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客 東漢安帝時,官居太尉的楊震,為“三公”之首,祿秩比丞相,然而卻在七十多歲時,被逼飲毒酒而死,靈柩拋于道旁,幾個兒子被罰做苦役。今天的人們讀這段歷史,不禁會問:楊震這樣的大臣為何也會落到如此悲慘的結(jié)局呢? 當(dāng)然,原因很復(fù)雜,但禍源卻是由于楊震屢次諫阻漢安帝大修宮苑而起。 據(jù)《后漢書·楊震傳》記載,延光二年(123),漢安帝下詔派遣使者為其乳母大建宅第,中常侍樊豐與侍中周廣等人趁機互相勾結(jié),干預(yù)朝政。楊震就此上奏疏給安帝,對他為乳母大興土木一事進行了批評。 楊震告知皇帝,當(dāng)前百姓家里空虛,不能夠贍養(yǎng)自己;又加上螟蟲、蝗災(zāi)和羌族人的擄掠,三邊地區(qū)受到地震侵擾;戰(zhàn)爭至今尚未停息,武器和軍糧等不能夠再次供給;朝廷大司農(nóng)所藏的錢財缺乏,國家財政困難,當(dāng)下遠不是朝廷安寧的時候?,F(xiàn)在皇上下詔書為乳母興建洛陽南面津城門內(nèi)的第宅,坊里相連占了一條街,雕梁畫棟裝飾,窮極人間技巧。如今正是盛夏季節(jié),開山采石耗費巨億。而周廣與樊豐等奸佞之徒共掌大權(quán),貪污受賄,天下為之嘩然。希望陛下三思。 然而,安帝見奏卻無動于衷。樊豐等人見此更加肆無忌憚,竟然假作詔書,調(diào)發(fā)國庫大量錢財谷物、材木及勞力,各自修筑家舍、園池、廬觀,貪污的費用難以計數(shù)。此后,京城發(fā)生了地震,楊震借機又上疏安帝,抨擊了中官近臣擅權(quán)之弊。他憤怒地指責(zé)說:陛下的親近寵幸大臣,沒有與陛下同心同德。他們驕奢淫逸,逾法犯禁,廣招工匠,盛修宅第,賣弄權(quán)勢,作威作福,致使天下百姓人人怨恨。楊震懇請安帝以邊境未寧為重,親身艱苦節(jié)儉。宮殿垣屋傾斜,支柱一下即可,不要再重新興修建造,則天下幸甚。 楊震屢次上疏,言辭激烈,引起安帝不滿,樊豐等人對他懷恨在心??墒怯捎跅钫鹗钱?dāng)時最負盛名的儒者,所以他們不敢貿(mào)然加害。延光三年(124)春,安帝東巡泰山,樊豐等人趁機大修第宅。楊震部屬高舒發(fā)現(xiàn)了樊豐等人偽造的詔書,準(zhǔn)備等到安帝回京后具實奏報。樊豐等人風(fēng)聞后,驚惶恐怖,搶先下手,誣告楊震對安帝心懷不滿。安帝回京后,當(dāng)夜派使者收回楊震的太尉印綬。楊震于是閉門不出,絕交賓客。樊豐等人又指使大將軍耿寶彈劾楊震不服罪,對皇帝心懷怨恨。安帝即下詔將楊震遣返本郡。 楊震行至城西幾陽亭,對其子弟門人慷慨陳詞:“死是士大夫常有的本份。我居三公之位,痛恨奸臣的狡猾,卻不能將他們誅殺;憎恨宦官的擅權(quán),又無力將他們抑制。我還有何面目再見日月!”于是,楊震飲毒酒而死,時年七十多歲。然而,樊豐等人還不放過楊震,指使弘農(nóng)太守移良派人在陜縣攔截楊震的靈柩,將其拋于道旁,一任日曬雨淋。楊震的幾個兒子則被罰做苦役,代替郵差往來送信,沿途的人們無不為之垂淚。 楊震被害,無疑是東漢中期外戚宦官交替擅權(quán)、政治腐敗和楊震為官疾惡如仇,敢于直諫而遭奸臣怨恨所致。 延平元年(106)八月,年僅十三歲的安帝即位,出現(xiàn)了外戚、宦官相互利用、共同擅權(quán)的局面?;鹿俜S等人與安帝乳母王圣及親屬逐步控制了禁中機要,兩大集團相互勾結(jié),狼狽為奸,進一步把持了朝中大權(quán)。奸臣們貪污受賄,競起美宅,甚至偽造詔書,隨意調(diào)發(fā)錢糧。如此勞民傷財、作威作福,致使政治敗壞,百姓受害。在他們的淫威下,大部分官員敢怒不敢言,任其擺布。而偏偏楊震不信這個邪,挺身而出,既跟宦官勢力又跟外戚勢力較上了勁! 楊震多次憤而上疏,抨擊王圣之流“擾亂天下,損辱清朝”,建議安帝將王圣等人逐出內(nèi)宮,斷絕與她們的關(guān)系,希望安帝留心政務(wù),戒慎授爵,節(jié)省花費,減輕征發(fā)。然而,安帝卻將楊震奏文出示給王圣等人,王圣這伙人怎不對楊震懷恨在心?!同時,楊震又拒絕了帝舅大鴻臚耿寶與皇后之兄閻顯等人對親信的推薦,更為外戚所忌恨。此后,發(fā)生的楊震兩次上疏力諫阻止安帝和宦官奸臣們大修宮苑、私家第宅的行為,使得楊震與他們的沖突趨于白熱化,終于造成了楊震被害的慘劇。 其實,楊震與宦官、外戚勢力之間圍繞大修宮苑和第宅的斗爭,只是極少數(shù)不畏強權(quán)、拒絕趨炎附勢的忠直之臣反抗黑暗政治的導(dǎo)火索而已。東漢中后期,外戚、宦官專權(quán),皇帝形同傀儡,中央對地方和官員的控制力削弱,貪賄之風(fēng)愈演愈烈。如楊震這樣的忠直之臣寥若晨星,他們的抗?fàn)幹徊贿^是“一時之良能也”,難以引起整個社會的反響,無法改變吏治的腐敗和政局的混亂。 然而,當(dāng)時被稱譽為“關(guān)西孔子”的楊震,不惜犧牲性命,勇敢抗?fàn)幒诎祫萘?,堪稱東漢士大夫的優(yōu)秀代表。他是東漢中后期黑暗政治天幕上還能看到的一顆閃亮的明星,值得后世永遠敬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