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基于功利原則和實用主義,這是灰度哲學(xué)的又一特性。 華為在國際競爭中奉行“永不結(jié)盟”戰(zhàn)略,同時也廣泛開展“合縱連橫”。 過去多少年美國思科公司總在打壓華為,這兩家會是永恒的對手嗎?難說。 也許幾年后、十幾年后它們會完全走到一起。 理想主義是旗幟,實用主義為綱領(lǐng),拿來主義為原則,這是任正非管理哲學(xué)與華為文化的源與流,但還得加上一句:漸進性與實驗主義。 有宏大的夢想,這是讓斗牛士和牛們血脈賁張的那面紅色的旗子。 但無論誰要取勝,都需要設(shè)計感、進攻性、狼狽性,同時還要冒險實驗、一寸一寸地逼近目標,企圖一招、幾招或幾個回合完勝的想法都是危險的。 這需要組織領(lǐng)袖和整個團隊極大的忍耐精神。 灰度理論不可泛用、濫用。 任正非主張只在高中級干部中進行學(xué)習(xí),基層員工學(xué)不學(xué)不重要,因為他們可能會學(xué)偏。 在組織體系中越朝上越要講灰度,越朝下越要講黑白分明,規(guī)則清晰; 研發(fā)文化必須堅持“工程師思維”,不允許任何的模糊與中庸; 尤其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斗”的核心價值觀,更容不得任何的扭曲與變形。 至于坊間對灰度的庸俗化理解,諸如“打擦邊球”“世故圓通的處人術(shù)”等,顯然與“狼性文化”的被誤讀一樣,被嚴重曲解了。 三、任正非經(jīng)典語錄 1、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勝利之本。 2、我們呼喚英雄,不讓雷鋒吃虧。雷鋒精神與英雄行為的核心本質(zhì)就是奮斗和奉獻。 3、在華為,一絲不茍地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奉獻,就是英雄行為,就是雷鋒精神。 4、10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么榮譽感、自豪感,心中只有危機感。 5、也許正是因為這樣,華為才存活了10年。我們大家要一起來想,怎樣才能活下去,這樣也許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6、失敗的這一天是一定會到來的,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從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guī)律。 7、什么叫成功?是像日本企業(yè)那樣,經(jīng)九死一生還能好好地活著,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8、我覺得華為沒有成功,只是在成長。 9、誰來呼喚炮火?應(yīng)該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決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