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中所說的“冷門詩詞”,顧名思義,大致是說課本中幾乎沒有選入的,歷代詩詞選本中很少提到的,大家背誦名句里幾乎沒有的,日常引用很少出現(xiàn)的…… 而說“非常美”的,按照慣例,應(yīng)該或是詞句美的,或是意境美的,或是道情寓意很深刻很經(jīng)典的,或是畫面空靈夢幻的…… 根據(jù)以上題目中兩個概括詞和相關(guān)理解,把平時讀到非常有感覺的詩詞分享幾首,供諸位詩友品味—— 1、清代彭孫遹的《生查子·旅夜》 薄醉不成鄉(xiāng),轉(zhuǎn)覺春寒重。枕席有誰同?夜夜和愁共。 夢好恰如真,事往翻如夢。起立悄無言,殘月生西弄。 小注:彭孫通的詞多寫艷情,尤工小令,有“吹氣如蘭彭十郎”之美譽?!皦艉脜s如真,事往翻如夢?!边@兩句語淺情深,真假、虛實、今昔,回環(huán)對照,似夢似幻,哀婉纏綿…… 譚獻在《篋中詞》中曾以“唐音”二字深贊此詞。 2、清代呂碧城的《浪淘沙》 寒意透云幬,寶篆煙浮。夜深聽雨小紅樓。姹紫嫣紅零落否?人替花愁。 臨遠怕凝眸,離思難收。一身多病苦淹留。來日送春兼送別,花替人愁。 人替花愁,花替人愁,兩句僅僅易字而詞意更近一層,人花并舉而韻味遞進。 小注:呂碧城,被譽為'近三百年來詞家的殿軍',和秋瑾被并稱為“女子雙俠”。在二十世紀初的中國文壇、女界以至整個社交界,“驚才絕艷”、“風(fēng)致娟然”,是真正的人中之鳳。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qū)。中國第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中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開創(chuàng)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zhí)掌校政先例的民國奇才女。呂碧城終生未嫁,晚年出家為尼,法號寶蓮。 3、宋代某尼的《悟道詩》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云。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小注:宋朝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里記載,一位比丘尼,住尼庵多年,參禪悟道,終于開悟,古代高僧大德開悟后都會作佛偈,即開悟詩,此尼也不例外,以一首詩默示出來。讀來是不是感覺禪意與五祖惠能的偈子異曲同工,而詩意更突出? 4、 郭祥正的《閑泉》 人去泉長在,人忙泉自閑。 不供魚鳥飲,只是照青山。 小注:郭祥正,少年倜儻不羈,詩文有飄逸之氣一如謫仙,史傳其母夢李白而生。梅堯臣曾見之嘆道:“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此首小詩兼有李白之飄逸天然和王維雅趣禪意,頗為精妙! 5、賀雙卿的《鳳凰臺上憶吹簫·寸寸微云》 寸寸微云,絲絲殘照,有無明滅難消。正斷魂魂斷,閃閃搖搖。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隱隱迢迢。從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遙。問天不應(yīng),看小小雙卿,裊裊無聊。更見誰誰見,誰痛花嬌?誰望歡歡喜喜,偷素粉,寫寫描描?誰還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小注:這首《鳳凰臺上憶吹簫》,是賀雙卿告別好友韓西時所作,其中對疊字的使用,出神入化,可與李清照《聲聲慢》媲美! 賀雙卿,被贊為“清朝第一女詞人”,同時也是一位普通的農(nóng)婦。賀雙卿的婚姻與李清照相比,各有詞通篇共用了二十余組疊字,這些疊字的運用使得整首詞愈發(fā)的纏綿凄切,扣人心弦。既有對友人的感恩和依依不舍,也有對人世的哀嘆,對命運的絕望。詩人一生的苦楚與辛酸,哀怨和淚水,在這首詞中,表達的淋漓盡致。讓人讀之,忍不住嘆一聲紅顏薄命。 喜歡古詩詞的朋友們,可以仔細品味這幾首詩詞,有興趣可以進一步百度研究。 |
|
來自: 果果sb5k1wobpv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