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農(nóng)夫也瘋狂 農(nóng)村的老人喜歡講老話,而這些老話往往短短幾個字,卻蘊藏著一些非常深刻的道理。時至今日,在農(nóng)村里依然還有不少古人所傳下來的老話,由于其多數(shù)都是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在書本上是一般學(xué)不到的,只有在和老人們聊天的時候才能聽到。其實,農(nóng)村的這些俗語歷經(jīng)多年并且一直流傳下來,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如今大量的年輕人進入到城市里打工,也不再和土地打交道了,所以對這些方面接觸比較少了。今天,農(nóng)夫就和大家來說一句在今天依然適用的老俗語:一人不登高,兩人不觀景,三人不喝酒,啥意思呢?老祖宗這話是什么道理? ①一人不登高 “登得高,望得遠”,這是誰都知道的道理,并且在民間還有“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的經(jīng)典名言。而這句“一人不登高”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就不要深入險境了,這樣是非常危險的,如果發(fā)生了什么意外,那是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在古代的時候,很多的文人墨客就喜歡登高望遠,但這樣的事情最好是結(jié)伴同行,遇到什么意外了還有人可以相互幫襯。一個人出去登高望遠,山高路滑的是很容易發(fā)生意外的。在今天有很多的驢友就喜歡去野外玩耍,也常有新聞報道驢友失蹤、迷路的事情。由此可見,古人這話是很有道理的,一個人身處險境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在民間還有一句類似的俗語“一人不進廟”,原因是寺廟中有很多的貴重物品,如果發(fā)生了失竊事件,那樣自己也擺脫不了嫌疑。 ②兩人不觀景 “觀景”其實是“觀井”誤傳過來的,其意思是說,兩個人不要去井邊向里面張望,這樣很容易發(fā)生一些意外。比如其中有一人因為和你之間又利益沖突了,那一下子把你推進井里去,那這樣是非常危險的。后來從“觀井”擴展成為了“觀景”也是有道理的,如果你和別人兩人同行去一些野外賞山玩水,可是在野外能發(fā)生什么事情誰又能預(yù)料得到呢?萬一在旅行的途中發(fā)生了一些爭吵,其中一人心懷惡意了,他若滋生了害人之心,會給你帶來滅頂之災(zāi)。老祖宗所說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還是有道理的。 ③三人不喝酒 字面的意思是說,三個人就不要一起喝酒了,這樣容易出現(xiàn)兩個人合伙一起灌酒的情況,那對另外一個人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在喝酒的時候,人是最容易說胡話的。平時一些不敢說的話,關(guān)于自己的和別人的秘密會在酒精的作用下,一股腦就會全部說出來。如此一來就容易發(fā)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最終就可能引起紛爭,甚至大打出手。但是喝醉了的人,往往容易失去理智的,打架了也是沒輕沒重,這樣是非常危險的。 ④四人不趕集 這句俗語其實還有下半句,那就是“四人不趕集”,當然了,這個四人并不是指具體的四個人,而是人多了就盡量不要相約一起去趕集、逛街了。原因是人多嘴雜,很容易讓當事人失去判斷力。估計不少人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在購買東西的時候時候因為自己拿不定主意,就會聽從通行小伙伴的意見,可是等到買回家以后,卻會后悔了,認為還是自己所看到的東西更好看。老祖宗的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去趕集買東西的時候還是要有自己的逐漸,不要聽從別人的意見,不然這樣所買的東西并不是根據(jù)自己的喜愛買的,往往會導(dǎo)致不必要的損失。還有可能在發(fā)表自己意見的時候,和別人意見相悖而引發(fā)沖突,這樣一來,就容易影響到朋友之間的感情。 老祖宗所流傳下來的這句俗語,在今天依然還是有道理的。其是在提醒我們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讓自己身處險境,做什么事情都盡量要三思而后行,畢竟“人心隔肚皮”。雖然不能有害人之心,但防人之心也不可沒有。對此,你怎么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贊、分享和關(guān)注哦,農(nóng)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nóng)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支持(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
|
來自: 三農(nóng)小毛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