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導(dǎo)言 說到手機攝影,往往人們的第一印象是“不專業(yè)”。即便現(xiàn)在各大手機廠商鉚足了勁吹牛皮:什么“拍照賽單反”,什么“人像攝影大師”......手機的局限性依然無法改變:小尺寸的傳感器,不可更換的鏡頭和根本無從談起的機械性能...... 但是手機攝影自有手機攝影的好,最大的好處自然是方便:不管你拍不拍照,手機一定是隨身的必需品。另一個好處就是后期非常方便。上網(wǎng)隨便一搜,幾百號的前期/后期app就會引入眼簾。 那么手機攝影,什么app最好用?到底該怎么用?這期推送就為大家?guī)硪粋€非常實用并且免費的手機后期軟件——Snapseed,以及如何使用的教程。因為Snapseed功能繁多,所以教程會分為三期,這期先介紹一些相對簡單,也最常用的功能。 界面簡介 首先我們打開Snapseed,點按程序的任意地方打開一張照片。接著這張照片便會出現(xiàn)在畫面中央,點擊右下角的圓形小筆icon就可以開始編輯照片了。 Snapseed的功能分為三個模塊:工具、濾鏡和美顏。教程中主要介紹工具和濾鏡功能,因為美顏功能不如美圖秀秀強大(攤手) “工具”模塊主要是對照片做一些基本修正。例如矯正照片的偏色、畸變、曝光不準(zhǔn)確等問題。濾鏡功能則是為照片添加上Snapseed中預(yù)設(shè)好的各種濾鏡。不得不說這兩個模塊都很強大,第一次使用的時候甚至讓我找回了一點電腦上專業(yè)的修圖軟件Lightroom的感覺。 常用工具 工具里面很多的選項對于沒有攝影基礎(chǔ)的人來說可能有點摸不著頭腦。但實際上絕大多數(shù)時候,用得著的也就如下幾個功能:調(diào)整圖片、裁剪、旋轉(zhuǎn)、白平衡、畫筆、局部、修復(fù)、暈影、文字和曲線。啊啦貌似基本都用得上啊......沒事,這次我就介紹一部分,剩下的留給下次再說。 下面的功能介紹環(huán)節(jié)會用到一張照片,原片在這里,僅供對比。 1 調(diào)整圖片 這是所有工具中最最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功能。打開之后包含了如下選項: 先說一下怎么調(diào)整,選中一向之后,上方會出現(xiàn)一個條子和目前的調(diào)整名稱。在屏幕上直接向右劃就是加,向左劃就是減。 亮度的含義一目了然:讓照片整體變亮或是變暗。 對比度也非常簡單:改變照片的明暗差距。這個功能比較暴力,就算要使用也建議不要用太夸張的數(shù)值。太低了會讓照片發(fā)灰,太高了眼睛會瞎。(x 飽和度稍微提一下,簡單理解就是照片的鮮艷程度。例如,我把飽和度提高五十: 照片變得艷麗了不少,而如果我把飽和度拉到0: 照片失去了色彩,完全變成了黑白色。 注意飽和度這個功能雖然強大,也要小心使用。盲目的提高飽和度可能并不會帶來“好看”的感覺,反而會扎眼。相對的如果追求黑白效果也建議使用黑白濾鏡,可以為你提供更強的反(bi)差(ge)。 接下來的氛圍滑塊比較“玄學(xué)”。其實氛圍滑塊更像是一個濾鏡,它會智能識別你照片中的一些比較“討喜”的顏色并且提升它們的亮度和飽和度,并且照片的總體對比度也會有提升。具體效果如下: 總的來說是一個相對溫和的滑塊,但是本著修片中任何功能都不要暴力使用的原則(少數(shù)情況除外),也不建議無腦拉到底。 高光會識別你照片中相對而言比較亮的部分,對其進行調(diào)整。高光和陰影都涉及到曲線和直方圖方面的知識,下期會詳細(xì)說明。這里只要做簡單理解:對你照片里“亮”的地方進行處理,控制它繼續(xù)變亮或是稍微收斂一點。 陰影與高光是相對的,控制照片中暗一點的部分。 最后的暖色調(diào)功能與色溫相似,往右拉整體顏色變暖,往左拉照片就變高冷了唉! 最后,進入“調(diào)整圖片”之后,下部會有個魔棒的icon,點擊一下會自動幫你調(diào)整照片。懶人必備喲! 2 畫筆 前面介紹的“調(diào)整圖片”功能非常強大,但是有時候我們只想調(diào)整圖片中的一部分。一動滑塊,整個圖片都在變,這時候怎么辦呢?沒有關(guān)系,強大的Snapseed為我們提供了“畫筆”功能。選好你需要的功能,在照片上涂抹就會使修改只在這一部分生效。 畫筆功能為我們提供了四種選項:加光減光、曝光、色溫和飽和度。其中加光減光和曝光的功能類似,都是改變明暗,但是曝光的效果筆加光減光暴力不少。若是給臉補光,建議使用加光減光功能。色溫數(shù)值越高,被涂抹的地方色調(diào)越暖,反之亦然。 ![]() 上圖中我使用“飽和度”畫筆對那顆黃樹進行了涂抹,它的鮮艷程度明顯超過了旁邊兩棵樹。下方的上下箭頭可以對畫筆強度進行調(diào)整。 3 修復(fù) 拍完照片回家一看:哇!鏡頭臟了沒擦干凈,或者是有東西亂入了。這下照片的美感和好心情一下子全被破壞了。這時候就需要修復(fù)工具來拯救我們的照片啦! 這個功能與PS中的“印章”工具類似,但是相對來說更為智能。你只需要在畫面上涂抹一筆,把污點和周圍的環(huán)境涂抹進去,程序會自動幫你修復(fù)。為了展示這個功能的強大,我為之前的照片加上了一個紅點: ![]() 接下來我使用涂抹工具把紅點和周圍的天空涂進去,程序就會自動去除紅點了: ![]() 怎么樣?乍一看絕對不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貓膩吧?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污點在背景比較復(fù)雜的地方,修復(fù)工具可能就不會給你想要的效果了。下圖中,我在修復(fù)的時候把下面的樓也涂了一部分進去: ![]() 詭異的現(xiàn)象就出現(xiàn)了。所以修復(fù)工具固然神奇,但是拍照之前擦擦鏡頭可千萬別忘了哦! 4 暈影 這個暈影,Snapseed為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實際上在攝影器材的評測中,我們叫它:暗角。暗角通常是鏡頭光學(xué)性能不足的表現(xiàn),所有的鏡頭都不可避免的會出現(xiàn)暗角,但是好鏡頭的暗角相對而言會比較輕微??墒牵到钦娴陌俸Χ鵁o一利嗎?NO,NO,NO!有時候適當(dāng)?shù)奶砑影到菚o照片帶來一種獨特的氛圍,在拍攝特寫或是人像時,攝影師們也會適當(dāng)為照片加上暗角以突出主體。這里的暈影就是為照片添加/去除暗角的功能。 向左拉,照片四周變暗,向右拉照片四周變亮。非常簡單的功能,具體就不過多的贅述了。 至于裁剪,旋轉(zhuǎn),和文字這幾個功能我覺得也沒必要說了,下一期會重點介紹超棒的曲線功能和剩余的工具模塊。接下來是濾鏡部分。 ![]() 常用濾鏡 濾鏡中常用的一般是:鏡頭模糊、魅力光暈、HDR景觀、粗粒膠片、黑白和相框。 1 鏡頭模糊 由于手機的傳感器非常小,其等效光圈在全畫幅機身上一般只有11往后。小等效光圈帶來的后果就是:虛化,基本沒有。鏡頭模糊這個功能就是利用算法模擬光學(xué)虛化,模糊背景以突出主體。 ![]() 鏡頭模糊打開只有下面有三個按鈕,第一個按鈕千 萬 別 用。這個按鈕的是畫兩條線出來,線里面實的線外面虛的。有攝影基礎(chǔ)的人也許會用這個功能來模仿移軸鏡頭的“微縮景觀”效果,但是這個功能絕大多數(shù)時候是毀照片的。本身算法帶來的景深就是不自然的,我們還是盡量使用自然的功能。下方的第三個按鈕比較有趣,可以改變虛化形狀,使中心不再是一個圓,可以變成星型、三角形、五邊形等等等等。 第二個按鈕點開之后是三個選項:模糊強度,過渡和暈影強度。 模糊強度顧名思義就是糊的有多厲害,越往右拉越糊,簡單粗暴。 過渡會給你兩個同心圓,兩個圓的中間部分是過渡部分,你可以拉扯這個圓來改變它的形狀,也可以拉動滑塊來改變圓的大小: ![]() 靈活使用過渡功能會使照片看起來更加自然,上圖中紅燒肉的盤子被虛化掉了一部分就是不自然的,這時應(yīng)該把橢圓繼續(xù)放大。 暈影強度就是暗角的強度,之前提過的“工具”模塊中的暈影功能也可以在這里實現(xiàn)。之所以放在一起是因為背景虛化和暗角都是為了突出主體。 2 魅力光暈 這個功能會給你的照片帶來一種朦朧感,同時下方會有一些提供好的預(yù)設(shè)供使用者選擇。當(dāng)然你也可以自己調(diào)整強度,顏色和飽和度。 ![]() 這里的三個滑塊中,光暈數(shù)值越大,照片朦朧感越強。飽和度和暖色調(diào)之前的調(diào)整照片模塊中說過,這里不再贅述。 3 HDR景觀 HDR的全稱是High-Dynamic Range,高動態(tài)范圍影像。什么叫高動態(tài)范圍?就是一個場景中就算明暗對比非常明顯,其中亮部和暗部的細(xì)節(jié)依然得以保留。人眼的動態(tài)范圍是非常強大的,沒有相機可以達到人眼的水平。所以有時我們拍下一張照片之后發(fā)現(xiàn)并沒有達到我們?nèi)庋鬯姷男Ч汉诘牡胤教冢椎牡胤教?,總之?xì)節(jié)全都丟失了。 這里的HDR功能實際上是一個“偽”HDR功能,因為絕大多數(shù)手機拍攝的照片是JPEG格式,如果拍攝時光比太大,后期是無法找回丟失的細(xì)節(jié)的。Snapseed所做的也僅僅是提升暗部的亮度,降低亮部的亮度。這里我換了一張相對來說明暗對比較為明顯的照片做演示: ![]() 這張照片中下方的城鎮(zhèn)明顯有些欠曝了,這時我們使用HDR景觀功能對其進行調(diào)整: ![]() 可以看到下方暗部被明顯提亮了,整個照片的信息量似乎增加了。但實際上這是經(jīng)不起放大的,因為改丟失的細(xì)節(jié)在拍攝的時候早就丟了。不過,嘛,咱開心就好! 4 粗粒膠片 我最喜歡功能來了:粗粒膠片。來,大聲告訴我,照片要怎么樣才有逼格?三個字:大!顆!粒! 好好好玩笑話不多說,這個功能其實也很簡單,就是通過內(nèi)置的調(diào)色功能模擬出膠片的感覺。膠片時代的膠片是通過銀鹽顆粒來實現(xiàn)感光的,而顆粒感正是膠片感光質(zhì)量不佳的表現(xiàn)。一般來說越好的膠片其銀鹽顆粒就越細(xì)膩(也越貴)。但有時候就是這樣那樣的缺陷也會成為人們眼中獨特的味道,以至于現(xiàn)在的膠片大顆粒已然變成了一種情懷。 ![]() 打開粗粒膠片濾鏡后,下方會有許多預(yù)設(shè)可以選擇。不知道選哪個就全部套一遍,選一個最喜歡的。然后下方的滑塊按鈕點擊之后會出現(xiàn)粒度和樣式強度兩個選項。樣式強度很容易理解,就是調(diào)色程度有多暴力。至于粒度,請看下圖: ![]() 粒度越高,這樣的顆粒感就越強。 粗粒膠片功能非常強大,如果照片沒有明顯的曝光問題,很多時候套個膠片濾鏡就會擁有很討喜的色彩了。各種預(yù)設(shè)建議都進行嘗試。 至于相框功能,我就不介紹了。點進去挑個喜歡的相框,調(diào)一下粗細(xì)就ok了。一般來說黑相框會給你的照片帶來一種“文藝感”。而糖水人像或是自拍照片建議使用白色相框。(白色相......算了我閉嘴) ![]() 結(jié)語 |
|
來自: 耘禾 > 《Snasp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