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物理實驗絕大多數(shù)是不難的,都是基本知識的應用,即使個別題目比較陌生,也可以套用學過的知識來。本章節(jié)選取了一些初中常考的物理實驗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實驗與作圖題 1、在調節(jié)杠桿平衡時,若發(fā)現(xiàn)械桿右端上翹如右圖,則應將左端的螺母向 移動,右端的螺母向 移動。(填“左”或“右”) 2、比較“伏安法測電阻”和“伏安法測電功率”兩個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所用器材中不同的是 : 。 (2)實驗原理不同的是 : 。 (3)使用滑動變阻器不同的是: 。 3、在做“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實驗時,需要在電壓相同的條件下,比較通過不同導線的電流,發(fā)現(xiàn)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下列是幾種實驗用導線的參數(shù)。 (1)為研究電阻與導體材料有關,應在上表中選用導線C和導線______。 (2)為研究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有關,應在上表中選用導線C和導線_____。 (3)為研究電阻與導體的橫截面積的關系,應在上表中選用導線A和導線_____。 4.圖為奧斯特實驗示意圖。比較甲與乙可得出的結論是: ; 比較甲與丙可得出的結論是: 。 5.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將于10月30日-11月1日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花樣滑冰是一項冬季奧運會比賽項目,這項運動結合了體育運動的力量、技巧,以及舞蹈動作的藝術性。運動員通過冰刀在冰面上劃出圖形,并表演跳躍、旋轉等高難度動作。如圖是三屆世錦賽冠軍得主申雪/趙宏博比賽中,兩人以72.28分的成績刷新了兩人的最高分紀錄,并在參賽的8對選手中獲得冠軍。請閱讀后回答下列問題: (1)運動員的冰鞋上包含了許多物理道理,如冰刀表面非常的光滑,這是通過 來減小摩擦力,同時冰刀的刀刃做的非常鋒利,這是通過減小表面積來 壓強(填“增大”或“減小”)。該處的壓強會使冰的熔點 (填“降低”或“升高”),從而刀口下的冰熔化成水,對冰刀的運動起著潤滑作用,可以減小阻力。 (2)在比賽的過程中,運動員用力向后蹬冰面可加速運動,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_______;以觀眾為參照物,運動員是__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 (3)運動員在比賽結束后不能立刻停下來,這是由于人體具有 ,而最終會停止下來,這又是因為 。 6.如圖9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 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A、 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在探究活動中對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 ; (2)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環(huán)境中進行(選填 “較明亮”或“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 ,巧妙地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問題; (3)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 為止;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對應點的連線與玻璃板 . (4)為證實有關成像特點是否可靠,你認為應采取下列哪一項操作?( ) A.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進行與上述(3)相同的操作。 (5)如果在圖10-a中蠟燭像的位置上放一張白紙板做屏幕,則白紙板上將 (填寫“有”或“沒有”)蠟燭的像; (6)把蠟燭B放到A蠟燭像的位置上,將會看到圖c所示的現(xiàn)象.這說明: 。 7 下列各圖是同學們做過的物理實驗,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得出結論。 (1)圖1:抽掉玻璃板后,兩瓶氣體顏色逐漸變得均勻,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 (2)圖2:玻璃杯倒置過來,紙片不下落,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3:來回拉動繩子,膠塞被沖出,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4:玻璃珠被加熱后,小燈泡發(fā)光,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為探究電磁鐵的磁性與哪些因素有關,小麗同學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A:電磁鐵通電時有磁性,斷電時沒有磁性 猜想B: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強 猜想C:外形相同的螺線管,線圈的匝數(shù)越多,它的磁性越強 為了檢驗上述猜想是否正確,小麗所在實驗小組通過交流與合作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用漆包線(表面涂有絕緣的導線)在大鐵釘上繞若干圈,制成簡單的電磁鐵。如圖所示的a、b、c、d為實驗中的四種情況。 根據(jù)小麗的猜想和實驗,完成下面填空: ⑴通過觀察電磁鐵吸引大頭針數(shù)目多少的不同,來判斷它 的不同。 ⑵通過比較 兩種情況,可以驗證猜想A是正確的。 ⑶通過比較 兩種情況,可以驗證猜想B是正確的。 ⑷通過比較d中甲、乙兩電磁鐵,發(fā)現(xiàn)猜想C不全面,就補充 。 9,圖14所示“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實驗中(3分) (1)甲、乙兩圖所示的實驗是為了說明 。 (2)丙、丁兩圖所示的實驗是為了說明 。 (3)根據(jù)(1)、(2)的結果可以看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關。 10圖15所示,用壓強計研究液體內部的壓強:(2分) (1)比較a、b圖實驗,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較b、c圖實驗,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是小宇同學在實驗室中研究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和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記錄,有不完整的地方,請你幫他填寫完整。 課題:研究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裝置及原理: 我們組的同學組裝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在兩個相同的燒瓶中裝滿煤油,瓶中各放一根電阻絲,甲瓶中電阻絲的電阻比乙瓶中的大。通電后電流通過電阻絲產(chǎn)生熱量使煤礦油的溫度升高,體積膨脹,煤油上升的高度越 。 實驗過程: ① 接通電路一段時間,比較兩瓶中的煤油哪個上升得高,實驗結果是: 瓶中的煤油上升得高。這表明,電阻越大,產(chǎn)生的熱量越多。 ② 在兩玻璃管中的液柱降回原來的高度后,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加大電流,重做上述實驗,通電時間與前次相同。在兩次實驗中,比較甲瓶(或乙瓶)中的煤油哪次上升得高。實驗結果:在第二次實驗中,瓶中煤油上升得較 。這表明,電流越大,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越多。 ③ 實驗表明,通電時間越長,瓶中煤油上升得越高,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越 。 我們小組的同學一起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歸納分析,找到了電流產(chǎn)生熱量的多少和哪些因素有關。 12.“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電源電壓為4.5V,小燈泡額定電壓為2.5V、電阻約為10Ω。 (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 ,電流表的量程應選0~ A。 (2)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23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3)閉合開關前,圖23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位于 (選填“A”或“B”)端。 (4) 小葉同學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到某一點時,電壓表示數(shù)(如圖24所示)為 V,若他想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圖23中滑片P向 (選填“A”或“B”)端移動,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5V。 (5)小向同學移動滑片P,記下多組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并繪制成圖25所示 的I-U圖像,根據(jù)圖像信息,可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W。 (6)小勇同學在實驗中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移動變阻器滑片P,發(fā)現(xiàn)小燈泡始終不亮,電壓表有示數(shù),電流表無示數(shù),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種即可)。 13在測定小燈泡的電阻和額定功率的實驗中,有器材:電阻約為10Ω的小燈泡一只,量程為3V的電壓表一個,開關一個,滑動變阻器一個,電源電壓3V,導線若干。另可供選擇的電流表有:A.量程為100mA的電流表; B.量程為0.6A的電流表; C.量程為3A的電流表。 (1)在測定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實驗前應先記錄小燈泡的 (選填“額定電壓”、“電阻”或“額定功率”)。 (2)為保證測量比較準確,電流表應選 。 (3)實驗的電路圖如圖18所示,圖中甲是 。 連接電路時,開關應 。 (4)根據(jù)電路圖連接好實物后,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燈泡不亮,電流表無示數(shù),而電壓表示數(shù)接近3V,取下燈泡,兩表的示數(shù)仍不變,出現(xiàn)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5)故障排除后,開始進行實驗,根據(jù)測出的數(shù)據(jù),畫出了電流、電壓的關系圖象(如圖19),由此可判斷小燈泡燈絲的電阻隨電壓的增大而 ,原因是 。 14下圖甲是測定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電路圖,電壓表有0~3V和0~15V兩個量程,小燈泡額定電壓為2.5V。 (1)實驗中電壓表應選用 V的量程,閉合開關前,滑片P應放在滑動變阻器的 端(選填“左”或“右”) (2)實驗過程中,小燈泡突然熄滅,電壓表有示數(shù),而電流且卻無示數(shù),則出現(xiàn)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小燈泡發(fā)生了 路。 (3)排除故障后,根據(jù)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畫出了小燈泡的電流隨電壓變化的圖象,如下圖乙所示,分析圖象: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W,當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1V時,小燈泡的電阻 為 Ω。 (4)小燈泡的電流隨電壓變化的圖象不是一條直線,這是因為 。 15、為了直觀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把彈簧測力計上端固定在鐵架臺上,用粗鐵絲做一個框,掛在彈簧測力計掛鉤上。在粗鐵絲框上端懸吊一個金屬塊,下端放一小杯。在金屬塊的正下方,有一個溢水杯,溢水杯放置在鐵架臺的支架上,溢水杯跟金屬塊、粗鐵絲都不接觸。 (1)平穩(wěn)緩慢地抬高溢水杯支架,使金屬塊完全浸沒入水中(如圖甲→乙→丙),在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甲 等于 F乙(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再平穩(wěn)緩慢地降低溢水杯支架,使金屬塊完全離開水面(如圖?。?梢杂嬎愠鰣D丙中金屬塊所受到的浮力約為 1.2 N,此時浮力的測量數(shù)值比真實數(shù)值將 偏大?。ㄟx填“偏大”或“偏小”)。 16“伏安法”測量電阻Rx的阻值,提供的實驗器材有:待測電阻Rx,兩節(jié)干電池,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及導線若干。 (1)根據(jù)圖甲的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中的實物圖連接完整。 (2)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示數(shù)較大且?guī)缀醪蛔?,電流表示?shù)始終為零,電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測得多組實驗數(shù)據(jù),各組數(shù)據(jù)對應的點已經(jīng)描在丙圖中,請在圖中畫出Rx的I-U圖線,由圖可知Rx=_________Ω。(結果保留1位小數(shù)); (4)電流表的電阻隨然很小,但也會影響本實驗中Rx的測量結果,用丁圖的電路進行測量可消除這個影響,R0為定值電阻,實驗步驟如下: ①按照丁圖的電路圖連接電路,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大阻值處; ②閉合開關S1、S2,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讀出電壓表的示數(shù)U1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I1; ③____________,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讀出電壓表的示數(shù)U2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I2; ④可得待測電阻Rx=___________(用U1、I1、U2和I2表示) 17明要測量木塊的密度,實驗器材有:木塊、彈簧測力計(0~5N),底部固定有滑輪的水槽,細線及足量的水。(g取10N/kg) (1)現(xiàn)用彈簧測力計測木塊的重力,如圖甲,示數(shù)為________N;再用細線繞過滑輪將木塊與測力計連接起來,接著往水槽中倒入適量的水,使木塊浸沒在水中,如圖乙,木塊在水中靜止時測力計示數(shù)為1.6N,木塊的體積為________m3,密度為________kg/m3,本實驗滑輪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分析發(fā)現(xiàn),如果把水換成其他液體,測力計的示數(shù)就會不同,于是他把測力計的刻度改成相應的密度值,將該裝置改為測量液體密度的“密度計”,原測力計的1.0N刻度處應標注為___________kg/m3,該“密度計”的刻度分布________(選填“均勻”或“不均勻”)。 (3)若要增大這種“密度計”的最大測量值,可以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 18.如圖所示,把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視網(wǎng)膜。給凸透鏡“戴上”近視眼鏡,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叭∠隆苯曆坨R,光屏上的像變模糊,沿靠近凸透鏡方向移動光屏,光屏上能重新呈現(xiàn)清晰的像。實驗結果表明: (1)近視眼鏡的作用是使像相對于晶狀體向 (填“前”或“后”)移, 從而能在視網(wǎng)膜上成清晰的像。 (2)矯正近視眼所配戴的鏡片是 透鏡。 (3)近視眼鏡的作用是將光線 (填“會聚”或“發(fā)散”) 。 (4)請舉出一項保護視力的具體做法: 。 19同學們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按如圖15裝配儀器 (圖中F點是焦點,H點是2倍焦距處) ,此時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2)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應把蠟燭向 調(填“上”、“下”);調節(jié)好蠟燭的高度后,她把蠟燭移到A點,此時光屏上的像很模糊。為了得到清晰的像,應把光屏向 移動(填“左”或“右”); (3)若想從光屏側透過透鏡看到蠟燭正立的像,可將物體放在 點(填字母符號)。 答案:1. 右 右 2(1)未知電阻與電燈泡 (2)R=U/I 與 P=UI (3)多次測量求平均值與改變電壓和電流從而測出不同電功 3、F,G,D 4、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的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 5. 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降低,運動狀態(tài), 運動,慣性,摩擦力改變運動員的運動狀態(tài)(或受到摩擦力) 6.(1) 豎直放置 (2)較黑暗 蠟燭B的位置 (3)完全重合 垂直 (4) B (5) 沒有 (6)所成像的大小形狀與原來的完全相同 7(1)分子不停做無規(guī)則運動 (2)受到大氣壓作用 (3)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增大 (4)條件改變了,絕緣體也變成導體 8。磁性強弱 a b , b c ,電流相等時 9 。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 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 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 10(1)在液體密度相同時,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深度有關,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2)液體內部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11高 甲 高 大 12. 0.6 (3)A (4) 2.2 B (5) 0.5 (6) 燈泡位置接觸不良 13(1)額定電壓(2)B (3)電流表(4)燈絲斷(5)增大,溫度越大,電阻越大 14(1)0~3 右 (2)斷 (3)0.75 5 (4)小燈泡的電阻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15.解析: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甲、F乙的大小關系; (2)根據(jù)F浮=G﹣F示可求浮力;金屬塊完全離開水面時要帶一些小水滴,使重力G偏大。 【解答】解:(1)平穩(wěn)緩慢地抬高溢水杯支架,使金屬塊完全浸沒入水中(如圖甲→乙),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在此過程中甲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故F甲=F乙; (2)由圖丙、丁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0.2N,圖丁G=4.4N,圖丙F示=3.2N, 圖丙中金屬塊所受到的浮力約為: F浮=G﹣F示=4.4N﹣3.2N=1.2N; 金屬塊完全離開水面時要帶一些小水滴,使重力G測的數(shù)值偏大,根據(jù)F浮=G﹣F示可知,此時浮力的測量數(shù)值比真實數(shù)值將偏大。 15答案:(1)等于;(2)1.2;偏大。 18. (1)后。(2)凹。(3)發(fā)散。(4)堅持做眼保健操等。 19)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線上 (2)上 (3)遠離 能把成在視網(wǎng)膜前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 (4)右 (5)B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