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姐 化學課在初中只有兩本書,化學姐給同學們整理了新版的各單元考點,建議收藏喔! 考點38 碳的單質(zhì) ⒈金剛石、石墨的物理性質(zhì)和用途的比較
得到啟示:⑴結構決定性質(zhì),性質(zhì)決定用途;⑵同一種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單質(zhì)。 ⒉木炭、活性炭 ⑴木炭:有吸附作用,用于吸附一些食品和工業(yè)產(chǎn)品里的色素,吸附有異味的物質(zhì)。 ⑵活性炭:有較強的吸附作用,用于防毒面具、冰箱的除臭劑。 考點39 碳的化學性質(zhì) ⒈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碳原子最外層有4 個電子) 應用:解釋古代字畫經(jīng)歷幾千年而不變色、檔案資料要求用碳素墨水書寫 ⒉碳的可燃性(相同的反應物,因反應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充分燃燒 C + O2 ===== CO2 ——放熱 放熱 不充分燃燒 2C + O2 ===== 2CO——放熱 ⒊碳的還原性(以木炭還原CuO為例)——用于冶煉金屬 ⑴現(xiàn)象:黑色粉末變紅色,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⑵化學方程式:C + 2CuO ===== 2Cu + CO2↑ 考點40 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選擇 ⒈發(fā)生裝置的選擇依據(jù)
考點41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⒈藥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不要寫成CaCO3 和稀鹽酸) ⒉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注意:⑴不能用濃鹽酸代替稀鹽酸,因為濃鹽酸易揮發(fā),使制得的CO2不純(混有氯化氫氣體);⑵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因為稀硫酸與CaCO3反應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鈣覆蓋在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應的進行;⑶不能用Na2CO3 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為Na2CO3與稀鹽酸的反應速度太快,不便于收集。 ⒊發(fā)生裝置:固 + 液——氣體型(參看課本P111圖6-10) ⒋收集裝置:只用向上排空氣法(因為CO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 ⒌CO2的檢驗: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變渾濁,則該氣體為CO2。 化學方程式:CO2 + Ca(OH)2 == CaCO3↓+ H2O ⒍CO2的驗滿: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木條熄滅,則已充滿。(這樣做是利用CO2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的性質(zhì))。 ⒎CO2的工業(yè)制法:CaCO3====CaO + CO2↑ ⒏實驗室制取CO2的實驗操作過程 ⑴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⑵裝入大理石,塞緊膠塞;⑶固定裝置;⑷從長頸漏斗加入稀鹽酸至長頸漏斗下端管口液封;⑸收集氣體,導管一定要伸入集氣瓶底部;⑹檢驗是否集滿。 考點42 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設計思路和方法 ⒈藥品的選擇原則:選擇反應速度適中,價格便宜,來源廣泛,污染少,實驗安全,所制氣體純凈的藥品。 ⒉實驗裝置的設計:根據(jù)藥品的狀態(tài)和反應原理,以及反應條件設計裝置。裝置設計要簡單,便于控制和操作。 考點43 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 ⒈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zhì):⑴常溫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CO2固體叫“干冰”); ⑵密度比空氣大; ⑶能溶于水;(設計實驗證明,參看課本P114實驗6-5) ⒉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 ⑴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實驗探究:參看課本P113實驗6-4),二氧化碳不供給呼吸(解釋“屠狗洞”現(xiàn)象、燈火實驗) ⑵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實驗探究:參看課本P114實驗6-6) 化學方程式:CO2 + H2O == H2CO3碳酸不穩(wěn)定,H2CO3 == CO2↑+ H2O ⑶二氧化碳與石灰水、燒堿反應 現(xiàn)象: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原因: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CaCO3沉淀。 化學方程式:CO2 + Ca(OH)2== CaCO3↓+ H2O ⑷二氧化碳能與熾熱的碳反應 CO2 + C ====2CO 考點44 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huán)境的影響 ⒈二氧化碳的用途:⑴滅火;⑵作致冷劑如人工降雨、舞臺煙霧;⑶制碳酸飲料;⑷作溫室肥料等 ⒉溫室效應:由于二氧化碳的過多排放 溫室效應的危害 :全球變暖,兩極冰川融化, 海平面升高,淹沒沿海地帶土地沙漠化,旱澇災害, 農(nóng)業(yè)減產(chǎn) ⒊控制溫室效應的措施 措施:減少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開發(fā)利用太陽能、風能、乙醇等清潔能源 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 考點45 一氧化碳的性質(zhì) ⒈物理性質(zhì):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小。(實驗室制取C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想一想:水能防止CO中毒嗎? ⒉化學性質(zhì) ⑴可燃性: 2CO + O2====2CO2——作燃料(是煤氣的主要成分) 現(xiàn)象: 產(chǎn)生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產(chǎn)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⑵還原性: CO + CuO====Cu + CO2——冶煉金屬 現(xiàn)象:黑色粉末變紅色,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注意:①操作順序?qū)嶒灂r,先通CO,后加熱;實驗完畢,先停止加熱,繼續(xù)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卻; ②但需對尾氣處理,方法是將CO點燃轉(zhuǎn)變CO2(或收集起來)。 ⑶毒性:CO能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失去運輸氧氣的能力,使人因缺氧而死亡。 ⑷CO2和CO化學性質(zhì)的比較
▍本文編輯:化學姐 ▍來源:本文來源網(wǎng)絡,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
|
來自: 昵稱4781331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