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粉,指的是狀如豬大腸似的米粉皮裹餡。腸粉原籍并非潮汕,是從廣州和香港傳進(jìn)來的。20世紀(jì)80年代初,汕頭經(jīng)濟(jì)特區(qū)成立,隨著大批港商來汕辦企業(yè),也引進(jìn)了早茶的粵式飲食文化。腸粉最先在高檔賓館酒樓的早點流行,最后在大街小巷中扎了根,成為廣東腸粉的另一支——潮汕腸粉。 據(jù)說,廣州腸粉最早出現(xiàn)于清末,是沿街叫賣的流動攤販經(jīng)營的,后來才被茶餐廳用于早點。廣東腸粉有咸、甜兩種,咸腸粉的餡料主要有豬肉、牛肉、蝦仁、豬肝等,甜腸粉的餡料為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就其粉皮論,又有布拉腸粉和抽屜腸粉。抽屜式腸粉是如今流行的做法,無需贅述。布拉腸粉的做法是在蒸盤上鋪屜布,上灑粉漿,粉皮蒸熟后,拉取屜布反扣于盤子,屜布拉開,就是一張粉皮。拉布的目的,大概是為了讓蒸盤保持溫度,節(jié)省時間??梢姵閷夏c粉是有煤氣爐后才出現(xiàn)的。如今,布拉腸粉已極少見,偶爾有之,也只是廣告噱頭。 豐順有一種叫“捆粄”的小吃,是先蒸大片粿皮,再切方塊,然后用粿皮包上肉餡。不知道是否源于腸粉。 廣州地區(qū)還有一種叫豬腸粉的,說是豬腸粉,實際上是齋的,沒有餡。估計這才是腸粉的祖宗。做法是,粉皮卷成條狀,蒸熱,切段,上灑菜脯粒,最后淋花生油和生抽。吃的是粉皮的質(zhì)地,對大米和水要求較高。 潮汕腸粉只有咸味無甜味,與廣式腸粉最大的區(qū)別是,餡料是在粉皮半熟時放入的,使餡料更加嫩滑青翠,并且一定要灑菜脯粒。凡經(jīng)營腸粉的攤子一般都配售粵式粥,如皮蛋粥、牛肉粥等,還免費提供茶水,無疑是學(xué)自粵式早茶。 據(jù)說潮州的腸粉是十幾年前從廣州這邊傳過去的,但又相當(dāng)不同。潮州人 腸粉有潮州人的口味,那腸粉也就自然有新的造詣。一張面粉皮,打上一個蛋,加豬肉碎,加蘿卜丁,加香菇絲,加切碎的白菜片或豆芽或筍丁,然后上面澆一層芝麻漿和鹵湯,那味道實在讓人懷念。一樣的腸粉,不一樣的口味?!?/p> 原料: 粘米粉200克、水600克、蝦米15克、香菇8個、雞蛋4個、豬肉100克、青菜,雞蛋,菜脯粒。 做法: 1、準(zhǔn)備材料,將香菇和蝦米先用水泡開,豬肉剁碎; 2、將蝦肉,香菇,豬肉,生菜分開下,可以加點鹽;粘米粉加水?dāng)嚢杈鶆颍?/p> 3、準(zhǔn)備兩個盤子,其中一個刷上油,(我用的是兩個8寸比薩盤,油刷一點點就夠了,不能太多) 4、在刷好油的比薩盤倒入兩大勺米湯; 5、鍋里倒入半碗水,水煮到半開的時候,將裝有米湯的盤子放到鍋里,蓋上蓋子蒸兩分鐘左右; 6、取出盤子,用小刮刀沿著周圍劃一圈; 7、將蒸好的腸粉倒鋪在另外一個盤子上; 8、在腸粉的一邊放上肉料; 9、向中間卷起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