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歲最新身高標準對照表
都說孩子的身高70%由遺傳因素決定,30%受后天因素影響。春季是生長發(fā)育的好時節(jié),很多細心的爸爸媽媽們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 為什么春季是孩子長個子的黃金時期? 對于這個問題,世界衛(wèi)生組織有研究證實,春季孩子的生長激素分泌旺盛,每年3-5月期間,孩子生長最快,平均長高1.37厘米,身高的生長速度可達秋天的2-2.5倍。 那么,如何利用長高“三倍速”的春季,把后天的這3分發(fā)揮到極致? 小游翻閱了相關書籍資料,購買了市面上口碑不錯的長高課程,并找做兒科醫(yī)生的朋友咨詢,今天把學習的成果給大家一一總結。 好好睡覺 人體增高是通過掌骨骨骼骺端軟骨增長、加長完成的,而骺軟骨是由生長激素的刺激不斷生長的。如何讓孩子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刺激骺軟骨生長呢? 答案是——好好睡覺。 因為絕大多數(shù)和生長發(fā)育有關的激素都是在睡眠狀態(tài)下發(fā)育的,相對而言睡眠越充足,孩子更容易長高。 看看下面這張生長激素24小時分泌曲線圖,你會發(fā)現(xiàn)有兩個分泌高峰時段:晚上11點,早上5點到7點。越能抓住這2個分泌高峰,對孩子身高生長就越有利。 可是這個最簡單的長高秘訣,很多孩子都無法做到。睡眠習慣沒培養(yǎng)好,越夜越精神;各種作業(yè)、興趣班壓身;被各種外在刺激比如看電視,玩游戲等誘惑,晚睡的孩子一大堆。 特別提醒,第一,并不是睡眠時間越長越好。 這里給出美國睡眠基金會(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在 2015 年做出的最新睡眠量建議作為參考標準: (參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RECOMMENDS NEW SLEEP TIMES) 第二,生長激素大量分泌的前提,需要孩子進入深度睡眠時才會發(fā)生。 那么孩子幾點上床睡覺比較好? 我們來算算,如果孩子從入睡到進入深度睡眠需要45-60分鐘,為了不錯過 11 點開始的生長激素分泌黃金期,孩子最遲要在 10 點前入睡,7 點后起床。白天午休保持在一個到一個半小時之間,才能獲得充足的睡眠。 爸爸媽媽得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倒推上床睡覺的時間。 合適的運動 很多家長認為,長身高就需要吃得好,給孩子找來一堆補品,大吃特吃。其實只需要保證孩子營養(yǎng)均衡,不挑食,少吃甜食飲料,規(guī)律飲食即可,沒必要大補特補。 相反,如果攝入過多的蛋白質,會增加肝腎負擔,易造成消化不良、便秘,反而會進一步抑制孩子食欲,嚴重的話會導致孩子營養(yǎng)過剩,容易引起肥胖、性早熟。 除了飲食和睡眠,我們最容易忽視的一個秘訣是:運動。 運動對于生長期的孩子有重要意義。有研究表明,經常運動的孩子,身高要比其他孩子高出2-3厘米。 一個愛運動的孩子,站姿都要比一個不愛運動的孩子更挺拔,光是這一點,就能讓孩子的儀態(tài)看起來不一樣了。 更重要的是,運動可以使管狀骨變長,使骨皮質增厚、骨密度增加,骨密度增加意味著骨骼更結實,長大后不容易骨質疏松。 運動還可以顯著刺激垂體分泌生長激素,適量的運動能釋放孩子的精力,反過來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同時,運動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加骨的血液供應。 所以,你對孩子最好的投資,就是幫助孩子培養(yǎng)持之以恒的運動習慣,這將讓孩子受益終生。 但是,運動不是越多越好,不是強度越大越好,需要循序漸進,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適合不同的運動。 這里說的運動,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體育競技項目,而是融入了游戲的肢體大動作發(fā)展,把運動變得有趣,才能讓孩子持之以恒。 下面我們分年齡段給出具體建議: 0—1歲
要多讓寶寶爬,刺激大腦發(fā)育,鍛煉身體平衡。 可以和孩子玩 鉆隧道游戲。 這個游戲需要用到的道具是兒童隧道筒,在某寶上搜“兒童隧道筒”很容易買到這個小玩意兒,各種材質,長的,短的,價格都不貴。 我們也可以用廢紙箱自制一個小房子,同樣玩法,變廢為寶。
1—2歲
可讓他們玩的游戲和運動有: 爬樓梯(或爬臺階)。攀爬樓梯的敏感期一般在2歲前出現(xiàn),這個時期的寶寶特別喜歡在樓梯上爬上爬下。選擇沒有砂石和尖銳物的樓梯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就好啦,注意保護膝蓋喲。
枕頭大作戰(zhàn)。這個游戲就是把家里的枕頭、沙發(fā)墊都放到地板上,鋪成一條路。讓娃從頭走到尾,或者從頭爬到尾都行,有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感覺,這個鍛煉平衡能力的游戲夠他們玩上幾十遍也不覺得膩。
這個游戲中的平衡木,我們同樣可以上某寶,搜索關鍵字“平衡木”或者“獨木橋”買到相應的道具,在家里娃就可以試試體操運動員的殺手技能啦。如果條件允許,寶爸寶媽可以DIY一個。 2—3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行走自如,但是肌肉還沒發(fā)育完全,關節(jié)韌帶還比較脆弱,不建議劇烈的運動。選擇跑、跳(非連續(xù))、投擲、翻滾等運動形式的練習都不錯。 可以去踩水花,踩水坑。 在家可以用藍色不織布材料或者是海綿等材料,剪裁出水坑的形狀,大大小小分別穿插散落在地板上。有些愛給自己加戲的娃,會穿上雨衣雨靴還有撐起雨傘在房間里跳水坑啦。 還可以玩膠帶游戲,在某寶搜索“電工膠帶”或“軌道膠帶”,貼在地上玩完之后撕下來就行。 膠帶走線游戲 用彩色的線粘出不同的道路,娃必須聽從指令按照“紅色的線”走,按照“綠色的線”走。 膠帶道路 在家粘出一條交通道路,騎車按照規(guī)定路線行駛,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個拓展玩法。 膠帶蹦蹦蹦 平行粘出一排膠帶等級線,間隔平均,然后讓娃立定跳遠,鼓勵他們按更高一個級別跳躍。 還可以用它粘出不同大小的格子,讓娃不能跳出規(guī)定區(qū)域完成游戲,可單腳跳躍,類似我們小時候玩的跳房子的游戲。 頂氣球 把氣球用細繩吊高,讓娃跳起來用頭頂氣球玩。每撞到一次,孩子都樂呵的不行。 金雞獨立 讓孩子單腳站立,大家一起PK看誰堅持的時間長。幼兒園小班會經常玩這個。 4—6歲 孩子上幼兒園啦,運動能力和社交能力都進一步加強。這個階段可以多鍛煉下孩子的彈跳、跳躍能力,對長高很有幫助哦。 如果能把運動與游戲結合起來,既能增加孩子們的運動興趣,又能增加他們的運動協(xié)調能力。 袋鼠的球 雙腿夾著小氣球,宛如袋鼠一般跳著走。然后爸爸媽媽給孩子不同的指令,比如:向前跳,前后跳,想左橫跳,跳過某一個障礙物??梢源笕诵『⒁黄餻k啊,家庭比賽多歡樂。 摸高跳 摸高跳和頂氣球的原理是一樣的,每次設定固定的高度,讓孩子蹦起來,跳躍。用頭去觸碰到基準物。 可以是碰到爸爸媽媽的手,或是拿一個軟點的枕頭等都行。 拍氣球 準備好一筐小氣球加兩把蒼蠅拍,這個游戲類似打羽毛球的玩法,雙方都得你來我往,落空一方為輸。沒有拍子徒手打氣球也是可以的,孩子在伸手夠氣球的時候,身體能得到充分的伸展。 跳蹦床 家里空間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考慮買個小蹦床給孩子跳。鍛煉腿部力量和彈跳力。某寶上搜“兒童蹦床”,會有相應的產品,有些蹦床是可以折疊的,不跳的時候可以豎起來靠墻或是放床底。 跳的時候大人要在身邊看護,注意保護腳踝,不要崴腳,防止意外。 敏捷梯花式跳 在某寶上搜索“敏捷梯”,就能買到。這個道具可以伸縮,格子大小可以調節(jié),收納方便,室內室外都可以用。讓孩子跳格子,單腳跳或雙腳跳,花式跳也可以。足球運動員經常用這個來訓練。
大人也可以玩哦,減肥利器有沒有。
如果天氣好的話,盡量多帶孩子去戶外運動,讓孩子在草地上撒撒野,奔跑,和父母一起玩玩老鷹捉小雞、丟手絹、木頭人等都是有益身體健康的。 7—12歲
跳繩、跳皮筋、蛙跳、縱跳摸高等彈跳運動,可使下肢得到節(jié)律性的壓力,充足的血液供應會加速骨骼生長。彈跳運動以每天1-3次。每次5-10分鐘為宜。 引體向上、韻律操、踢腿、壓腿、芭蕾舞練習等伸展運動,可增加柔韌性,使身體變得更加輕松和靈活。配合前兩種運動,每周進行3-5次。 重點推薦:跳繩 跳繩是體能老師,和醫(yī)院矮小門診大夫最推薦的運動項目。不要小看跳繩這項簡單的小運動,雖然咱們也是從小玩到大,卻不見得了解它的神奇功效。 ?縱向運動增高效果好! 運動中以能伸展身體,彈跳的“縱向運動”增高效果最好,比如跳繩,就是其中最方便的一項。 孩子在跳繩過程中,兩腳會跳躍,兩個手腕也會旋轉用力,同時腰部、大腿、小腿、臀部以及肩部等各個關節(jié)都在參與運動,促進了血液循環(huán),全身都能夠得到充足的養(yǎng)分和營養(yǎng)的供給,對下肢骨骼產生一定的壓力,刺激了骨骼的發(fā)育,從而幫助長高。 ?道具簡單,隨時隨地可進行! 不用擔心冬天夏天,室內室外,不用顧忌雨天還是霧霾,只需要一根跳繩就可以進行鍛煉。 如果是在室內練習的話,注意不要影響樓下的鄰居。 ?訓練大腦,小學必考項目! 一些城市的私立小學面試時都會考兩個體育項目,一個是拍籃球,另一個就是跳繩。 學校將跳繩作為面試項目是有考慮的。跳繩需要四肢、手腳、腕、肩相互配合,節(jié)奏協(xié)調,能觀察到孩子的身體平衡感、協(xié)調性、敏捷度,甚至耐力和爆發(fā)力如何。 而且,跳繩時動作可謂左右開弓,上下齊動,有助于孩子的左腦和右腦平衡。 腳心不斷與地面碰撞的時候,足反射區(qū)還能刺激腦下垂體、增強腦細胞的活力,一般跳繩比較好的小朋友,思維反應能力和想象力也都有不錯的表現(xiàn)。 跳繩還是小學生體育的必考項目之一,從沒練過的孩子,進入小學后要小心受挫哦。 身高管理 在美國,59%的孩子在6~10歲就開始接受身高管理。 學齡前期和學齡期每年身高增長較平穩(wěn)且時間較長,青春前期的身高增長將完成整個人體身高80%左右的增長幅度,所以一定要趕在青春期啟動前(女孩9歲、男孩10歲)針對性進行身高管理,青春期前每早一年管理孩子就能多長2-4cm。 除了季節(jié)性生長發(fā)育外,在孩子的成長發(fā)育階段也有 3 個長高的關鍵年齡階段,爸爸媽媽們要格外關注: (一)第 1 次:4 周歲時 4歲左右,人體內生長激素、甲狀腺素已基本形成,飲食、睡眠習慣逐漸形成,從身材上可以看出是否存在缺陷,這些條件對今后的生長發(fā)育都起著決定性作用。 (二)第 2 次:男孩 9-10 歲,女孩 8-9 歲時 即趕在性發(fā)育前,判斷孩子生長發(fā)育是否正常,生理年齡與生活年齡是否相符,身高是否達到我國孩子標準身高,有無性早熟現(xiàn)象。 (三)第 3 次:12-13 歲時: 主要看孩子的生長發(fā)育情況,同時也可以進行終身身高的預測。 下面的父母遺傳身高計算公式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 WHO 發(fā)布的亞洲人身高預測公式,大家可以做個參考: 男性身高=(父親身高 母親身高 13)÷2(cm)±7.5cm 女性身高=(父親身高 母親身高-13)÷2(cm)±7.5cm 所有的預測都只是一個大概的估計,都存在誤差。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在 9 歲前,每年的身高增長低于 5 厘米,或是達不到同齡孩子的標準身高,媽媽們應該及時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請醫(yī)生判斷是否需要進行身高干預。 最后給大家貼兩張男孩女孩的身高參考表,可以對照參考。點擊圖片放大查看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