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變現(xiàn)的一個核心是廣告變現(xiàn),現(xiàn)在普及一下廣告術(shù)語。 ![]() 廣告行業(yè)內(nèi)存在的幾種方式主要是CPA,CPC,CPM,CPT,CPS幾種。 首先講CPA,它的含義是指按照用戶的行為進行計費,這個行為有很多種比如“一個公眾號關(guān)注1.5元”,再比如“一個應(yīng)用下載是15元”,以及“一個表單填寫20元”…它的核心關(guān)注點是用戶的實際行為,曝光和點擊是沒有用的,只有用戶有真實有效的參與行為才算數(shù),(從業(yè)后你可能遇到其他的形式,比如有一種CPD的其實也算是CPA,這個D的含義就是“下載”,一個下載量多少錢…)通常都是講一個A多少錢,怎么樣才算一個有效的A。 其次是CPC,這個術(shù)語的含義是按照用戶到實際落地頁的點擊量,比如我投放一個banner廣告,只有點擊進去我的落地頁才算是有效計費的(從這種程度上來說公眾號按閱讀量計費的模式比較像CPC的計價方式),通常都是講一個C(點擊)的單價多少錢。 CPM,就是按照曝光量來計算費用了。M的意思是千次曝光,翻譯過來就是每千次曝光多少錢,比如瀏覽量是10000,計算下來就是10個M。 CPT,一般理解上都是按時間計費,很多app的開屏圖投放都是多少錢一周,一個月,一天這樣子;拿公眾號推文廣告來說,投放的T可能是次數(shù)(times)也可能是時間上的T(畢竟整體來說差不多就是一天一次推文)…另外也有人把T時間換作是CPD來稱呼,這個D就是day(還有一種說法是download,下載的意思。這個D就是有效行為了)。 CPS,應(yīng)該是隨著流量費用越來越高后甲方最青睞的合作方式了,它的意思是按照商品實際成交來計算費用;比如金融理財里就是吸引投資多少錢,返傭金給你;也比如電商的分成,按成交訂單進行分傭(沒有成交訂單就沒有傭金)。 廣告業(yè)里最多的就是這幾種了吧,也可能會存在cpl的說法,實際意思就是“有效抵達產(chǎn)品落地頁的郵箱用戶數(shù)計算費用”,就像是網(wǎng)站廣告時代的“uv”計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