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昆山有個巴城老街,一直沒有機會去。前幾天在網(wǎng)上看到有關(guān)巴城老街介紹,頓時又動起出游想法,要出行,首先考慮交通問題,如何去最快捷方便,在12306網(wǎng)上一搜,沒想到從蘇州到昆山火車不到半個小時就有一趟車。 剛剛醒來的蘇州站候車大廳 交通問題確定,出行就方便了。近三年里自由行我和老伴走過59個城市,基本是在車站售票窗口買票。這次也嘗試在網(wǎng)上購票的感覺,在手機上簡單操作后票就搞定??上зI的票兩張座位不挨著,沒辦法,網(wǎng)上購票座位不能選擇。 來到車站自助取票機,看著別人操作,自己也學(xué)著把票取出來,明明買兩張票,怎么只出來一張呢?疑惑間,又操作一遍還是沒有另一張。只好到售票窗口咨詢,原來另一張票也要用身份證,一證一票。 3月19日天還沒亮,我和老伴兒就起來做著啟程準(zhǔn)備。我們買的是石家莊到上海k233次到昆山的車票,開車時間7點21,晚點10分鐘開的車。雖然我們座位沒在一起,車上有好多空位子,這樣又坐在一起,開始了昆山自由行。 只有三四米寬的昆山站,出站地下通道。 經(jīng)過30分鐘運行,昆山站到了。出了站,我們才感覺昆山站太一般,走在地下通道也就有三四米寬的距離,出站通過幾拐過街天橋,走十來分鐘找到朝陽新村117路公交車站點。坐上通往巴城老街的公交車,這時已是早上八點20多分鐘,車上老年人居多,這趟車終點站是巴城客運站,這期間要運行28個站點。 昆山站到了旅客正在下車 坐在公交車上隨著公交車的運行,街兩邊的景色不斷從眼前閃過,整潔干凈的街道讓人感覺很舒服。我和老伴兒坐在車的最后一排,我的注意力都在窗外。老伴兒則和鄰座兩位當(dāng)?shù)卮蠼懔牡煤脽狒[。其中一位大姐是滄州人,熱情認(rèn)老伴為老鄉(xiāng),在體育場站下車時,戀戀不舍,在公交車窗外還頻頻向老伴兒招手,讓我好感動和羨慕。就是一個擦肩而過萍水相逢,坐在公交車挨著坐那么一會,就讓兩個老太太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另一位挨著的大姐,聽說我們?nèi)グ统抢辖?,她說正好也去,我們一路同行。公交車經(jīng)過1個小時的運行9點30分到達巴城客運站。這次來昆山我們帶上了江蘇一卡通,上車刷卡就行,不過優(yōu)惠價只有九點五折,照比其他城市少的可憐,一般城市都享受當(dāng)?shù)亓蹆?yōu)惠。 昆山站 下了公交車,我們走了十來分鐘來到巴山老街。路上老伴兒和這位大姐一邊走一邊聊。這位大姐比老伴兒大一歲,過人行道和遇到路不平的時候,老伴兒還特意攙扶大姐,怕她跌倒,這些細微動作,讓大姐很感動。一路我們同游巴城老街。聽大姐講,她是安徽人,到昆山已經(jīng)二十多年。這是她第一次來巴城老街玩兒。聽到我們旅行的經(jīng)歷,大姐很羨慕,說自己家老先生不愛走動。過些天,一定把他拉來也逛逛老街。分手時還邀請我們下次來昆山到她家做客。 巴城老街巴城老街新牌坊 巴城老街始建于清代光緒年間,東西長200米,街道狹窄,僅容3人并肩同行。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兩邊民居、商店屋檐都向中間挑出,使老街顯得更加狹窄,有“一線天”之稱。 老街臨河長廊 老街的入口處,沿河新建起來的臨河長廊,也是一處景觀處。 老街臨河長廊景觀 通往老街入口,我們來時已近十點鐘。這里顯得很清靜,幾乎看不到幾個游人,這樣的情況正合我意,可以靜下心來慢慢品味老街的韻味。 連接老街兩邊古橋,橋上設(shè)置了休息長椅,逛累了可以在這里休息,雨澆不著,太陽曬不著,不過上面的風(fēng)可有些涼。 站在橋上向西瞭望,“河街相鄰,水陸并行,小橋流水,粉墻黛瓦”江南水鄉(xiāng)景色盡收眼底。 古香古色,錯落有致臨街民居像一幅優(yōu)雅畫面,呈現(xiàn)在我眼前。一戶戶窗前大紅燈籠高高掛,增加了喜氣的氣氛,讓人怦然心動。 踩著石板路,在不寬老街暢游,讓人有種時空穿越的感覺。干凈整潔的小巷處處透著歲月的痕跡。 老伴兒和大姐興致勃勃在逛著老街。 看到這位老者的背影,想起我一次次自由行走過的那些古街老巷,那些情景頓時浮現(xiàn)在腦海里。 巴城老街像一部書、一部電視連續(xù)劇、又像一部音樂劇,演繹著精彩而動聽的旋律,讓人像喝了一杯青稞酒甘甜而有韻味。 巴城電影院 建于七十年代的老劇院,巴城人習(xí)慣叫它“大會場”,至今仍矗立在原處,時光流轉(zhuǎn),這里曾經(jīng)給那個年代孩童留下多少美好記憶。 王同寶書畫收藏陳列館 王同寶書畫收藏陳列館,由中國書協(xié)名譽主席沈鵬先生題簽的王同寶書畫收藏陳列館,古色古香的建筑以及錯落有致的書畫作品讓人心曠神怡。王同寶把數(shù)十年收藏的300余幅當(dāng)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悉數(shù)捐贈給老街,其收藏的書畫作品覆蓋到了全國所有省、直轄市,其中包括陸儼少、亞明、宋文治、魏紫熙、林散之、陳大羽、高二適、武中奇、賴少奇等當(dāng)代書畫名家的作品。 玉峰古文物展覽館 巴城老街本身就是一段歷史,在老街上有一處可以飽覽中國五千年歷史的地方——玉峰古文物展覽館。館內(nèi)文物來自于《人民日報》資深編輯朱育蓮老先生捐獻,共計約400多件。展品時間跨度數(shù)千年,囊括陶器、青銅、瓷器、玉器等。全部展品按時間先后排列,距今約5300年。 倪小舟竹刻藝術(shù)館 倪小舟竹刻藝術(shù)館坐落在老街上,倪小舟是土生土長昆山人,倪小舟拿出自己多年珍藏作品,建立藝術(shù)館。倪小舟,江蘇著名竹刻藝術(shù)家,他以倡導(dǎo)簡潔、文雅、賦予內(nèi)涵的竹刻之風(fēng)著稱。 早幾年幾度幽居浙皖山林,與竹為友。為探究竹刻歷史,傾其余力收集歷代竹刻、文房雅物、文房家具、古代竹器、木雕花板等數(shù)千計?,F(xiàn)為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竹刻藝術(shù)研究會理事兼學(xué)術(shù)部常務(wù)副主任、蘇州市工藝美術(shù)協(xié)會理事。 東寶笛館 東寶何許人也,他曾經(jīng)獲得過,中國笛藝大師趙松庭先生為他的專輯題字“東寶笛聲”、原文化部副部長高占祥先生為東寶題詞:“傳奇笛聲”、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譽東寶為“江南樂壇奇才”、澳門藝術(shù)家協(xié)會會長黃鳳文為他題詞:“笛勝天音”、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文化村還專門以東寶的名義命名了一個“寶笛亭”。 俞玖林工作室 該工作室由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最高獎項梅花獎得主俞玖林創(chuàng)辦。俞玖林工作室開展了昆曲講座、昆曲雅集、小昆班學(xué)習(xí)等系列活動,對傳承昆曲文化進行了多種有益嘗試。俞玖林工作室?guī)讉€字由白先勇題寫。 逛完老街,站在橋上看著川流不息運河上的貨船,在窄小的河道里優(yōu)哉游哉運行,沖擊著前方的河水泛起陣陣?yán)嘶ǎ瑤е篮玫男脑高h行。這里是31個運河遺產(chǎn)保護區(qū)之一。 一個半小時的老街游覽結(jié)束,手機計算器顯示走13341步,合計走18里地。200多米的巴城老街,我基本逛到。這時臨近中午,我們在老街一家面館,來兩碗面,鮑魚面和素雞面花16元填飽肚子。 崇寧寺崇寧寺始建于南北朝時期梁天監(jiān)八年(公元509年)。由于梁武帝蕭衍虔信佛教,曾花費大量錢財廣建寺塔,塑造佛像。 梁武帝后來聲言連皇帝也不做,四次皈依佛教,出家為僧,都被朝廷以巨款贖回,因此被稱為“皇帝菩薩”。 唐代詩人杜牧有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可見當(dāng)時佛教之盛。崇寧寺即由梁武帝敕建而成,距今已有近1500年歷史。 亭林公園亭林公園前身,1906年始辟為馬鞍山公園,1936年為紀(jì)念顧炎武改名亭林公園。 園內(nèi)古樹名木繁多,四周曲水環(huán)抱,山中奇峰怪石林立,名勝古跡遍布,人文景觀比比皆是,古有七十二景之說,歷為游覽勝地。 我們來時園內(nèi)正在整修,好些地方游覽不了。讓人奇怪的是公園還要門票,價格為20元,60歲以上為半價。 昆山站站臺 一天的昆山自由行即將結(jié)束,我們要坐的從懷化到無錫k808次列車,已徐徐進站。這次旅行是自由行59個城市中距離最短、坐火車30分鐘時間;最低消費、兩個人花費72元;最放松,沒有像游覽其他城市那樣急于趕路,頻于奔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