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蘭是賈珠的遺腹子,在紅樓夢中,關(guān)于這個孩子的筆墨,少得可憐。 一、陰陽兩隔,牛心古怪 黛玉初入賈府,需要與眾人相見,在介紹李紈的時候,賈母是這么說的?!斑@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婦珠大嫂子?!?/p> 先,代表故去,陰陽相隔。 簡簡單單一個字,便道盡了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蒼涼。 而賈珠的死,仿佛成了賈府眾人的心病,連帶著賈蘭,都極少有人想起。 元宵節(jié)是團聚的節(jié)日,一家人圍在火爐旁邊猜燈謎,甚至連親戚家的寶釵湘云都在,其樂融融??烧娴臎]有少了誰嗎? 還是賈政看著賈母寵愛孫子,忽然想起了自己似乎也有個孫子,才忽然問了一句:“怎么不見蘭哥?”這句話問出口的時候,眾人才發(fā)覺,作為賈政嫡長孫的賈蘭不在現(xiàn)場。 “才”,這個字可以看得出來,賈蘭在賈府被眾人忽略,不是這偶然的一次,而是習以為常。 這個時候的寶玉也才十幾歲,而賈蘭,真的還只是個孩子啊。 李紈不甚在意,只說:因為沒人去叫他,所以他不肯來。而眾人聽了,便笑著說賈蘭“天生的牛心古怪”。 可真的是他天生的牛心古怪嗎? 這樣敏感的性子,與寶玉的肆意妄為,是否又是鮮明的對比。 二、缺少了父愛的孩子,只能用倔強來隱藏渴望 這個孩子一出生便沒有了父親,母親因為守寡而“槁木死灰”,所住自處自然聽不見多少的笑聲。所以在大觀園里,怡紅院永遠是歡樂的,而稻香村里卻極其冷清。 但孩子對于熱鬧所在必然有種天生的向往,可賈蘭確實賈府這一輩里最懂事的那個。永遠好好讀書寫字,永遠小心謹慎,永遠守護著自己那顆敏感的自尊心。 一直被漠視,便用不在意的倔強來隱藏自己的受傷。 你們都不來叫我,那家宴,我也便不在參加了。 這何嘗不是一個孩子,敏感謹慎地表達自己的渴望,想要在眾人心中有那么一點點的存在感,而不是一直被漠視。 這個時候的賈蘭,真的還是小孩子,所以才會做出這樣孩子氣的舉動。 而幾年后的中秋節(jié),賈蘭變了。 他似乎懂得了如何才能討大人的歡心,開始主動寫一些詩來博得賈政的贊揚。 這個孩子,一輩子都在渴求家人的注意和重視,時時刻刻都繃著神經(jīng)在表現(xiàn),生怕被別人忽視。而這些種種,都是因為失去了父親,所以失去了信心。 賈蘭最后的金榜題名,也有那么一點點的可能。 他想要功成名就,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和這個家庭建立強有力的紐扣,才不會患得患失,小心謹慎到哪怕是個尋常的家宴,也要極力表現(xiàn)才華。 三、在愛里長大,才會無所顧忌地歡笑 賈珠的才華和懂事,外加嫡長子的身份,若是他還活著,他的兒子,哪個都會哄著寵著。 在愛里長大的孩子,性子可能便會如寶玉那般,肆意瀟灑,急切從容。他也可以盼著開席,吃道好吃的豆皮包子也會想著給喜愛的丫鬟留著。 他的身上,也會長久留存那種無所顧忌的歡樂,而這,才是一個孩子應(yīng)有的模樣。 而賈珠才貌雙全,他養(yǎng)出來的孩子,必然玉樹臨風,溫文爾雅。 這個小家庭,本應(yīng)該是賈府最幸福的所在。李紈溫柔賢惠,兒子聰明懂事,可因為賈珠的早逝,一切都成了悲哀。 稻香村成了大觀園里最死寂的所在,賈蘭在這里長大,他渴望怡紅院的歡笑,所以拼盡力氣去讀書,只想從這樣的泥潭里面將自己救贖。 但救贖,又何嘗容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