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27課,講三個漢字,分別是半、胖、叛。都屬《說文解字》540部中的“半”部漢字,半部也總共也只有這三個漢字。 1、半。“半”部的部首漢字,現(xiàn)代漢語常用漢字,半有兩個讀音: (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biāo)注了一個讀音bàn。這也是現(xiàn)代漢語最常用的讀音《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物中分也。從八,從牛。牛為物大,可以分也?!边@回許慎講得清楚,“半”是個會意字,八是表示分別、部分的意思。牛代指比較大的事物,凡是比較大的事物,都是可以分的。字形演變?nèi)鐖D: (半的字形演變) 這里的“?!保复氖潜容^大的事物。不單指牛??傊?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box-sizing: border-box;font-weight: 700;">半的本義是一半、二分之一。比如《戰(zhàn)國策.秦策》:“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難?!弊咭话倮锫?,到九十里時才算走了一半,用這句話來形容最后行程的艱難。杜甫有詩《寄高三十五詹事》:“相看過半百,不寄一行書?!边@里的半百,就是五十歲,過了五十歲,他很思念高適,于是這樣說,稱寫信太少了。 本義之外,又有其他的意思,如:(1)在……中間。比如,半山腰,半路上,半夜。具體指的都不是準(zhǔn)確的二分之一的那個點(diǎn),而是在……中間。比如《莊子.大宗師》:“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漢,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fù)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大意是:把船藏在山溝里面,把山藏在水澤里面,可以說是夠牢固了,然而,到了半夜,有力量的物類卻把它們都背走了,昏昏迷迷的人還沒有察覺。再比如:張繼的《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p>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不完全。如半成品,半文盲,半勞動力。比如張說的詩《岳陽早霽南樓》:“夜來枝半紅,雨后洲全綠?!保?)表約數(shù)。也可稱為“部分”。比如杜甫的《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fēng)半入云。”又比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辈⒉皇菧?zhǔn)確的就是一半,二分之一。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4)比喻很少。比如,半句話也不說;跟平常人一樣,沒有半點(diǎn)特殊。 (二)半的第二個讀音讀pàn。指大片?!都?換韻》有:“半,大片也?!北热纭稘h書.李陵傳》:“今軍士人持二升糒(米),一半冰?!鳖亷煿抛⒄f:“半,讀若判,判,大片也。”到《資治通鑒》里,已經(jīng)直接寫作“一片冰”了。 半的小篆寫法如圖: (半的小篆寫法) 2、胖?,F(xiàn)代漢語常用字,但古今意有差別。胖有三個讀音。 (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biāo)注了一個讀音pàn。給的解釋是:“胖,半體肉也。一曰廣肉。從半,從肉?!毕瓤醋中危?/p> (胖的字形) 顯然,胖最初的字形并不是我們現(xiàn)在說的“月”加“半”,而是“肉”加“半”。左邊是一個“肉”,肉是象形字,就像一塊肉,右邊是個“半”,表示半邊、半片、半塊?!队衿?肉部》:“胖,牲之半體也。”因此,胖的本義半體牲。在古時,半體牲主要用來祭祀。比如《儀禮.少牢饋食禮》:“司馬升羊右胖,髀不升?!贝笠馐牵核抉R呈上羊的右半邊,不包括髀(bì,大腿骨)。 本義之外,胖又再引申發(fā)展,有如下意思:(1)半邊?!稄V雅.釋詁》稱:“胖,半也?!庇砂脒吶馐≈敢话?。(2)夾脊肉;脅側(cè)薄肉?!都?潸韻》:“胖,夾脊肉?!眾A脊肉實(shí)際上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里脊肉或脢條肉,指脊椎骨內(nèi)側(cè)的條狀嫩肉,這部分的肉一般顏色較白,質(zhì)地相對細(xì)膩,如果肉分等級,夾脊肉算上等肉。(3)又指切肉成薄片。 (里脊肉) (二)胖的第二個讀音是pán。指寬舒;舒坦?!抖Y記.大學(xué)》有: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编嵭⒄f:“胖,猶大也?!敝祆溲a(bǔ)充說:“胖,安舒也。”這里的“心廣體胖”,原意是人的心胸開闊,外貌就安詳。后來發(fā)展為成語,又另寫為“心寬體胖”,這里的“胖”原義跟現(xiàn)在的肥胖并不相關(guān),后來詞義發(fā)展,人們生生給他加上了只要心情好,會慢慢變胖的意思,這其實(shí)是錯誤的,不過隨著時代發(fā)展,有些詞語的詞義肯定又會隨著大眾的理解而改變。想必不久的將來,“心廣體胖”真的會跟“肥胖”聯(lián)系起來吧。至少現(xiàn)在,它還讀pán,意義也還是寬舒;舒坦,不要讀錯了。 (胖子的腹部) (三)胖的第三個讀音才是pàng,指肥大,肥胖,即體內(nèi)含脂肪多,比如胖子、胖娃娃。 (泥人胖娃娃夫妻) 胖的小篆寫法如圖: (胖的小篆寫法) 雖然“胖”字現(xiàn)在在201部部首檢字法中,已經(jīng)歸到“月”部檢字,但其實(shí)它是跟“肉”相關(guān)的字,一定要注意楷書中的“月”跟篆書中“肉”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不能記錯。 3、叛。讀pàn?,F(xiàn)代漢語常用字?!墩f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叛,半也。從半,反聲?!蓖躞薜摹墩f文句讀》稱:“《玉篇》、《廣韻》皆無‘半也’之說。不知為何字之偽”顯然,王筠認(rèn)為,許慎的《說文解字》把叛解釋為“半也”不妥,但確為何字之偽,卻不知為何字;好在《廣雅.釋詁三》有:“叛,亂也?!薄墩滞?又部》:“叛,離叛也。”我們看字形: (叛的字形) 叛由半和反組成,半字上面說了,是一半,二分之一的意思。反的甲骨文字形是以手推山石以翻轉(zhuǎn)的意思。組在一起的【字形猜想】:人在做某件事情或某個事業(yè)做到一半的時候發(fā)生了改變,表示背離,反叛。 所以,“叛”字的本義:許慎《說文》認(rèn)為是“半也”。而實(shí)際上它的本義是背離、反叛。比如《左傳.隱公四年》:“眾叛親離,難以濟(jì)矣?!?/p> 本義之外,“叛”字又發(fā)展出來幾個意思:(1)零亂。比如《文心雕龍.附會》有:“約則義孤,博則辭叛。”郭晉稀注:“叛,零亂?!贝笠馐牵汉唵瘟藘?nèi)容單薄,繁復(fù)了文辭雜亂。 (《文心雕龍》書影) (2)光輝明亮的樣子?!都?換韻》:“叛,猶煥也?!睆埡獾摹段骶┵x》:“譬眾星之環(huán)極,叛赫戲以輝煌?!毖C注說:“叛,猶煥也?!贝笠馐牵合癖娦黔h(huán)繞著北極,光輝明亮且散發(fā)著輝光。(3)通“判”。分。《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書曰:‘入于戚以叛?!飳O氏也?!笨追f達(dá)疏有:“叛者,判也。欲分君之地以從他國,故以叛為名焉。” 后面這兩種用法,現(xiàn)代漢語基本不再使用了。是存在于字典里的字義。叛的小篆寫法如圖: (叛的小篆寫法) 我們會不斷遇到一些漢字,《說文解字》中的本義似乎解釋并不通,我們會增加我們相應(yīng)的字形猜想,借以分解字形,分析字義。這些猜想并不在相關(guān)典籍記載,要注意分解剝離這些內(nèi)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