yīng)以自然通風為最優(yōu)選擇。 |
|
來自: 雨林修養(yǎng)館 > 《生活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