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最愛的古詩詞 遇上最動聽的聲音及美妙的畫面 是那么相得益彰,愈增其妙 ( 點擊下方 即可收聽 ) 第32期 第32期:白居易《池上》 來自內(nèi)在語 00:00 05:38 蘇東坡先生云:"腹有詩書氣自華。" 古詩詞中充滿了美好的意境,希望所有孩子都不要把這種學(xué)習(xí)當(dāng)成負擔(dān),而把它當(dāng)做一種美的歷程。能在聆聽中感受美,讓他們在以后漫長的人生路中有了更多的勇氣和力量。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走近作者 這首詩是詩人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時所寫的,描寫的是孩童在日常生活中嬉戲玩樂的場景,充滿了天真爛漫和童趣,表達出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詩詞賞析 詩人以神來之筆,刻畫出日常生活的別樣趣味:孩童們瞞著家人,偷偷劃船到水中采蓮,滿載而歸后興奮不已,忘記掩蓋自己偷跑出來的蹤跡,劃著小船在連片的綠色浮萍中劃出一道水痕,使自己的行為暴露無遺。詩人準(zhǔn)確捕捉到了孩童偷玩時那瞬間的竊喜心情,勾畫出一幅饒有趣味的幼童采蓮圖。全詩具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并用雅俗共賞的語言,將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詩詞之外 詩中的“偷采白蓮回”,讓我想到了一則與白蓮相關(guān)的軼事,這個事情發(fā)生在清末文學(xué)家金圣嘆的身上。順治十八年時,因為“抗糧哭廟案”他被判了斬刑,臨終前對獄卒說有事相告,獄卒以為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趕快拿來筆墨等候,沒想到金圣嘆指著飯菜說:“花生米與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味,得此一技傳,死而無憾!”可見金圣嘆對于生死非常淡然。行刑前兒子梨兒、蓮子望著父親,淚如泉涌。但金圣嘆泰然自若地說:“哭有何用,我出對聯(lián)你來對?!苯又S口說出上聯(lián)“蓮子心中苦”,兒子肝膽欲裂,哪有心思對對聯(lián)。金圣嘆稍加思索說出下聯(lián)“梨兒腹內(nèi)酸”。旁聽的人無不為之動容。上聯(lián)“蓮”與“憐”同音,意思是他看到兒子悲傷而深感憐憫;下聯(lián)“梨”與“離”同音,意思是自己即將離別兒子,心中無限酸楚。生死訣別之際金圣嘆字字珠璣,一語雙關(guān),可謂出神入化。 文字來自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詩說中國文化》 配樂選自音樂家李祥霆的《紫花兒》,出自音樂專輯《元曲古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