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一個人如果不會說話,不僅會得罪別人,更會把自己給坑了。我們且來看一位極品奇葩是如何因為一句話把自己給坑了的典故。 一 話說那日“青面獸”楊志在京師盤桓數(shù)日,實在捉襟見肘,生計再無著落,一分錢足足能逼死好漢哥。楊志實在沒辦法,只好拿著自己心愛的寶刀去街上變賣,為了生活。 卻不想,一個人倒霉時,喝水都塞牙。剛到街上,他把寶刀插上草準(zhǔn)備變賣時。迎面來了個潑皮無賴,人送外號:沒毛大蟲牛二。 這牛二在街上橫行慣了,見到楊志這樣的窮光蛋,就更加蠻橫了。只見他試看了寶刀之后,就想學(xué)宋小寶吃面條,耍賴要白得這把寶刀。 楊志雖然耿直,卻并不傻,自然不干。那潑皮竟然鉆到了楊志的懷里,一邊搶奪,一邊耍賴的說道: “你不給刀,那剁我一刀。你是好漢,有本事你來???” 楊志一聽,這世上居然有此等好事,于是滿足了牛二的要求,“一時性起,連搠兩刀”。 牛二,卒。 二 古人言:語之弊,由人取舍也。 啥意思呢?說話會給人帶來禍患,全是因為言不由心,不懂取舍。且不說牛二如何潑皮無賴,他正是因為自己一句話激怒了楊志,斷送了卿卿性命。牛二肯定不知道這個世界上,語言最容易刺激人的情緒。 牛二還是江湖經(jīng)驗不足,不會說話把自己給坑了。我們今天就來聊聊說話的幾個智慧。 三 阿信的主業(yè)是讀鬼谷子的,自然先要拿出鬼谷子的論點,比如子就曾經(jīng)曰過:見其謀事,知其志意。 我們可以根據(jù)一個人的說話與謀略的行為去判斷對方的真實想法。 對此,晏殊是認(rèn)可的,比如他說:見言見志,其行亦斷也。如果我們學(xué)會聽話聽音,其行為也就可以判斷了。 什么樣的人說什么樣的話,做什么樣的事。 四 阿信列舉了幾種說話處世的方法,或許能對你有所幫助。 1、 貴者宜謙不宜傲。一個人如果有錢了,不要仗勢欺人,目中無人。如果太過傲慢,那么財富也不會長久。就如那牛二的杯具根源不在于他是個無賴,而在于他的傲慢,看不起比自己還貧窮的楊志,最終落得個悲劇下場。作死的方法有很多種,楊二選擇了最要命的傲慢。所以如果有錢了,千萬別高調(diào),更別傲慢。否則自然會有人把你的財富收走。 反之,應(yīng)該怎么做呢?應(yīng)該謙遜些,與人為善,說到底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我們自己。只可惜,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牛二,如何能懂這個道理? 2、 卑者宜恭不宜放。這句話是說給小人物的。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如果是小人物,那么最好能夠能夠?qū)W會恭順,講規(guī)矩。這句話有些扎心,實際上就是要學(xué)會服從。 相信有朋友會說了,不能夠啊,憑什么啊。原因也是扎心的,就因為我們是小人物,所以暫時的隱忍和忍耐是必須的。鬼谷子說:世無可抵,則深隱以待時。啥意思呢?時機還沒到,就老老實實的練本事,等機會。就如那牛二,沒多大本事,還氣焰囂張,結(jié)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有多大本事,說多大話。 3、人無信,則言勿聽。這句話比較好理解,如果一個人不講信用,那么他將會失去別人的信任。同樣如果你的身邊有人不講信用,那么他講的話再動聽,你也就左耳聽右耳出好了。 如果聽信了會怎么辦呢? 或許會把自己活成一個真正的杯具吧。 4、不知機而無泄,大安也。有時候一個人的為人處世,妙就妙在難得糊涂四個字。我們普通的小人物,做好自己分內(nèi)的事情就好了。千萬不要去扮演“好事者”,什么事情都想打聽,什么事情都想知道。結(jié)果,知道的越多,反而對自己越不利。 一個人要想平平安寧,不僅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亂說,還要管住自己的耳朵不亂打聽。 5、不避親而密疏,大患也。很多時候,人們往往會過高看待自己的關(guān)系,過分的相信他人。所以當(dāng)著外人的面能夠做到謹(jǐn)言慎行,但是一到跟自己關(guān)系好的人面前,就開始肆無忌憚,掏心掏肺了。 有時候能夠傷害你的,恰巧是你最親近的人。所以古人說,說話如果不講場合,不回避親疏關(guān)系而講實話,結(jié)果往往受制于人。 見什么人,說什么話,切記。 今天跟大家分享了五個說話處世的潛規(guī)則,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那么問題來了,在過去的時光中,你中槍了幾條?是否因為不會處世,而誤人誤己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