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用光芒的梳子,細心梳理出煙柳的溫柔與嫵媚,暖暖的陽光從臂彎濾出風(fēng)情萬種,迷惑了穿云的燕子,迷惑了水里的游魚,迷惑了春水上那對毛眼眼的鴨子。柳是召喚春風(fēng)的信使嗎?是的。那人算得上春天的信使嗎?這真的說不好。人對春天的理解沒有物對春天的理解真誠、敏感、透徹,因為物無私心,情感發(fā)自本能。人呢?居心叵測,情感發(fā)自主觀。 江南的春天,是多情的季節(jié)。雨傘是情的見證。朦朦朧朧的雨天,煙云纏綿著青山。白色的云煙是白蛇娘子,繚繞著青山,像蘇堤,撫摸著他的臉龐,青山已青翠欲滴。脈脈地凝視,深深地吻別,像油傘,遮雨在斷橋邊。就連南宋的志南和尚也寫下:'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讀過不少關(guān)于描寫春天的詩句,印象深刻、頗有感觸的應(yīng)是《溫庭筠》的'寶函細雀金鸂鶒,沉香閣上吳山碧,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一股幽怨的春愁,踽踽獨行在心中,記憶中風(fēng)景如畫,如今只有愛如花香殘留指尖,像夢一般凄婉迷茫。 煙雨過江南,柳絲千萬結(jié),風(fēng)起花如雪。自古多情恨春暮,哪堪落花殤。風(fēng),把往事一點點吹傷。絮,將眼淚一滴一滴凝霜。俗世多離別,塵緣費思量。涼風(fēng)透軒窗,心影對彷徨,燭影濕眸光。人影淡月淺相望。煙柳深處,小橋流水淺,竹影花香融。煙水三千天涯路,明月依舊照古城。 生活,淺淺喜,靜靜愛。一徑花香,濃情幾許。雨后,春風(fēng)陣陣,情思悠悠,杏花搖曳生姿,花香陣陣襲來人間三月,芳菲無數(sh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