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可能是技術(shù)指標(biāo)里面用的最多的,被稱為指標(biāo)之王,要想知道MACD的秘訣,必須首先要知道MACD指標(biāo)的原理,那么MACD指標(biāo)的原理是什么? MACD指標(biāo)含義 MACD名字含義,MA是移動平均線,C是收盤價,D是兩個計算數(shù)值,一個是DIF一個是DEA。MACD有兩條平滑的曲線,和一個以零軸為標(biāo)準(zhǔn)的柱狀線,叫做BAR。 MACD 指標(biāo)原理 先看一下指標(biāo)代碼: 函數(shù)里用到一個EMA函數(shù),叫指數(shù)移動平均,要想理解EMA,需要先理解MA。 MA,簡單移動平均線,就是我們經(jīng)常使用的均線,5日均線MA(5)、10日均線MA(10), 30日均線MA(30)。 比如10日均線,就是將10天的收盤價格相加,然后除以10,得到一個平均價格。將每天的平均價格連成一條線,就叫做10日移動均線。 EMA 全稱“EXPMA” MA平均線是所有周期之內(nèi)的收盤價格相加,除以周期數(shù),得到的算術(shù)平均值,而EMA是加權(quán)平均。什么是加權(quán)平均,就是離現(xiàn)在越近的價格,對現(xiàn)在的影響越大,而離著越遠(yuǎn),影響越小。所以給每一天的收盤價格授予一個權(quán)重數(shù)值。EMA的算法就是近期收盤價格權(quán)重高,對得到的平均值影響大,而遠(yuǎn)期的影響小。由于EMA近期收盤價比重大,因此EMA比MA更加靈敏。 MACD三要素:DIF、DEA、BAR DIF=EMA(CLOSE,SHORT)-EMA(CLOSE,LONG); DIF是兩條平均線的差,短期均線為12天線,長期均線為26天線。 EMA(close,12)表示最近12天的平均價格,EMA(close,26)表示最近26天的平均價格。 DIF= EMA(close,12)- EMA(close,26)。 根據(jù)DIF的計算公式,我們可以得到下面兩條規(guī)律: DIF從下降開始拐頭向上,說明短期12天平均價格下降速度開始小于長期26天平均價格下降速度,證明短期開始形成強勢(下跌開始趨緩或者上漲)。 DIF從上升開始拐頭向下,說明短期12天平均價格上升速度開始小于長期26天平均價格上升速度,證明短期開始形成弱勢(上升趨緩或者下降)。 DEA=EMA(DIF,MID); MACD=(DIF-DEA)*2,COLORSTICK; DEA就是DIF的9日移動平均線(MA),相當(dāng)于對DEA進(jìn)行了一次平滑。 BAR就是DIF與DEA相減的差,由于這兩個數(shù)值差比較小,乘以2是為了讓指標(biāo)看起來更清楚。 DIF與自己的移動平均線DEA的差距的大小,就是BAR 當(dāng)DIF高于DEA的時候(金叉),BAR就從0軸開始,形成0軸之上的柱狀,DIF越高于DEA,BAR的柱越高。而DIF開始形成趨勢轉(zhuǎn)折,靠近DEA的時候,BAR柱就越短。 當(dāng)DIF低于DEA的時候(死叉),BAR就從0軸開始,形成0軸之下的柱狀,DIF越低于DEA,BAR的柱越低。而DIF開始形成趨勢轉(zhuǎn)折,靠近DEA的時候,BAR柱就越短。 上面的結(jié)論不知道大家是否能理解,簡單一點理解,DEA是平均值,當(dāng)DIF大于平均值的時候,是強勢,小于平均值的時候是弱勢。 理解了指標(biāo)原理,后面接下去我們看使用方法。 MACD傳統(tǒng)使用方法 大部分指標(biāo)使用方法就三種類型:
MACD傳統(tǒng)使用方法
2、賣出信號 2017年9月7號,DIF開始拐頭向下,BAR(紅柱)開始縮短,趨勢開始走弱,應(yīng)該關(guān)注,9月13號出現(xiàn)死叉,是買出信號。 從上面兩張圖,我們可以看到,macd 比同周期的均線要靈敏。 3、零軸定強弱 零軸之下是弱勢反彈,零軸之上是強勢主升。 這個什么意思,很多個人投資者是不理解原理的,看公式 DIF= EMA(close,12)- EMA(close,26)。 零軸之下,代表EMA(close,12)< EMA(close,26),代表EMA(close,12)沒有金叉EMA(close,26),還是空頭排列,這個可以理解為小周期開始走強,但大周期還沒有走強。 零軸之上,代表EMA(close,12)> EMA(close,26),代表EMA(close,12)已經(jīng)金叉EMA(close,26)是多頭排列,這個可以理解為小周期和大周期同時走強。 4、背離 總結(jié): 1、MACD 比同周期的均線要靈敏。 2、零軸之下是弱勢(macd的兩條均線空頭排列),零軸之上是強勢(macd的兩條均線多頭排列)。 3、背離的原理是最近的下跌速度(或者上漲速度)慢于先前的下跌速度(或者上漲速度),只能說明下跌變緩了(或者上漲變緩了)。 4、從背離的原理,可以看出,背離不是見頂或者見底的充分必要條件,所以背離只是一種現(xiàn)象,例如背離后還有背離。背離并不能確認(rèn)是否能形成頂?shù)?,頂部和底部也不一定需要背離,并沒有什么神奇之處。 關(guān)注我們,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提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