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版 圖文版 虢國夫人游春圖 (宋摹本) 絹本設(shè)色 | 張萱 | 遼寧博物館 唐朝是仕女畫的鼎盛時期 在顧愷之的六朝時期 人們崇尚的女性美是“秀骨清相” △ 顧愷之 | 洛神賦圖(人物) 而到了唐代 則以胖為美 崇尚“雍容豐腴” 唐朝是仕女畫的鼎盛時期 《虢國夫人游春圖》 是唐代畫家張萱的代表作 張萱 虢國夫人是貴妃楊玉環(huán)的三姐 因為楊貴妃受到唐玄宗的寵愛 姐姐也跟著沾了光 畫中表現(xiàn)的 就是她及眷從盛裝騎馬游春的情景 圖中 夫人臉龐豐潤 風姿綽約 而紅裙、青襖、白巾、綠鞍 及鞍上的金銀繡織 盡顯畫中人的顯赫身份 這幅畫的內(nèi)容 用杜甫《麗人行》里的詩句 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三月三日天氣新 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tài)濃意遠淑且真 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 蹙金孔雀銀麒麟 “游春圖” 張萱只畫了人物 完全沒有交代田園郊野的環(huán)境 但風和日麗的春天氣息撲面而來 但是畫中究竟誰才是虢國夫人? 有人認為右邊的貴婦是虢國夫人 因為她居于畫面視點的中心 也有人認為是左邊的那位 因為此貴婦沒有涂抹脂粉 與唐代詩人描寫的虢國夫人 “卻嫌脂粉無顏色,淡掃峨眉朝至尊”的風格相吻合 還有人認為 畫面中行進在第一位的才是虢國夫人 因為虢國夫人非常喜歡女扮男裝 而且其個性張揚 常一馬當先 率眾前行 沈從文先生對此爭議的論述是 “各有所見,難得定論”
|
|
來自: Michael430 > 《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