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很多人覺得王夫人這個角色非常討人厭,太壞了,甚至覺得她有些歹毒,因為金釧兒之死、晴雯之死跟她都有關(guān)系,王夫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壞呢?
我們不妨看一看她被詬病最多的兩件事,一個是攆走金釧兒,一個是抄檢大觀園趕走晴雯等人。
王夫人趕走金釧兒,是因為她假寐時,聽到甚至看到了寶玉和金釧兒之間的那些小動作,吃齋念佛的她,堅持認(rèn)為金釧兒是狐媚子,好好的爺們,都被她們這些丫鬟教壞了。
我們看,王夫人打了金釧兒,并將她趕走,不是因為金釧兒服務(wù)不周到,也不是因為她偷了什么東西,摔壞了什么名貴的物件,而是因為她“勾引”主子,這是生活作風(fēng)問題,她自然無法忍受,這樣的女子,是她一生最嫌惡的。
最關(guān)鍵的是,金釧兒“勾引”的主子不是別人,正是她最唯一的兒子寶玉,為了給自己的兒子營造一個干凈的成長環(huán)境,王夫人是甘愿做惡人的,這也許是很多母親的共性和母性,為了自己的孩子,怎么被人誤解被人說都無所謂。
從另一方面來說,王夫人是榮國府的當(dāng)家太太,金釧兒是個丫鬟,別說出了“勾引”寶玉這樣的事,即便沒有這樣的事,王夫人也有權(quán)力隨時把她攆走,所以,這件事最多反應(yīng)的是王夫人的冷漠和糊涂,而不是壞。
再說抄檢大觀園,趕走晴雯等人,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過,王夫人之所以抄檢大觀園,有三個原因,一個是繡春囊引起的風(fēng)波;一個是王善保家的告密晴雯,觸動了王夫人心事;一個是鳳姐的裁員和去疑建議。
其實王夫人趕走晴雯,在她心里看來,跟當(dāng)初趕走金釧兒沒什么兩樣,都是一個母親保護兒子的自私舉動,談不上壞,如果放在當(dāng)時來看,最多她是一個不分青紅皂白,被人進了讒言后,做了錯誤決定的糊涂太太。
王夫人其實不能用壞這個字眼來形容,她的一切讓我們反感的舉動,其實都是一個母親護犢情深的表現(xiàn),在不涉及寶玉的情況下,王夫人其實還是個比較靠譜,且心懷善念的吃齋念佛之人。
劉姥姥曾對王夫人這么評價:
劉姥姥什么沒見過?她對王夫人的評價,應(yīng)該是比較客觀真實的,她二進榮國府時,臨走王夫人就送了一百兩銀子給她,讓她置田買地,不要再投親靠友,這正是劉姥姥對于她評價“憐貧恤老”的最好注解。
我們知道,王夫人的月例是二十兩銀子,一百兩相當(dāng)于她小半年的月例,由此可見她的善。
同樣,賈環(huán)推蠟燙寶玉一回,王夫人訓(xùn)斥趙姨娘,說“幾番幾次我都不理論,你們得了意了,越發(fā)上來了!”從這句話里可知,趙姨娘母子不止一次要害寶玉,王夫人知道,但她沒有跟趙姨娘計較,可知她不是趙姨娘那樣心腸歹毒的婦人,不會跟趙姨娘斤斤計較。
抄撿大觀園時,王熙鳳建議把姑娘們身邊的丫鬟裁掉一些,王夫人不同意,她覺得這些個姊妹太可憐了,也只是比人家的丫頭強些。她說“如今我寧可省些,別委曲了他們。以后要省儉先從我來倒使的?!?/p>
從這里也能看出,王夫人對三春等這些姊妹們,還是比較關(guān)心的,她情愿自己儉省一些, 也不想讓這些女孩丟了千金小姐的架子。由此可知,她還算是個管家太太,是個對孩子們比較關(guān)注的長輩。
寶玉挨打時,王夫人哭的聲淚俱下,不僅心疼寶玉,連死去的兒子賈珠也哭了出來,脂硯齋不止一次批曰:為天下慈母一哭;又批:未喪母者來細(xì)玩,即喪母者來痛哭。再批:慈母如畫。
從這些情節(jié)可以看出,王夫人首先是個疼愛孩子的母親,她也有豐沛的感情,并不是個鐵石心腸的無情之人,更不能單純地用壞來形容。
就是她在賈母跟前,也都是非常孝順和恭敬的,賈母因賈赦要娶鴛鴦一事,把火錯發(fā)到了王夫人身上,“王夫人忙站起來,不敢還一言?!笨梢姡谫Z母跟前,是個守禮的媳婦。哪怕被誤會了,也不會頂撞婆婆。
賈母也曾不止一次對薛姨媽寶釵等人評價王夫人,她對寶釵說:你姨娘可憐見的,不大說話,和木頭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顯好。她對薛姨媽說:你這個姐姐他極孝順我,不象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爺,婆婆跟前不過應(yīng)景兒??墒俏怂?。
由此可知,平日里的王夫人,除了吃齋念佛,應(yīng)該很少過問家里的事,只要跟寶玉無關(guān)的事,她基本都管的,是個不多事也沒多少話的太太,但是個很孝順兒媳。
綜上可知,除了因為寶玉之事引發(fā)的趕走金釧兒、晴雯等人這些事,讓我們看到了王夫人作為一個母親,為了保護兒子,草木皆兵的糊涂和冷漠外,她對園中的姊妹們,對劉姥姥,以及在賈母跟前的表現(xiàn),都還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太太和兒媳,是一個待人和善,憐貧恤老的貴族婦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