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年已過去近半,但鵝君吃雞的日程還未停歇!
上周,企鵝君把上海人深愛了半個世紀的白斬雞塞入了肚中(嗝~)。才剛吃完,廣東的鵝友們紛紛表示不服:“要論白斬雞的正統(tǒng)嫡系,那當(dāng)然是我們大廣東呀!”
廣東的白切雞好吃,鵝君怎會不知道。

要說廣州人對雞的喜愛,簡直深入骨髓。
在這里,每天都有上百萬只雞被烹成美味佳肴,進了廣州人的肚皮。而這個數(shù)字在逢年過節(jié)時會更加驚人。因為廣州人講究“好意頭”,而“雞”與“吉”音近,無論家常宴客,還是婚禮祭典,餐桌上絕不能少了雞的擺位。
豉油雞、鹽焗雞、蔥油雞,道道都能讓人吞下舌頭。但蕓蕓眾雞之中,又要數(shù)素面朝天又端莊大方的白切雞,最考驗食材的品質(zhì)與廚師的技藝。對于嘴刁的廣州食客而言,單憑一只白切雞,就可斷定一家酒樓的水準高下。

不過,白切雞中最讓資深老饕念念不忘的,卻是這只在廣州已經(jīng)絕版的雞——清平飯店的“清平雞”。
1 | 一只雞的江湖傳奇
地道的老廣大概都還記得,曾經(jīng)在廣州美食江湖威震一方的“清平飯店”。傳說中,清平飯店早年立下威名的獨門絕技就在“做雞”。1964年,清平飯店以專營各款雞肴起家,白切雞,蔥油雞,隔水蒸雞,樣樣都是佳作。

80年代,為了在廣州進一步打響名氣,清平飯店的幾位廚師將白切雞與隔水蒸雞的作法結(jié)合起來,“清平雞”的設(shè)計逐漸成型,兼具前者的皮爽肉滑與后者的味透骨髓,從此成為鎮(zhèn)店之寶,也成為嶺南飲食歷史中的一味傳奇。
據(jù)說,清平飯店在1986年在廣州下九路開設(shè)了第一家分店后,每天可以賣出四百多只雞。每天下午四點,就有人到店內(nèi)排隊買雞,有幾次因為人實在太多,飯店的玻璃門被眾人擠爆。
而當(dāng)年的廣告詞至今還在老廣食客口中流傳:皮爽肉滑、骨都有味!
2 | “清平雞”是一只怎樣的???
清平雞的做法其實并不復(fù)雜,簡單來說,就是把雞浸入湯底中幾進幾出即可。但料理的方法越簡單,對食材的要求就越高。雞種、湯底、火候,樣樣都疏忽不得。要想成為一只完美的清平雞,從選材、宰殺、鹵煮,到斬切、擺盤,都得細細講究。

不過,讓企鵝君捶胸頓足的是,當(dāng)時紅極一時的清平雞已經(jīng)“絕版”了!
2000年后,清平飯店因為經(jīng)營不善,連年虧損,最后一家上九路分店停業(yè),舊時清平飯店的老味道從此只能在記憶中尋找。
什么!說了這么多,結(jié)果沒得吃?
幸好,在那神秘的“清平飯店”后廚房,有三支小分隊決定另起爐灶,繼續(xù)延續(xù)“清平雞”的美味傳奇。它們就是今天的“文記”、“友聯(lián)”和“莫大毛”。它們?nèi)缃袷欠襁€保留著當(dāng)年的味道?火爆程度還能否比得上歲月正好時?就讓企鵝君帶大家一一食來吧!
3 | 尋找消失的“清平雞”
文記一心雞——皮爽肉滑,骨都有味
地址:荔灣區(qū)寶華路旋源橋10號(順記冰室斜對面小巷內(nèi))
人均:64元

廣州人常說:“唔怕生錯命,最怕改錯名”。這家由當(dāng)年清平飯店下崗職工自發(fā)經(jīng)營的小店,以“文記一心雞”命名,既是態(tài)度,也是警醒——要堅持“一心一意做好雞”!
位于老城區(qū)內(nèi)街小巷之內(nèi),藏得隱蔽,懂得摸門而來的大多都是本地老饕——“皮爽肉滑,骨都有味?。 睋?jù)說掌廚的可是“清平雞”創(chuàng)始人王源師傅的徒弟呢。

兩層樓的小店,桌椅擺的間距額外密集。飯點時間沒過多久,立即座無虛席。鄰桌彼此后背之間,僅剩不到半手距離。即使坐得擁擠,街坊也毫不介意。
“文記一心雞一只~”服務(wù)阿姨在門口端碟而至。所有食客齊刷刷轉(zhuǎn)頭舉手報道:“呢度,呢度(粵語:這里)!”

看到這碟“一心雞”,實在不忍心動筷——造型太美!斬法和擺盤方式都保留著“清平雞”的經(jīng)典造型,就像展翅高飛一般呈現(xiàn)在盤中,還未動筷就已經(jīng)口水直流。
文記選用的是兩斤左右的清遠麻雞,身材嬌小。雞肉光潔中略帶深灰,并無白得發(fā)亮,便知非飼料雞,口感一定差不去哪。

一般食肆白切雞只配一兩碟調(diào)料。而“一心雞”則配4碟,一是保證個人衛(wèi)生,二是主廚認為4碟才是最合理的搭配。姜蓉和蔥綠按照8:2的比例用花生油調(diào)好,既提升雞的鮮味,又不掩蓋雞本身香味。

要判斷是否走地雞,除了看雞肉色澤,還可看雞皮。“一心雞”雞皮薄得透光,皮下脂肪也不多,嘗起來脆得仿佛能聽到“咔擦”聲,雞肉也是絲毫不肥。
企鵝君嚴重懷疑此雞升天前一定被師傅舒舒服服地按摩過一番。不然遺容不會如此享受地閉上雙眼,而且肉質(zhì)確實緊致得讓牙齒欲罷不能。即使不蘸醬料,也能嚼出一份西檸般清鮮咸鮮。再細吮雞骨,感受“骨都有味”的極致——“再來一口吧!”
想再深入品嘗“骨都有味”,再來一煲雞腳老火靚湯吧。

一勺下煲,足以看出真材實料——雞腳纖細細膩,證明雞種的確靚,湯水色澤醇厚,連感冒的小伙伴都能越喝越滋味,果然熬得夠火候。
吃飽喝足離開之際,忍不住偷瞄師傅手藝。手起刀落,毫不含糊,顯然有多年功力。細致拼盤后,淋上一層秘方雞鹵水,行云流水,把鵝君著實又再看餓了一次。


據(jù)說為了保證出品,每天只做三十只左右,真是“手快有,手慢無”。
友聯(lián)菜館
地址:杉木欄路163號(十八甫與梯云東路交叉口)
人均:49元

有句話叫:“既生瑜,何生亮”,用來形容“友聯(lián)”和“文記一心雞”,最貼合不過了。
“友聯(lián)菜館”據(jù)說由原清平飯店“清平雞”唯一傳人及大廚主理。聽來頭就很猛,好不容易找到它后,卻有可能略失小望——環(huán)境太像大排檔了吧。
但打開菜牌后,你不禁再度雙眼發(fā)亮——“食少見少”的傳統(tǒng)粵菜菜譜,物價竟然還停留在十年前,真是“禾草蓋珍珠”(粵語:形容寶貴的東西被普通的外表遮蓋)。

“友聯(lián)”的白切雞,光看雞皮,同樣紋理清晰,表面光潔,薄滑低脂。但肉質(zhì)相對“文記一心雞”來說,緊致度略低。在這一方面,被按摩過的“文記一心雞”表示“死懷安慰”。
嚼齒之間,溢出一股如香茅草般的清新滋味……哎喲,味道不錯喲!鵝君推敲,友聯(lián)浸雞時所使用的湯料,估計是有高師傳授的陳年秘方,才能升華肉質(zhì)瑕疵。雖不至于“骨都有味”,但的確口感清新脫俗。

除了招牌清平雞,雞雜菜心也是友聯(lián)的一道名菜。
廣東人常常被問,“你們是不是什么都吃啊?” 的確,廣東人飲食包羅萬象,但卻吃得十分講究。對于區(qū)區(qū)一只雞,老廣們非但不會放過它身上的任何一部分,而且要用最適合的方式發(fā)揮食材的美味。
雞雜菜心就是一道便、靚、正的經(jīng)典粵菜。

“友聯(lián)”這碟一上桌,份量驚人。不同于以往傳統(tǒng)制法,而是將菜心白灼,雞雜用料酒等調(diào)料事先烹制爆炒好,加汁即可上盤。菜夠新鮮,雜碎夠鑊氣,滿滿老廣風(fēng)味。
出門時,從后廚房走出一位60多歲的大師傅。手臂緊致結(jié)實,中氣十足,想必斬雞功力十分高深!來往的街坊都會熱情尊稱他一聲:“康師傅~”
看到食客吃得那么干凈,真是不枉費這些大叔們對傳統(tǒng)技法的守護與堅持呢!
莫大毛餐廳
地址:泮塘路東側(cè)B.C幢(西關(guān)世家對面)
人均:46元

三家?guī)煶小扒迤斤埖辍钡睦献痔栔?,唯有這家“莫大毛”在老城區(qū)內(nèi)開設(shè)了分店。廚房的主理譚師傅,據(jù)說1982年就開始在清平飯店負責(zé)烹雞。
而莫大毛的位置也很好——其中一家位于荔灣湖公園對面的傳統(tǒng)美食街,游人如云,生意想不火爆都難。都說游客的飲食錢最好騙,那又能否過的了老街坊胃口那一關(guān)?真可得親自嘗試才知道了!
白切雞要有雞味,一靠雞足日之后天生的鮮甜味;二靠浸雞時的湯。“莫大毛”雞皮的確夠薄透,雞腳骨也夠粗,的確是養(yǎng)足130天的清遠一號麻雞。

浸雞用的白鹵水,則是在傳統(tǒng)秘方基礎(chǔ)上優(yōu)化調(diào)整過,希望起到強化雞味,雞肉緊致有嚼頭的效果。嘗一口,肉質(zhì)有些柴,但仍算爽口。最值得驚喜的是,它仍保留著傳統(tǒng)“清平雞”的特色——在底部墊上蔥條——這個細節(jié)方面,“莫大毛”的確得給個贊!

縱觀店內(nèi),雖大致人滿,但未如“友聯(lián)”和“文記”那般“擠擠一堂”。雖然口味沒有前兩家那般驚艷,但在“小吃一條街”的范圍內(nèi),仍能保持這種水準,已算值得嘉獎啦!
對于念舊的廣州人來說,之所以在“清平飯店”倒閉二十多年后仍念念不忘,不僅是因為味道,更是因為對那個年代“雞有雞味、人有情味”的美好念想吧。所幸從飯店走出的老師傅們,仍在努力傳承及保護“清平雞”這一廣府特色,讓我們至今仍能驕傲地說:“來廣州,米走雞??!”

吃完三家清平雞,鵝君拍拍肚子,又圓了一圈。但廣州還有好多好多好吃的雞呀,真想賴在這里不走啦!
在廣州,你還吃過哪些讓你念念不忘的???你的口袋里是不是也藏著一份“私房好雞”的名單呢?快留言推薦給我們吧,說不定,就會出現(xiàn)在我們的下一篇指南里噢!
文 | 蓮醬