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的到來,讓各種猴子的形象又熱鬧了起來。這其中,有一個形象可謂是經久不衰,那就是《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從戲曲到影視劇、動畫片,《西游記》被多次演繹過。 86版《西游記》到現在仍在重播,堪稱經典。1986年春節(jié)期間,《西游記》集中播放前11集,從那時算起,今年正好是播出30年。春節(jié)特別策劃《帶故事回家》今天播出第二篇《臺前幕后西游一家》。 戳下方音頻聽 “老孫來也”~ 上世紀80年代后期,在春節(jié)前后聽見這個聲音,是老版《西游記》終于更新播出了。而后的30年里,伴隨這個聲音,86版《西游記》在電視上一遍遍播放。 談起這點,當年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這個很多人心目中“齊天大圣”的代言人,今天還很自豪: 如此一部電視劇,竟是個“窮”劇組拍出來的。唯一的主攝像王崇秋說,西游記是一臺攝像機拍出來的,機器還常出問題。沒有滑軌、搖臂等攝像設備,這對攝像師來說,似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攝像師王崇秋的妻子正是該片導演楊潔。已經86歲的楊潔導演有心臟病,王崇秋說,要是現在談起當年拍《西游記》她還是會很激動。一些共同的經歷,就由他代為講述。 當年,北國南疆,跋山涉水,25集《西游記》拍攝了6年。趕上新年和春節(jié),導演楊潔等工作人員往往也還要趕著制作、播出和籌備節(jié)后的拍攝: 攝像王崇秋和導演楊潔是劇組里的“雙職工”,春節(jié)基本上不過: 記者:就不能好好過春節(jié)? 記者:吃百家飯。 1982年《除妖烏雞國》試播之后,《西游記》每年春節(jié)期間播出一兩集,邊拍邊播。 這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催更”。 1987年春節(jié)期間,觀眾沒有等到新劇集。王崇秋說,劇組只得搞了一臺春節(jié)晚會,向觀眾交代拍攝情況: 今年春節(jié)前,借由猴年到來,又來了一股“西游”懷舊風,有電視臺還在重播《西游記》: 86版《西游記》作為影視作品,有人喜歡自然也有人不喜歡。而它在30年前的熒幕上出現,雖有種種的限制,但也是難得的機遇,讓它成為幾代人回憶中的一部《西游記》。 楊潔導演曾寫到,劇組是“用當年唐僧取經的精神和毅力來完成的”。 在六小齡童看來,拍《西游記》的過程就是戲里那句臺詞,“天地本不全”,貴在堅持。 如此一部電視劇,竟是個“窮”劇組拍出來的。 當中絕大部分鏡頭沒有滑軌、搖臂等攝像設備可用。這對攝像師來說,似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大約600萬拍攝一部西游記,劇組用這些個“土辦法”彌補設備上的“先天不足”。攝像還得懂點物理,會利用“滑輪”、“杠桿”。 作為攝像,王崇秋拍攝《西游記》最大的遺憾恐怕就是在特技上了。神話人物上天入地,可是劇組最初連“吊鋼絲”都不知道。 “土”特效也讓北京地鐵工地冒充了一把千里外的火焰山,意外成了《西游記》拍攝地之一。 上高峰,過瀑布,組里從孫悟空到豬八戒,從演員到攝影、劇務,很多人都摔過、傷過。有次,為了用煙霧和干冰拍出仙界的氛圍,一位工作人員頭埋在干冰煙霧中工作,遭遇危險: 記者:劉飛 主持人:陳亮、劉蕾 編輯:朱宏源、韓健
|
|
來自: 公司總裁 > 《晚會/綜藝/頒獎/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