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年輕人,已經對愛情不抱幻想了?!?/p> 本以為只是句調侃,卻沒想被現(xiàn)實狠狠打了臉。 3月19日,統(tǒng)計局和民政局發(fā)布數(shù)據(jù):2018年全國結婚率創(chuàng)6年來新低。 東北三省的離婚/結婚比,更是占據(jù)前四名中的三個席位,離婚/結婚比都超過了50%。 位居第一的黑龍江省結婚人數(shù)27萬人,離婚人數(shù)達到了17萬人…… 東北人占據(jù)榜單前列,其他省的數(shù)據(jù)比也不低。 結婚率下降,離婚率上升,《2017年社會服務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中,紅藍兩條線的波動就已成趨勢。 到2015年,兩條線更是交叉漸遠。 民政部發(fā)布的截止2017的全國范圍內結婚率和離婚率數(shù)據(jù) / 2017年社會服務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 不怪社會學家感嘆,婚姻正在終結。 1 關系破裂 多數(shù)發(fā)生在婚后2-7年 “愛情是理想,婚姻是現(xiàn)實?!爆F(xiàn)代社會中,相伴到老的婚姻似乎越來越難見。 2018年離婚960.3萬對,相比前一年增長3.28%; 結婚人數(shù)呢?去年登記人數(shù)為2617.1萬對,相比前一年下降了4.02%。 司法大數(shù)據(jù)研究院發(fā)布的一份專題報告,對各類離婚糾紛案件的特征,做出了統(tǒng)計。 結果顯示,夫妻婚后的2-7年為婚姻破裂的高發(fā)期。 而導致婚姻破裂的原因五花八門: 其中近80%是由于感情不和,此外還有家庭暴力、離家不歸、不良惡習…… 離婚的提出者多為女性,在全國離婚糾紛一審審結案件中,73.4%的案件原告為女性。 帶著幸福和滿足步入婚姻時,很少有人能想象到,婚姻最終會變成什么樣子: 一生舉案齊眉,是鳳毛麟角;磕磕絆絆中漸漸磨合走完一生,是幸運; 因為各種原因感情難以維系,和平分手,也還算體面; 還有一些人,婚姻走到終點時,露出的“丑惡嘴臉”,讓人震驚。 現(xiàn)實中,因為離婚分財產,鬧上新聞的也不在少數(shù)。 有人在網上吐槽:“結婚前兩人不分你我,彼此只有滿滿的愛和信任。 離婚時,卻像是撕開了最后一層面具,表情猙獰地挑選最刻薄的話語來刺傷對方,只剩下恨意和厭惡?!?/strong> 兩個人之間劍拔弩張,兩個家庭往往也要拼個“你死我活”…… 陷入愛情的人總相信自己會一直被愛,可僅憑最初的愛情維系婚姻,很難走遠。 2 婚姻不止與愛有關 錢和三觀同樣重要 那為什么結婚率越來越低? 意大利帕維亞大學一項研究顯示: 剛剛墜入愛河中的男女大腦會發(fā)出指令,使人體分泌出一種可稱為“愛情荷爾蒙”的物質,會讓戀愛中的人感到興奮與留戀。 遺憾的是,這種興奮僅僅能夠維持大約一年時間。 當愛情荷爾蒙逐漸消退后,浪漫的愛情最終都會轉變成一種基于責任的感情。 可往往就在這種情感的轉換與摩擦中,很多人選擇了分開。 年輕可以有情飲水飽,婚后卻不能敗給“沒錢”。 不是宣揚拜金和愛慕虛榮,而是生活從來不是童話。 沒有物質做基礎的愛情,很容易就被現(xiàn)實扒個精光。 因為沒錢,會為“憑什么要忍受這樣的生活”不值。 生活不會對任何人網開一面。 心理學研究指出,夫妻兩人經濟上的不平等,常常會造成性格上的自卑、敏感,進而影響一段關系的穩(wěn)定。 愛情可以不分貧富貴賤,但穩(wěn)定的婚姻,一定需要一種勢均力敵的平衡。 所以現(xiàn)在的年輕人依然渴望愛情,卻不敢輕易踏進婚姻。 3 尚未有足夠的信心 還沒做好“妥協(xié)”的準備 《婚姻與家庭》雜志曾經針對60、70、80后三代夫妻,做了主題為“最影響夫妻感情的那些瑣事”的調查。 結果顯示,近70%的夫妻認為,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一開始并不會影響夫妻感情,時間久了,就會心生厭煩。 男人認為,最影響夫妻感情的五件瑣事依次為: “經常指揮男人干這干那”、“對錢管的太嚴”、“過于追求浪漫”、“不注重個人形象”、“購物狂”。 女人認為,最影響夫妻感情的五件瑣事依次為: “我說話他完全聽不見”、“缺乏浪漫”、“不注重形象”、“抽煙喝酒”、“不著家”。 那些不算事兒的事,經年累月之后,成了壓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這些,是一個人獨處時,不會遇到的矛盾。 “現(xiàn)在的一代人對自我實現(xiàn)和幸福的渴望更加強烈,即便這可能意味著孤獨”,韓國一個致力于單身生活方式的網站創(chuàng)辦人如此說。 如果說愛情的底線是張雨綺的“我不怕失去你”。 那結婚的底線,可能是我已經做好了準備,有了足夠的勇氣。 |
|
來自: 麥儂1 > 《自媒體 婚戀訪談話題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