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的 老街巷 蘇州的老街巷大都依河而建,小街側(cè)有巷,走進巷子拐彎又有弄。記得小時候蘇州的各條街巷弄大多是相通的。拱形的橋,也有許多大石條鋪就的平橋,靜臥在窄窄的河道上,連通著街巷。春天,臨街的河,臨河窗戶半掩的身影,上河灘的婦女三三兩兩地搭話,只是現(xiàn)在鮮見搖櫓的船,岸邊依舊桃紅柳綠。 夏日里,天晴的時候,街巷里人來人往,高墻或大樹陰影下,搖扇為孫兒納涼的老婦,扎堆打牌下棋的街坊鄰居,蟬兒在鳴叫。我喜歡在下雨的時候,帶著一點點的朦朧,近望著雨滴落在水面激起的漣漪,遠眺著橋上的人影,花綠的傘。 秋天到了,老宅里的老樹葉子漸漸泛黃,現(xiàn)在都說夏秋季節(jié)不分明,但庭院里杏葉黃了,楓葉紅了,又明明告訴你秋的存在。冬天,蘇州也會有那么幾天雪,偶爾雪大了,開心的也是一些小孩子。不,鏡頭中街巷的雪中行人也是我的最愛。 蘇州的每一條老街巷,每一座橋,每一個大宅院,每一條河,都會給你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就說我這拍攝的蘇州閶門內(nèi)下塘街吧,臨街的河是蘇州古城水系三縱三橫中的第一橫河,河上有許多古橋,崇真宮橋、虹橋、至德橋等等;老街有清代兩代狀元陸肯堂、陸潤庠府??;有始建于北宋徽宗政和年間的崇真宮遺址;有一代名醫(yī)曹惕寅的舊宅崇安里;有明天順八年(1464年)知府邢宥在宋元古倉舊址重建的永豐倉船塢;有泰伯廟,舊稱至德廟,歷史可追溯至東漢,為江南地區(qū)第一座奉祀?yún)堑亻_發(fā)始祖泰伯的廟宇;閶門內(nèi)下塘街的神仙廟,那“呂洞賓醉臥山門遇潤庠”的故事,更是每個老蘇州人都熟知的。閑聊中,六七十歲的老街坊會告訴你當(dāng)年在老街上拍攝《早春二月》時他見到了孫道臨和謝芳…… ![]() ![]() 把歷史景象盡可能真實地留下來,或許就是照相發(fā)明的初衷吧!記得1982年的時候我就有了第一臺相機,為什么那時就不好好地利用它來留下些什么?想想實是遺憾,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