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初冬,菊花是歲月的主宰。《禮記》記載“季秋之月,鞠有黃華”。鞠,就是菊。野生的菊花,黃色最為常見?!包S花”,也就專指菊花。屈原《離騷》有名句“朝飲木蘭之墮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說明2400年前,人們已經(jīng)習(xí)慣吃菊花。最早的中醫(yī)學(xué)著作、東漢《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菊花久服能輕身延年?!段骶╇s記》記載菊花連同莖葉與糧食一起釀酒,叫菊花酒。東晉詩人陶淵明開始,菊花從廚房進入了書房、進入了文人雅士的心房。不僅躋身十大名花,“梅蘭竹菊”還并稱“四君子”。作為“花中隱士”,傲霜斗雪、高風(fēng)亮節(jié)、隱逸脫俗,是菊花所象征的含義。今天集中盤點關(guān)于菊花的著名篇章。 一、最權(quán)威的定性——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飲酒 (晉)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點評】第一個把菊花與隱逸、田園、高風(fēng)亮節(jié)聯(lián)系在一起,從此再無他論。這就是陶淵明的不同凡響。這首詩太有名,以至于“東籬”,成了采菊、隱逸的專用名詞。結(jié)廬:建造住宅。何能爾:為什么能這樣。 二、最田園的生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點評】農(nóng)家生活的恬靜閑適,離不開桑麻,更少不了菊花。過:拜訪。黍(shǔ):黃米。郭:外城。軒:窗戶。場圃:打谷場和菜園。還(huán):回來。 三、最充分的理由——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點評】為什么愛菊花,理由還不充分嗎?!秋叢:指叢叢秋菊。舍(shè):房子。陶家:陶淵明的家。 四、最深情的凝望——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蝶戀花 (宋)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點評】菊花開放,草木凋零,人在何方,無限傷感。檻(jiàn):欄桿。羅幕:絲羅的帷幕。諳(ān):熟悉,精通。朱戶:朱門,大戶人家。彩箋:彩色信箋。尺素:書信。 五、最悲壯的感懷——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秋興八首·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點評】國家興衰,身世蹉跎,詩寫的是人生和時代的秋天。玉露:白露。蕭森:蕭瑟陰森。兼天涌:波浪滔天。塞上:指巫山。接地陰:風(fēng)云蓋地。叢菊兩開:杜甫離開成都已歷兩秋。故園:此處指長安。催刀尺:指趕裁冬衣。白帝城:奉節(jié)城。急暮砧:黃昏時急促的搗衣聲。砧(zhēn):搗衣石。 六、最浪漫的反叛——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題菊花 (唐)黃巢 颯颯西風(fēng)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點評】大膽的想象,叛逆之情和雄偉膽略彼此成為因果。青帝:司春之神。住在東方,主行春天時令。報:命令。 七、最露骨的殺氣——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不第后賦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點評】如果說上一首還有些詩意,這就赤裸裸的是造反了。菊花,從陶淵明的隱逸,都化作了黃巢的騰騰殺氣。不第:沒有考取科舉。如果知道這個人將來要把大唐送上絕路,皇帝怎么樣也應(yīng)該錄取他了。當(dāng)然,更可能是殺了他。 八、最迷人的秋色——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村行 (宋)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 【點評】迷人的景色,拳拳的鄉(xiāng)情。信馬:騎著馬隨意行走。晚籟:指秋聲。棠梨:一種落葉喬木。蕎麥:一年生草本植物。原樹:原野上的樹。 九、最優(yōu)雅的愁緒——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宋)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yīng)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點評】是愁苦,也要優(yōu)雅面對?,嵈埃虹U刻紋飾的窗戶。團茶:團狀茶餅。瑞腦:即龍涎香。仲宣:王粲,漢末“建安七子”之一,其名作《登樓賦》抒寫去國懷鄉(xiāng)之思。隨分:隨便,隨意。尊前:指宴席上。尊:同“樽”。 十、最偉大的憂思——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 【點評】從憂己到憂國,令人感動。無人送酒:見前面“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的典故。 十一、最凄冷的傷懷——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點評】句句離不開一個愁字。永晝:漫長的白天。瑞腦:一種薰香名。又稱龍腦,即冰片。銷金獸:香爐里香料逐漸燃盡。金獸,獸形的銅香爐。紗廚:又做“紗櫥”,防蚊蠅的紗帳。 十二、最直接的自擬——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點評】寫花就是寫自己,從一叢白色菊花聯(lián)想到自己的白頭。白居易特別關(guān)注自己的老去。孤叢:孤獨的一叢。白頭翁:詩人自謂。 十三、最隱晦的自況——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點評】寫花就是寫自己,李白也是在嘆息自己命苦。即事:以眼前事物為題材作詩。更:再。觴(shāng):喝酒用的器具。遭此兩重陽:重陽節(jié)要采菊宴賞。重陽后一日,菊花兩遇飲宴,兩遭采摘。 十四、最直接的蔑視——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菊 (唐)鄭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點評】古人有把菊花插在頭上的習(xí)俗。可是菊花才不屑于插在公子王孫的頭上呢!秋香:菊花。瓦松:一種寄生在建筑物瓦檐上的植物,沒什么用處。 十五、最曠達的無奈——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點評】是曠達,還是消極?齊山:在今安徽省貴池縣。翠微:青翠的山。酩酊(mǐng dǐng):醉得稀里糊涂。陶淵明重陽采菊,忽然友人送酒過來,于是醉倒在花叢中。牛山:齊景公登上牛山,感到終有一死而悲哀下淚。 十六、最直接的表白——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 題畫菊 (宋)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 【點評】寫花就是寫自己,寫自己的不屈服。不并:不在一起。抱香死:菊花凋謝后不落,所以說抱香死。 十七、最遙遠的知己——黃花本是無情物,也共先生晚節(jié)香 過菊江亭 (明)于謙 杖履逍遙五柳旁,一辭獨擅晉文章。 黃花本是無情物,也共先生晚節(jié)香。 【點評】晉陶淵明,明于謙,跨越時代的共鳴。菊江亭:在今安徽東至濱江處,晉時屬江西彭澤。陶淵明任彭澤縣令時,常來此植菊。五柳:陶宅邊種有五棵柳樹。一辭:指《歸去來兮辭》。 十八、最美麗的相思——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 長相思 (南唐)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fēng)月閑。 【點評】一個帝王寫出如此多情之作,難怪以后亡國了。塞雁:塞外的鴻雁,春北秋南,常以寄托思念之情。 十九、最樂觀的慰藉——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贈劉景文 (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點評】每個季節(jié)都有每個季節(jié)之美,人生亦如是。劉景文:蘇軾友人。雨蓋:舊稱雨傘,詩中比喻荷葉舒展的樣子。 二十、最深情的思念——故鄉(xiāng)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北朝)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xiāng)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點評】身與心背離,自古以來就有的常態(tài)。薇山亭:所在不詳。逝:往,去。 ===講座“唐朝詩人們的日子”=== 應(yīng)東方財經(jīng)電視臺邀請,12月1日(星期六)晚19:00-21:00 ,在網(wǎng)紅機構(gòu)“融書房”(上海浦東浦城路150號三樓),文化學(xué)者、央視“每日薦詩”推薦人、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節(jié)氣詩詞主講人、十大國學(xué)公號“寶寶念詩”創(chuàng)始人韓可勝主講《唐朝詩人們的日子》。電視臺全程錄像,并在節(jié)目制作好之后播出。名額有限,請掃碼入群。 《四時佳興與人同—2019詩詞日歷》(簽名本),央視重大主題宣傳新媒體“1號線上”等策劃,韓可勝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與季節(jié)、節(jié)氣、節(jié)日、紀念日、花信風(fēng)等高度對應(yīng);念著當(dāng)天的詩,賞著當(dāng)時的景,想著當(dāng)年的事,比單純背詩內(nèi)涵更加豐厚;篇篇經(jīng)典,覆蓋中小學(xué)課本大多數(shù)詩詞;湖南衛(wèi)視“聲臨其境”聲音指導(dǎo)狄菲菲團隊藝術(shù)配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