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滿堂,從字面意思上就能看出這是一個形容財富的詞語,同樣,也可以看出,在中國古代,玉和金一樣也是財富的象征。 但是隨著市場緊急的發(fā)展,玉石逐漸從彰顯家族財富的擺飾變成了小巧玲瓏的隨身配飾,這是為什么呢? 一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正常需求,以前的玉石標準是相當(dāng)嚴格的,導(dǎo)致玉石的產(chǎn)量極低,為了滿足人們?nèi)找嬖鲩L的需求,光憑擺件的邊角料是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于是只能放寬玉石標準,但次品終究是次品,即便達到了放寬后的標準,但卻無法滿足制成玉雕的條件,于是只能拆分出來做成玉飾。 二是因為玉雕畢竟是大件,需要一個足夠大的空間來擺放,對于目前基數(shù)最大的上班族來說,供房、供車都足夠心疲力竭了,根本就沒有多余的空間和時間以及金錢來供一座玉雕。 所以,現(xiàn)在大部分人買玉器,首選還是首飾,買擺件的人少很多,有時一件擺件的價格,還不如一個手鐲貴。 但擺件用料多、耗工也多,能不能理解為擺件的市場潛力更大?做擺件肯定更費工夫,掏副手鐲只要注意盡量把好料保留下來就可以了,而做擺件需要整體考慮,挖臟去綹,物盡其用,充分展示一塊玉石最好的一面。但一般來說,買擺件的人比較傳統(tǒng),男性較多。而女性購買主要以首飾為主,這才是消費的主力軍。但若論收藏價值,應(yīng)該還是擺件的收藏價值更高。 但現(xiàn)在市場上,已經(jīng)很難見到料好工也好的玉雕擺件了。 現(xiàn)在追求經(jīng)濟效益,做手鐲時間短,幾天就能完工,而做一件擺件至少要幾個月,大一點的擺件要幾年時間。再加上現(xiàn)在的原料也不容易獲得,很多人拿到一塊好料首先考慮能掏出幾對手鐲,很少拿來做擺件了。所以現(xiàn)在的擺件,能夠用上好玉料的越來越少了。一件好的玉雕擺件是藝術(shù)品,但一副首飾無論用料怎么好,它始終成不了藝術(shù)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