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孝順父母的前提是,家 來自一星期一本書 00:00 13:33 來源 | 兒童心理課堂 ID:guanaibaby 一位認識許久卻不長聯(lián)系的朋友,給我發(fā)了份電子郵件。 今年六月,她剛剛結束了一段相處十年、結婚六年的感情。 此文經她同意發(fā)布,希望所有走進婚姻的人都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承擔起應該承擔的責任。 - 01 - 我和老公結婚五年才有了孩子。 我們是高中同學,大學異地四年,畢業(yè)后都留在了蘇州。工作第二年結了婚,在雙方父母的資助下,付了首付,買了一套兩居室。 此后,感情一直很穩(wěn)定。 去年我們有了寶寶,因為兩個人都要上班,就請公公婆婆過來幫忙帶孩子。 盡管我自認為我們有一定的感情基礎,也對公婆的到來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是,依然出現(xiàn)了太多超乎我預期的事情。 比如,家里原來的家務都是我和老公兩個人做。我躺在沙發(fā)上看書,叫一聲“老公倒杯水來”,也是日常。自從婆婆來了以后,但凡我讓老公干一丁點活,婆婆就會搶著去,掛著不高興臉。 為此,老公說了我好幾次,說他媽在的時候,我能不能勤快點?能不能不使喚他?問題是,他媽天天在家啊。 考慮到婆婆能來帶孩子,已經幫了我們大忙,我選擇了忍耐。 但是,凡事都有個度,一而再再而三這樣,我忍不住了,兩個人就開始吵架。一方面是對他有“諸多要求”的妻子,一方面是對他“無私奉獻”的母親。 慢慢地,我明顯感覺到,老公情感的天平偏向了他的母親。甚至,有一段時間,他下班回家,只和他爸媽打招呼,對我視而不見。 還有一件事,讓我也很郁悶。 我喜歡旅行,但從懷孕后,去得最遠的地方就是上海了。 今年三月,寶寶滿一周歲,我跟老公商量,想四月份利用年假和朋友去一趟云南。老公說沒問題。結果到了四月,我準備出發(fā)的時候,他問我可不可以不出去。 我很驚訝,問為什么。他支支吾吾地說,你都孩子媽了,還一個人到處亂跑。再說,旅費都夠我們還一個月房貸的了...... 那一刻,刷新了我對他的認知。憤怒到極點,大半夜我們吵醒了公婆。情急之下,婆婆說我,你都當媽了,怎么還老想著玩?你們還有房貸呢! 我……竟無言以對。 晚上十一點,我一個人在小區(qū)昏暗的燈光下,禹禹獨行,突然發(fā)現(xiàn),在這個家里,我是一個多余的人。 云南,我還是去了?;貋硪院?,一家人的關系更加冷漠。不,嚴格來說,是他們之間熱熱鬧鬧,我與他們的關系越發(fā)冷漠。而且,平素正點下班的老公開始晚歸,接電話時經常背著家人,主要是我。 女人的直覺告訴我,我們之間,除了他媽,還出現(xiàn)了“第四者”。 我意識到,我們再也回不到從前了。我沒有求證,沒有質問,沒有吵鬧,只是請他在離婚協(xié)議上簽字。唯一的要求是,女兒歸我撫養(yǎng)。 六月的一天,我們辦理了離婚手續(xù),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感情和六年的婚姻。離婚以后,我?guī)е⒆与x開了蘇州,回到了安徽父母家。 一個人的時候,我會忍不住想,當初看中他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孝順。 我一直覺得,一個對父母都不孝順的人,是沒有辦法真正對別人好的。 而現(xiàn)在,恰恰是他的“孝順”斷送了我們的婚姻。 - 02 - 很可惜,也很無奈。 我并不認為是“孝順”出了錯,而是錯誤的家庭排序斷送了他們的婚姻。 即在一個家庭中,夫妻關系應是定海神針,只要這一點沒錯,孝順父母是沒有問題的。 可惜,有太多的人誤解了“孝順”二字,借“孝順”之名,行“思維懶惰”之實。 “孝順”出自《國語·楚語上》,原指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盡心奉養(yǎng)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 孝順孝順,孝在前順在后。順的前提是孝。 你能指望一個順從父母的意志,把自己的家庭搞得雞犬不寧,甚至支離破碎的人,盡心奉養(yǎng)父母嗎? 并不能。因為,這樣的人情商低。 孝道是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 孝順父母并沒有錯,但是,婚后,還一味“聽媽媽的話”并不是孝順,而是置母親于不義、置自己于不仁、置愛人于不顧。 - 03 - 孔子的弟子曾參問孔子:“冒昧的問您下。子女順從父母就可以說是孝嗎?” 孔子立刻回答:
有很多父母觀念老化,沒有受過多少教育,思想上難以與時俱進,喜歡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子女(媳婿),甚至試圖掌控子女的小家庭,做“一家之主”。 他們并不壞,都是“為你好”,最后,小家庭卻因為他們的“好”,齟齬不斷,甚至分離崩析。 這并不是父母的問題,是子女的問題,是管理、溝通、協(xié)調家庭關系的能力有問題?;蛘哒f,是把父母放在了第一位,把愛人放在了第二位。 而正常的家庭排序是,夫妻關系第一位,親子關系第二位,與父母的關系第三位。 子女的小家庭和睦美滿是正常父母的心愿,但是,父母由于思維局限,難免會出現(xiàn)有失偏頗的言行。 尤其是一個屋檐下相處,婆媳(翁婿)之間有矛盾再正常不過。有矛盾不可怕,關鍵看中間人如何處理。 處理的好,干戈化為玉帛,處理不好,激靜氣為雷霆。 父母需要孝順,也需要管理。 當你能夠承擔起家庭的責任,能夠意識到,夫妻關系才是整個家庭中所有關系的核心,那么,不僅愛人理解你,父母也會理解你。 唯有此時,才談得上真正的“孝順”。 作者:楊小陽,來源:兒童心理課堂(ID:guanaibaby),伴你探索解讀兒童心理,體會閱讀,學會看見,為了媽媽,為了孩子,溫暖陪伴,一起成長。一星期一本書經授權發(fā)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