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史先生邀! 黃帝、堯、舜、禹豈止是同姓,更不能用近親這個詞,而是一脈相承的根、枝關(guān)系。黃帝是根,他們都是黃帝的嫡系子孫后代! 《史記.五帝本紀(jì)》: 五帝為: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來看他們的關(guān)系: 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 黃帝正妃嫘祖,有二子,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其二曰:昌意。這二人雖都未得立,但他們的后人都有天下。 黃帝崩,顓頊立。顓頊乃昌意兒子(嫘祖的第二個兒子),顓頊?zhǔn)屈S帝嫡孫。 顓頊崩,帝嚳立。帝嚳高辛乃黃帝之曾孫。帝嚳是玄囂(嫘祖長子)的孫子。帝嚳娶陳鋒氏女,生放勛,娶娵訾氏女,生摯。帝嚳崩,先立摯,摯不善,而弟放勛立,就是堯帝。也就說堯是黃帝第五代孫。 帝嚳與帝堯直接就是父子關(guān)系。帝堯授舜以天下。 舜看起來與堯沒血緣關(guān)系,且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舜。其實(shí)不然,舜同樣是黃帝的后代,舜是顓頊也是昌意這一枝的后人,看舜的族譜: 黃帝→昌意→顓頊→窮蟬→敬康→句望→橋?!拧?名叫重華)。也就是說舜是黃帝第九代孫。 堯要比舜高好幾輩,娥皇女英算起來是舜的老姑奶奶,但是上古時代估計(jì)兩三代以后就可通婚。 至于禹,《夏本紀(jì)》記載: 禹名曰文命,也是顓頊這一枝的: 黃帝→昌意→顓頊→鯀→禹。禹的輩分很高哦!是黃帝的第五代孫。 所以雖說上古時期是禪讓制,也確是禪讓,都是選賢能者立之。但這些賢能者也都是根正苗紅的黃帝后裔(且都是正妃嫘祖之后)。假如說你是個黔首素人,誰會注意你,你又有什么機(jī)會什么能力展示你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